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荔城区,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仓后路7号。

1925年底,中共中央派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回莆田进行建立地下党的工作,哲理钟楼就成为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据点、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诞生地、闽中革命的摇篮。

陈国柱奉中央指示回莆后,应聘在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母校哲理中学任教,住在哲理中学钟楼二层。1926年2月,陈国柱在钟楼宿舍内召集经过培养和考察的进步学生开会,宣布代表党组织接收他们加入青年团,同时成立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书记陈国柱,组织委员陈天章,宣传委员陈德来,直属党中央领导,使闽中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同年6月,陈国柱将原发展的团员全部转为中-员,发展为中共莆田支部。支部改建后,积极向农村发展党员,在斗争中物色发展对象,吸收骨干分子入党,建立农村党支部。同年12月,经与中共福州地委共同商议,决定中共莆田支部升建为中共莆田特别区委,改由中共福州地委领导,机关仍设在哲理钟楼内。1927年4月,莆田发生了四八--事变,中共莆田特别区委机关被国民党-分子查抄,陈国柱等人被迫转到农村继续开展地下斗争,区委机关也随之从哲理钟楼迁往城郊等地。

在哲理钟楼建立的闽中第一个党组织成为点燃莆田以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莆田党组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逐渐发展为领导整个闽中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

哲理钟楼原为美教会办的哲理中学校舍建筑物之一,用红砖砌的四层老式洋楼,底层为4米见方的骑楼式门道,为当时教员宿舍,名“映雪楼”,平顶阳台,中央建一小亭,悬挂铜钟,作为作息报时之用。整栋楼房占地面积394平方米,建筑面积1182平方米,现保存完整。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于1986年4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同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上一篇 中共莆田咸益女中支部旧址
上一篇 元妙观三清殿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7716.html
荔城区周边景点
后黄村
后黄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在莆田市荔城区,有一处“世外桃源”,离市区很近,离喧嚣却很远,它就是“华侨第一村”西天尾镇后黄村。村里随处可见具有莆阳老建筑特色的百年华侨民居,还有莆田唯一现存完好的“四口井”,以及百年古碉楼、距今600多年的桃源社。村里有三老老人、老宅和老树后黄村有三“老”,老宅、老树、老人。老宅楼顶的雕栏、檐前的雕花,有西洋式的点缀,更有地道的莆阳味儿。这一幢幢侨属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前羽毛球世界冠军林水镜故居。它是修建于清末民初的老宅,门前有一副“飘洋过海求生计,含辛茹苦建家园”的对联,堂前的“懿范可风”,无不诉说着祖辈华侨林天宝创业的故事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