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寿春城遗址
六安寿春城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安寿春城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县,六安寿春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春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寿春镇、城南九龙乡境内。寿春城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遗存。

遗址布局方整规矩,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其规模仅次于燕下都。该城东、西、北三面临水,南有西南小城。城内呈矩形分成15个区域,每一区域内系统规划有水道。这种城市布局与同时期列国都城相比可谓别具一格。发掘的重要墓葬有楚幽王墓、蔡侯墓等,其中楚幽王墓是目前中国发掘的楚墓中规模最大、年代与墓主确切、出土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也是可以认定的唯一一座楚王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1000余件,楚大鼎重约400公斤。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

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形容它为“金城汤池”或“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1991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寿县县城被洪水围困,城外一片0,而城内安然无恙。

寿县是全国文物大县。由-题写馆名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着上自殷商下迄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数百件。

各教俱全,安居一城,是寿春古城一大特色,也是楚文化博大和宽容的重要体现。城东有江淮名刹报恩寺(旧名崇教禅寺、东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拥有僧侣数百人,建筑规模雄伟;城西有明代清真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城北八公山上有江淮地区道教中心四顶山帝母宫;城中还有孔庙和基督教堂。

在寿春古城,可欣赏到州署、奎光阁、泮池、留犊祠、状元府、箭道巷等古建筑,能听到“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相”、“当面鼓,对面锣”、“赵匡胤困南唐”、“时苗留犊”、“离乡草”等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还能品尝到“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等名吃。

保护范围:东至护城河东河堤,南至明珠大道以北,西至西城墙以西50米,北至八公山山脚玛瑙泉一线,东南至黄家庄子,西北至严家圩以西400米,东北至距寿县城墙外1500米处。西南小城保护范围自城垣外扩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淝水东岸堤坝以东10米处,南50米,西至寿西湖农场一线,北至八公山山脊一线外扩50米。西南小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寿春镇:寿春镇是寿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又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镇座落于淮河中游南岸,背靠流传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传说的八公山,东隔淝水之战古城场与煤城淮南相邻。S203线、S301线和合阜路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本镇曾为楚国故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华东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清真…… 寿春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六安淮南王墓
上一篇 寿县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4840.html
寿县周边景点
寿县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概况寿县博物馆筹建于1958年10月,1962年11月正式设编成立,是安徽省建馆较早的博物馆之一,隶属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主管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原馆址设在寿春城内东北隅江淮名刹——报恩寺内,于2004年元月迁至新馆,新馆座落在寿春城西大街繁华地段,与孔庙相邻。二、内设机构设馆长一名,副馆长2名,内设办公室、保管股、保卫股、陈列股和宣教股。在职职工30人,离休2人,退休6人。初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人。三、历史地位寿县博物馆在文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大人文素质教育基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位于安徽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地——寿县小甸镇境内。隶属寿县县委、县政府,平时由小甸镇党委、政府代为管理。纪念园规划总占地面积66亩,位于小甸镇小甸街道东街,一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基本建成。园区集教育、求知、休闲为一体,是安徽省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之一、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淮南市红色主题旅游区之一,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寿县革命烈士陵园、党史研究中心(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关,古称颍尾、颍口,又名羊石,系蜚声海内外的中华名关。正阳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以此计算,正阳镇已有2530多年的历史了。正阳关位于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古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地理位置优越。正阳镇得水运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贸自古繁荣,是淮河中游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近年来正阳镇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重新修建了玄帝庙公园、清真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肘阁、龙灯、狮子灯、花鼓灯等传统民间艺术得以重新挖掘整理,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