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寿县博物馆、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正阳关玄帝庙公园、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楚幽王墓、安丰镇丰华公园、寿县清真寺、六安淮南王墓、六安寿春城遗址、安丰塘、寿县古城墙、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报恩寺罗汉塑像、青莲寺遗址、孙蟠大夫第、正阳关城门、刘少海宅、刘备城遗址、赵氏宅,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一、概况寿县博物馆筹建于1958年10月,1962年11月正式设编成立,是安徽省建馆较早的博物馆之一,隶属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主管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原馆址设在寿春城内东北隅江淮名刹——报恩寺内,于2004年元月迁至新馆,新馆座落在寿春城西大街繁华地段,与孔庙相邻。二、内设机构设馆长一名,副馆长2名,内设办公室、保管股、保卫股、陈列股和宣教股。在职职工30人,离休2人,退休6人。初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人。三、历史地位寿县博物馆在文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大人文素质教育基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
正阳关,古称颍尾、颍口,又名羊石,系蜚声海内外的中华名关。正阳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以此计算,正阳镇已有2530多年的历史了。正阳关位于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古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地理位置优越。正阳镇得水运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贸自古繁荣,是淮河中游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近年来正阳镇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重新修建了玄帝庙公园、清真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肘阁、龙灯、狮子灯、花鼓灯等传统民间艺术得以重新挖掘整理,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位于安徽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地——寿县小甸镇境内。隶属寿县县委、县政府,平时由小甸镇党委、政府代为管理。纪念园规划总占地面积66亩,位于小甸镇小甸街道东街,一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基本建成。园区集教育、求知、休闲为一体,是安徽省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之一、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淮南市红色主题旅游区之一,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寿县革命烈士陵园、党史研究中心(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由北伐名将曹渊之子曹云屏(原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发起倡议并筹资、寿县财政配套兴建。陵园始建于1993年,园内烈士纪念塔高23米,纪念塔连同附属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着革命烈士们的照片及其光辉事迹。2014年,整个陵园进行了扩建,对纪念塔、革命烈士陈列室实施了维修,并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进行重新布展。同时在纪念塔以东新建了36座烈士墓。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是国家AA景区,也是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楚幽王墓,墓址在寿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朱家集(今属长丰县)附近,发掘前称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径约100余米,周约400米。民国12年(1923年),当地农民在附近农田耕作中偶然发现青铜器有鼎、壶、簋、镐与带钩、镜、车马饰具等,后为蚌埠外侨瑞典人加尔白克所得,现藏瑞典首都皇储搜集部。民国22年和24年,当地人曾先后两次进行挖掘。这两次发掘,虽没有控及椁室,但已取出不少器物,均被瓜分变卖,著名的“曾姬无血阝”(一对)就是在第二次挖掘0土的。民国27年,-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令其驻寿县所部彻底挖掘,这次有
寿县丰华公园位于寿县安丰镇镇西北区,距寿六路仅一公里。公园占地面积650亩(连片水面400亩,花卉苗圃200亩)。由农民企业家梁昌华个人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的丰华公园,占地650亩,内建有集餐饮、住宿、玩乐、休闲、洗浴于一体的丰华宾馆,可供接待100人规模的会议。园内有150亩的植物园并辅之动物园,450亩养殖水面,亭台桥榭跃于水上,相映生辉,是旅游观光、垂钓、商谈极佳之处。寿县丰华公园位于203省道寿(县)-六(安)的中段西侧1公里处,被誉为皖西首家农民公园,寿县十景之一。1994年农民企业家梁昌华先生个人独资兴建起来的。园区面积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寿县城内西南隅,有“华东第一清真寺”之称,寺院东西长128米,南北宽44米,中轴线为三进重院,占地5632平方米,建于明天启年间,由正门、二门、正殿、后殿、边厢、垣墙组成,大门两侧设偏门,立体建筑无像宝殿为两殿一体结构,仿故宫太和殿造型,寺房49间,建筑面积936平方米,角柱、廊桩为凹式梅花柱,殿内柱墩呈鼓形,上下刻有莲花瓣,镌刻精细,殿顶筒瓦叠覆,钱脊蔓纹,整个建筑为歇山重檐,高大庄重,浑然一体,为江淮最大的清真寺。院内古银杏参天蔽日,肃穆幽雅。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寺院,回民做礼拜的场所,故又称礼拜寺。不少地
刘安墓位于寿县城北门外八公山下,北依四顶山,南临低水,墓侧“淮南王墓”石碑为清同治八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所立。南临淝水,北依八公山,冢位于八公山乡团结村老母猪山南坡。墓为覆斗型,高20米,周长120米,墓前立有清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吴坤修所书“汉淮南王刘安墓”碑。还建有神道石阶、石柱等。刘安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袭父封为淮南王,都寿春,《淮南子》一书编者,后以谋反罪-葬此。1986年7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六安市刘安(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淮南王刘长之子。刘长在谋反事发后自杀。文帝八
寿春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寿春镇、城南九龙乡境内。寿春城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遗存。遗址布局方整规矩,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其规模仅次于燕下都。该城东、西、北三面临水,南有西南小城。城内呈矩形分成15个区域,每一区域内系统规划有水道。这种城市布局与同时期列国都城相比可谓别具一格。发掘的重要墓葬有楚幽王墓、蔡侯墓等,其中楚幽王墓是目前中国发掘的楚墓中规模最大、年代与墓主确切、出土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也是可以认定的唯一一座楚王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1000余件,楚大鼎重约400公斤。寿县是
安丰塘,又称期思陂,为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曾被誉为“世界塘中之冠”,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镇境内名胜古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县级文保护单位古安丰县城遗址。安丰塘古称芍陂,为春秋中叶楚令尹“楚相”孙叔敖主持兴建,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富民强国政策是分不开的。,是我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比都江堰还早300年,素有“天下第一塘”之誉,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米,塘内盛产银鱼、河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保护范围:城墙墙基外延伸至护城河外堤埂,城墙内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250米至白骨塔一线,西450米至寿西湖农场中学一线,南360米至县公路站一线,北700米至北关集旧址一线。城墙内均为建设控制地带。
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安徽寿县寿春镇红星社区照壁巷1号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仿中式古建,重檐歇山顶,简瓦屋面,是目前安徽省省发现最早的砖混建筑。1924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出资兴建,是基督教徒聚集场所。1928年,皖北特派员来寿,在此召开了反对蒋介石叛变的革命大会。该建筑佐证了中共寿县一大会议的历程,传递了寿县党组织发展的历史信息。该建筑结构独特,是抬梁式建筑向豪式建筑过渡的标志物。为安徽省近现代建筑的最佳之作。为我们研究江淮之间近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保护范围:东、南至围墙外侧,西、北
报恩寺罗塑像汉安徽省寿县报恩寺大雄宝殿内塑装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安徽寿县报恩寺大雄宝殿内泥塑十八罗汉塑装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分立于大雄宝殿内东、西、北三壁下平面砖台之上,这些罗汉造像,神光闪耀,栩栩如生,情态迥异,在滚滚波涛之中各踏一水族,似渡海状,可以说是十八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高僧形象系列。报恩寺罗汉其造型艺术构思之精巧,形体结构布局之合理,塑造工序之繁复,是清代塑像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青莲寺遗址,所处时代为商周,位于安徽寿县堰口乡。遗址中心原有一座清代寺庙,名“青莲寺”,故名。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心原有一座清代寺庙,名“青莲寺”,故名。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地表采集标本和198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发掘遗物看,青莲寺遗址主要为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器物主要有陶豆、鬲、罐、盆、盘、碗、杯、觚、尊及石斧、石镞等。青莲寺遗址主要为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该遗址是江淮地区商周时期一处重要遗址。从地表采集标本和198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发掘遗物看,青莲寺遗址主要为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器物主要有陶豆、鬲、罐、盆、盘、碗、
孙蟠大夫第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2012年,孙蟠大夫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建筑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
正阳关城门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记载,以此计算,正阳关镇已有2530多年历史;又据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据此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淮上古镇正阳关,虽在历史上屡遭兵燹和洪水的侵害,但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建于大清同治年间的古城门——北门、南门、东门(西门已毁于解放前)。更让人叹为观
刘少海宅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光绪廿六年(1900),州人刘少海在北过驿巷设一当铺,与南过驿巷孙蟠开的“石舟当铺”南北对峙,时人称为“南当”、“北当”,非常有名气。刘少海故居曾经做过中医院的门诊部。现在里面住满了学生和陪读的家长。2012年,刘少海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建筑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
刘备城遗址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商周—汉。2012年,刘备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0米。
赵氏宅位于淮南市寿县,年代为清。2019年,赵氏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