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庄民俗石榴山庄
张庄民俗石榴山庄
张庄民俗石榴山庄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薛城区,这是一个静静的山村,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代,养育了多少人;这是一个古老的山村,因为山村里房前屋后都是石榴,人们就叫它石榴山庄。走进山庄,仿佛进入了世外榴园,古朴的石屋、千年的古槐、苍老遒劲的石榴树、热情好客的村民……构成了一幅恬静安适的山村田园风光。

世外榴园的小山村

张庄石榴山庄依山傍水,优雅闲静,景色宜人。走进山庄,榴林深深,曲径通幽,簇簇榴花,烁烁诱人。村东的榴花峪被群山环绕,峪中的玉华泉、圣土泉、筛子泉、柳泉缓缓喷涌,清泉甘美、奔流下泻、浪花飞溅、恍若仙境。山庄里古树名木繁多,石榴栽培历史悠久,部分石榴树树龄都在四百年以上,百年以上石榴树千余株。当我在初冬的时节来到这里,石榴的叶子已经变成黄色飘落在石榴树下,棵棵榴树、千姿百态,风格迥异,苍劲奇崛。久经风雨的石墙碧瓦、草棚农舍在石榴树林中错落有致,朴实的村民依坐在自家门口,悠闲地吸着烟,自然和谐的山村总是那样平静。石榴花、果、叶、干、根俱美,四时皆宜观赏,初春时节,万株吐蕊,竞相开放,春意盎然;仲夏之时,榴海荡漾,榴红似火,争奇斗妍;深秋之至,硕果累累,悬于枝头,笑迎宾客;隆冬来临,怪枝嶙峋,虬枝缠绕,披雪挂霜……

在古老的山村中,有一棵造型奇特的石榴树,那就是“石榴太皇后”,树龄600余年,树形优美,树冠庞大,因有九根主干,十八条分枝,故名九股十八杈,据林业部门统计,此树为鲁南石榴树之王。关于这棵石榴树的历史,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先祖讳彩,字还白,明朝仕至南京刑部正郎,避0臣魏忠贤-辞官还乡,携带宫廷石榴树种植在圣土山下的张庄村,据一位老者介绍,这棵石榴树就是张氏先祖——张彩亲手所植。距离石榴太皇后不远处,有两个颇似拐杖印和脚印的石痕,当地村民赋予它神话的色彩,给它命名为“仙人采果石”。传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到蓬莱赴群仙会,路经此地,正值榴果成熟季节,便采摘石榴解渴,因用力过大,就在青石上留下一只脚印和一个拐杖印。当我听完这则传说的时候,会心的一笑,古老的山村、古朴的村民,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传说,滋润着山村里一代又一代人

在张庄,除了房前屋后形态各异的石榴树之外,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树冠参天,树干一人抱不过来的槐树。槐树亦称家槐,取其谐音家怀,意为怀念家乡,在很多乡村都有种植,但在鲁南有张庄村这么久远的槐树还很少见。走进张庄,最吸引人的三棵槐树就是吉祥槐、卧龙槐和千寿槐。吉祥槐位于石榴山庄南,树龄700余年,树高7米。据说民国年间,众村民在槐树下乘凉,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顿时天气骤变,大雨磅礴而下,忽一雷电击中大树南侧枝,顷刻,半个树干断下,唯村民乘凉处安然无恙,众人认为此树有神灵保护,故称 “吉祥槐”。 离吉祥槐不远处,便是著名的卧龙槐,位于一村民院中,树龄300余年,树干苍老,树冠却枝繁叶茂,树主干向北倾斜,北部一主枝垂入地下,逶迤入地 2米后又伸出地面,突出地面的主干向北生出2枝。该树由北向南看过去,主干酷似一条巨龙盘绕,昂首腾空,人们根据这棵古槐的形态,给它命名为“卧龙槐”。沿卧龙槐拾级北上,大约300米便是享誉四方的千寿槐了,千寿槐有逾千年的历史,树干区径1米有余。据说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高丽,途经张庄村安营扎寨时亲手所植。清嘉庆年间,曾枯死三年,后又复活,至今枝繁叶茂。

上一篇 滕州县衙
上一篇 邹坞古镇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348.html
薛城区周边景点
冠世榴园
冠世榴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该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枣庄冠世石榴园是一方美丽、富饶、英雄的土地,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坐落于枣庄市委、市政府西南6公里处,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占地9公顷,面积69万平方米。纪念园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王强墓、八大亭、影视城等20多个景点散布其间。目前,该景区形成“一书——小说《铁道游击队》,一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一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一碑——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一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五部剧——五个版本的影视剧《铁道游击队》”的以“战争文化”品牌为特点的红色旅游景区,使薛城(旧称临城)独有的“革命遗产”得己弘扬、继承和发展。现在,全山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