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和县,位于和城半边街。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明代正德十年(1515)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俱遭兵燹。清乾隆年间,和州知州宋思仁重建陋室九间,民国6年(1917),岭南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一方。室产有石铺小院和台阶,室后有小山,颇为雅洁,形似卧龙,苔藓斑驳,绿草如茵,林木扶疏。山下“龙池”,碧波如染,游鱼浮沉清晰可见。

1986年,由省、县拨款修葺,并建空花围墙一道。门庭“陋室”二字为诗人臧克家所题。《陋室铭》由省书法家孟繁青仿柳体书,刻碑。陋室正厅塑刘禹锡全自站像,上悬“政擢贤良”横匾,周围挂有全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方绍武、司徒越、葛介屏、萧劳、要铎、文永华、江波等人书写的楹联和条幅及金石家,葛许光的印章条幅。主室走廊门旁有楹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旁木柱上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楹联。

1988年,县里投资近百万元,在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一座“陋室公园”。面积50多亩,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池中建有临流亭、履仙桥等。周围筑仿清镂花墙300多米,正门座南朝北,牌坊式门楼,“陋室公园”匾额,为安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所题。1986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濮塘
上一篇 陋室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3444.html
和县周边景点
和县香泉旅游区
和县香泉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香泉旅游区位于和县香泉镇,旅游资源禀赋优越,以香泉温泉为核心资源,同时拥有“六山、两水、一古镇资源”,不仅山水资源景观质量极高,文化底蕴也很深厚,是一个集温泉养生文化、昭明文化、名人古迹文化、方志文化、宗教文化、老街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和美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香泉温泉度假村曾荣膺2012年度“中国最具养生价值温泉”,是一处集养生保健、餐饮、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华养心谷拥有享有“天下第一汤”美誉的千年温泉,现为国家四星级旅游度假酒店,并被纳入世博会安徽省“养生度假温馨之旅”精品线路。香泉镇“太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鸡笼山半月湖风景区
鸡笼山半月湖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道家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称鸡笼山为“第四十二福地”。因其山峦连绵,上冠巨石,状似莲花,为“一州奇胜”。山上有“三清殿”、“南天门”、“一线天”、“溶岩洞”、“百岁缺”诸景点。相传,东汉末年,高僧金佛、金乾、金坤三兄弟,在此悟道成佛。后人为之兴殿名“三清殿”。奉为三毛祖师,塑像供于殿中,殿内两旁为十八罗汉。内悬大钟一口,重千斤;大鼓一面,鼓面直径近2米。每逢朔望之日,各地群众前往朝山山拜佛,络绎不绝,故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历代有李白、许泽、李思聪、杨万里、贺铸、朱元璋、庄昶、王元翰、戴重、汤懋纲等,都留有题咏。其中:李白《历阳壮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霸王祠
霸王祠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霸王祠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在和县乌江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离县城20公里。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时就墓葬了项羽的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国家AAA级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当时就墓葬了项羽的“0-之余”即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唐会昌元年(841),宰相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