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丁墓及阿拉伯人墓碑
布哈丁墓及阿拉伯人墓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哈丁墓及阿拉伯人墓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邮市,布哈丁墓及阿拉伯人墓碑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哈丁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市区。

普哈丁墓,俗称“巴巴窑”,又称“回回堂”,始建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明、清扩建重修。普哈丁相传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南宋末年到扬州传教,卒后葬于此。

墓园占地15600平方米,分为古墓园、古清真寺和花园三部分。三个部分以花墙相隔,以石阶门道相通。墓园的古墓域北侧有普哈丁墓亭,墓亭为砖石结构,方形平面,四出拱门。亭内为砖砌圆形穹顶,外顶为四角攒尖顶。普哈丁墓筑于墓亭中央地下,用青石筑成五级矩形层叠式墓塔,每层悬出的周边、顶面雕有精美的牡丹花纹,或浮雕缠枝花草和如意纹。第三层墓塔侧面刻阿拉伯文《古兰经》摘录。

普哈丁墓的墓亭建筑是波斯建筑风格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典型实例,墓园则采取了庭院式的设计,与传统茔域布局不同,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和谐。普哈丁墓及墓园内的阿拉伯人墓碑,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海外交通史、世界建筑史的宝贵资料.

上一篇 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纪念馆)
上一篇 高邮镇国寺塔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563.html
高邮市周边景点
盂城驿
盂城驿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邮路上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高邮镇国寺塔
高邮镇国寺塔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镇国寺塔宋、明高邮市城西运河中在古老的运河上,船只南来北往。当高邮城才隐约可见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一座方形的宝塔巍然矗立在运河当中,这就是被古建筑家们称道的“南方大雁塔”——镇国寺塔。镇国寺塔是唐代僖宗(874~888)年间新建。僖宗李儇有个弟弟,大概是看破红尘了吧,走出宫廷,剃发为僧。他到处周游,遍访名刹。一日行脚到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坦的旷地,原是建太平仓(即义仓,谷贱时加价收进,以免伤农:谷贵则减价出售,以利贫民)的地基,环境幽静而美丽。这里西倚平津堰,一堤烟柳,郁郁葱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文游台
文游台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游台位于高邮市人民路507号,整体结构坐北朝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观、寓贤王巩等会集于此,饮酒论文,故名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仿古拜贤。之后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的遗物。文游台文物景区内现存有文游台主体楼、盍簪堂、秦观读书台、四贤祠等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特别是盍簪堂内的秦邮帖,弥足珍贵,堪称一绝。文游台景区现为秦邮八景之一,淮堧名胜之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高邮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也有资料记载始建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菱塘清真寺
菱塘清真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菱塘清真寺位于我省唯一的回族乡菱塘北部的清真村,是传教士薛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所建。该寺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呈前后三进。内设前殿、大殿、窑殿、水房、教长室和殡具室。其中窑殿为四方亭阁,飞翼重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2006年,该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已成为穆斯林活动的中心,历年来,该寺除了正常进行礼拜外,每逢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圣忌节等重大节日,都有江苏、安徽邻近五个县市的数千名穆斯林来此参加宗教活动。高邮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遗产点之一,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菱塘清真寺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