董恂读书处
董恂读书处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恂读书处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董恂读书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董恂读书处位于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南大街143、145、147号,建于明末清初。董恂(1807~1892)近代诗文家。原名醇,后避同治帝讳改恂,字忱甫,号醒卿,江苏甘泉(今扬州)人。道光进士,先后事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官户部尚书。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全权大臣,奉派与比利时、英国、俄国、美国等国签订通商条约。董恂一生酷爱读书,是我国“英诗汉译”的第一人,退休职后留居京师,以“还读我书”名其室,著有《荻芬书屋诗文集》等近百卷。董恂读书处原为经营油坊的齐氏所建,后齐氏与董恂结成儿女亲家,董恂守孝回家,在此读书,著《甘棠小志》。

董恂读书处坐西朝东,由南北两条轴线构成,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前店后宅,沿运河边为读书楼,西南角原有花园。北轴线前后四进,第一、二进为店房,第三、四进为厅房和正房,厅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正房明三暗四,两间厢房,木望板,木地板,俗称阳厅。南轴线前后三进,第一、二进为店房,第三进大厅,面阔三间,现存二间,俗称阴厅。厅后存古井一口,火石岩圆台型井栏。北轴线北侧为通道,有砖雕仪门,雕刻有象征吉祥的麒麟、喜鹊登梅,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浅雕等。北轴线第二、二进之间有大门通过道,并建有照壁,今残损。该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手法,在梁架结构上采用雕花荷叶托,梁头刻成卷浪纹,瓜柱雕成荷叶墩,脊檩山雾云,用丁头拱和替木,柱下圆墩型石础,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建筑价值。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棠社区:甘棠社区:是在原南郊、青云、庙巷、甘棠、坝巷、东郊等社区和公路村的小街、南塥、北塥组基础上组建的,所辖区域北至甘棠路沿路线,南至南塘河至家禽研究所,东至邵伯桥,西至邵伯湖。地域面积1.68平方千米,有居民3000多户,总人口1万人左右。…… 甘棠社区详细信息++

上一篇 大桥徐氏宅
上一篇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442.html
江都区周边景点
江都自在公园
江都自在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江都自在公园位于江都区长江西路北侧,新通扬运河南岸。此公园灵活利用原有森林绿化打造出的“自在十二景”,一个个点缀在森林间,这些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将为各年龄段的市民带来更多健身爱好与休闲的选择。自在公园位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南岸,是目前江都最大的城市生态休闲公园。公园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成片林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江都的“城市绿肺”和“森林氧吧”。公园内还新栽乔木、灌木40余种约4000株,草本、木本花卉40余种约11万平方米,建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专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江都开元寺
江都开元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原在江都大桥镇永济桥西二百多米的地方,它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开因此得名。寺名由大书法家李邕题写。寺由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南楼等组成,高大宏伟、凝重端庄。大诗人刘长卿、卢纶、罗隐等曾登临赋诗抒怀。清顺治十八年迁移至镇西三丰村,寺貌依旧。1958年寺废圮。1994年开始,重新兴建山门、三圣殿、客堂、斋堂等。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由扬州建筑设计院设计,大殿的彩绘由我国著名彩画大师、北京故宫博物院马田老先生主持设计。大雄宝殿为歇山复檐,翘角飞檐,高大雄伟。寺内供奉释迦牟尼大佛像等,佛身高大,气魄非凡。整个大雄宝殿,构造精良,绚丽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江都朴园
江都朴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江都朴园兴建于2007年,占地约1000亩。园主人朱林先生利用自己承揽园林绿化工程的优势,投资1.5亿元,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朴园已经建成了龙凤呈祥、朴树观光带、紫薇风景带、水上廊架、犀牛望月等主要景区。如今的朴园是一座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及生态旅游园区。何谓朴园!江都朴园是全国最大朴树生产基地,它的朴树存储量为全国之冠。返“朴”归真,寄托着美好的愿景,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便冠以“朴园”之名。2009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仙女公园
仙女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仙女公园:2011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1985年建成,位于江都区老城区芒稻河东岸、七闸桥北堍,占地15.7亩,是国家AA级风景区。整座园林以仙女庙文化为基础,构建仿古建筑群成园林景致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园之美,萃于山水;园之妙,藏于堂奥;园之曲,若断若续,园之深,宜冬宜春。”一位江都文人用了28个字,道出了仙女公园迥异他园之处。该园建于1985年,园不大,占地不过十几亩,但布局之妙,景-美,令人久久难忘。园址在芒稻河东岸,七闸桥东堍,依水傍堤。西面,古芒稻河绿水萦回,波光粼粼;南侧,七闸大桥横跨芒稻河两岸,如彩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