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山
大龙山
大龙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乐安县,五一节期间,我约三户邻居,踏上乐安县金竹乡大龙山之旅。从乐安县城向南驱车一个半小时过招携镇便抵金竹畲族乡。从坪溪村往东驱车一小时才看到连绵起伏、巍峨耸立的大龙山。一幅大自然挥墨泼就的山水图画,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大龙山位于乐安、宜黄和赣州的宁都三县交界处,属武夷山脉。听说山上有一座很灵验的唐龙寺。

我们带着亢奋的心情沿着一条曲折陡峭的小路开始徒步。只过十几分钟,大家就汗如泉涌,气喘吁吁。映山红本在清明节过后凋谢,可大龙山上的映山红还是那么鲜艳诱人。一路前行,树丛中不时点缀着一些紫色的小花,与一簇簇映山红映照在一起,更是姹紫嫣红。红彤彤的野草莓,虽小却酸甜可口。绿嫩嫩的小杨梅,却只能让我们望梅止渴。

半小时后,我们登到休息亭。休息亭应该是几百年前古人用石块砌的,亭子顶部一块条石上雕刻着“望佛亭”。我以为马上就要到唐龙寺了,正巧一位村姑背着篾篓也来到亭子边。一打听便犯愁,望佛亭离山上的寺庙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看来望佛亭要改名“盼佛亭”。这位村姑自述已年过六旬,但看上去身材匀称,比实际岁数要年轻十几岁。她说只要天气好几乎每天都喜欢上山,那些日子挖笋,现在采茶,端午节快到又要摘粽叶,每年下来能挣上千元。她一个人在山里常看到过巨大的野牛、碗口粗的长蛇和成群结队的猴子。可见大龙山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当我们踩着石阶、跃过清泉、翻越一个个山坡、穿过一道道密林,唐龙寺终于出现在眼前。徐徐的清风拭干了我们的汗水,朗朗的清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势,顿时让我们心旷神怡,忘却了疲惫。

据说唐龙寺是南唐晚期,一李姓皇帝因乱军追赶至此,被寺庙前的银杏树仙所救,故得名“唐龙寺”。因此在宋代时,这里的香火曾达到鼎盛。千年传奇,虽无从考证,可至今寺院前的银杏树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寺院后面的一颗巨大红豆杉也应该有千余年了。唐龙寺海拔1200多米,一前一后有两颗千年仙树守护,难怪人人都说这里的签特别灵验。寺院的后山是一片青翠的竹林,一股清泉从竹林里溢出,湍湍地趟过小溪,流入银杏树边的一口水塘。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但这里的清泉却养活着几十条鲤鱼和鲩鱼。鱼儿的游动和嬉戏清晰可见,灵气十足。

上一篇 石桥寺
上一篇 金竹飞瀑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0483.html
乐安县周边景点
金竹飞瀑景区
金竹飞瀑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金竹瀑布群,位于乐安县金竹乡畲族聚居地的吓通村境内,距离县城72公里。该山山势雄峻,古木参天,山泉甘冽,绿意盎然,自然形成形态各式各样的大小瀑布的总落差,高达400多米。其瀑布之多,总落差之大,在全国都属罕见。其中,气势磅礴、飞珠溅玉、形态奇异、特色鲜明的瀑布计有狗脑瀑、点光潭、双龙潭等。总面积67平方公里,包括由13个景点组成的虎啸瀑、雷打石和幽谷飞濂等三个景区和景区外的独立景点董尚书墓。1、虎啸群瀑。是金竹片区的代表性景点,位于金竹畲族乡流舍村民委员会的吓通村,总落差96米,分为三级,瀑底为深潭,雨季瀑面宽在15米以上,形态优美壮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
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流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流坑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