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城隍庙
万载城隍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载城隍庙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万载县,万载城隍庙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冯厚礼以红巾刘仁旧居改建,座落在康乐街道龙河东岸集贤坊(今仿古街),永乐年间毁。正统10年(1445年)县丞周济重建。景泰三年(1452年)典史朱选修葺,弘治年间(1488~1505年)颓废,知县张文谋复新。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辛润出资重建,前殿后寝,东西两廊,中外二门,规制略如县衙,教谕朱宪曾撰文褒美。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邑人又3次捐资修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拓基重修,添建头门外站亭两廊。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进攻县城,与官军交战,庙毁。咸丰八年(1858年),咸丰十年(1860年),同治九年(1870年)合县绅民迭次修复。新中国成立后的“0”期间,破除迷信菩萨尽毁。1997年捐资重修,现名万佛寺。该寺坐北朝南,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五进大殿,青墙灰瓦,雕梁画栋,庙内有方形石柱17对,木柱20对,配以鼓形基座,柱正面有阳刻楹联十数副。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左右对称,现进门为第一殿天王殿(1997年新建),弥勒佛含笑端坐,韦护神英俊而立,两厢是魁伟高大的四大天王。拾级而下,有200平方米的场坪,两旁是风雨走廊。正门有雕花彩绘牌楼,两侧为钟鼓楼。进得过厅,有彩雕燕窝状顶棚(藻井),形态各异的蝙蝠,似飞似舞,象征百福吉祥。第二殿为大雄宝殿(1997年新建),释迦牟尼佛高坐正中,两边是阿楠、迦叶、普贤、文殊等佛像,十八罗汉或坐或立,造型各异。第三殿为观音殿(1997年新建),该殿四周有石雕栏杆围绕,由万载县旅台同胞刘心丽夫妇捐建的观音菩萨端坐莲台,顶棚雕刻二百龙头,围成环状,称为“龙窝”。配以草卉鳌鱼,镏金重彩,这是几经劫难保存下来的数百年工艺精品。第四殿为城隍神大殿,殿顶高15米,巨梁绘彩,高大宏伟。由民间捐资重修的城隍神像,官帽朝服,神态威严。两侧为随从皂隶各4位。面对城隍的高墙上悬挂一把巨大算盘,-“不由人算”四个大字,寓意深刻,回味无穷。万载城隍无名氏。旧志载,“咸丰六年,粤匪据城,官军交仗,屡彰灵异,今皇上颁赐宣威遏寇匾额。”最后一殿为城隍夫人殿,相传万载的城隍夫人是一位叫玉莲的民间女子修行而成。民谣曰:“花钱缠绵当红娘,玉莲有德嫁城隍,阿莲行善修行好,自选城隍做红娘。”又有一说是该女子逛庙会时,因长相姣好,被描影而去,遂塑为城隍夫人。各大殿两侧均有厢廊相连,还有地藏王殿,普庵祖师殿等建于两厢。每逢佛事,钟鼓齐鸣,观音殿是善男信女踊跃朝拜之圣地。


延伸阅读: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万载包公庙
上一篇 万载文明塔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0263.html
万载县周边景点
竹山洞风景区
竹山洞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竹山洞风景区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万载县东南部,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距县城10公里,距宜春市42公里,距沪瑞高速宜春入口40公里,距南昌市170公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景区内有四大地质奇观:长达3985米的地下长河型溶洞、面积达4000多亩的石笏石林、约4公里长的特大山体卧佛和鲁塘温泉。在三平方公里内同时拥有四大地质奇观的景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属罕见。竹山洞于2006年9月作为江西溶洞的代表荣获“江西十大特色美景”称号,竹山洞风景区2007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拟建成综合性、多功能、高品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
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仙源乡红色旅游景区位于万载县的西部偏北,距县城50公里。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和其他省直机关由修水迁到仙源,当时,有“小莫斯科”之称。景区内现存有大量的革命遗址,“红色之旅”特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景区内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省委红旗报社旧址等已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源红色景区也被被评为“江西省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江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同时景区内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我县第二高峰黄皮尖(海拔1182米)、拥有许多可供欣赏的名贵古树和珍稀动物的官元山林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