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坞古镇
邹坞古镇
邹坞古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薛城区,邹坞,明清时为峄县之重镇,明峄县巡检司驻此。邹坞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早在史前时期,高士许由曾慕名而来,客居邹坞东北之陈郝,陈郝东有许由泉,即许由饮水处。许由泉向西南流,经邹坞再向西流,名曰许由河,许由河西接蟠龙河流入沛泽(即微山湖),是许由往来于陈郝、沛泽之水道。由上古名人命名的许由泉、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至今长流不涸。西汉时期,这里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富饶之区,汉初在镇北设新阳县,西汉后期又在此设新阳侯国。南北朝经五代、唐、宋、元至明后期,这里是中国北方有名的陶瓷之乡,清代煤炭、采石业也较兴盛。因此,这里的名胜、古迹很多,突出的是“墓山奇观”,许由泉、永安寺、陈郝镇,亦是古代游览胜地。

“许由泉”,因许由曾客居于此而得名。传说许由阳城人,上古高士,尧让以天下不受,隐居沛泽(微山湖),尧和其长子考监明找到沛泽,许由顺河(蟠龙河)东上陈郝,客居于许由泉。后来尧封考监明之子于沛泽留邑,称“留子国”(现陷湖中)。明万历《兖州府志》认为许由来过陈郝可信,《府志》记载:“许由泉,在县西四十里,陈郝集东一里。许由泉二三窦水,亦清澈,绕溪多古木,过青漳桥流入于漕。按吕氏春秋,尧朝许由于沛泽,请属天下。峄、沛比境,此为许由泉明矣”。许由泉成为历代游览胜地,还在它的景色优美:“许由泉池深丈余,涌出若沸,清澈见底,平地涌出,激珠喷花”,唐代又在其侧建永安寺,许由泉环其侧如带,而寺周又多古木,饶幽致。寺借泉名,泉绕寺侧,泉水古木,引来了许多名人骚客,来此寻幽游览,永安寺宋称岩公寺,元称大云寺,虽多欠更名,然香火均极盛。

“陈郝瓷镇”,从南北朝开始,经五代、隋、唐、宋、元至明后期,古代陶瓷工业在此兴盛达千余年,明嘉靖时,陈郝陶瓷大户董家仍盛极一时,董姓出过“探花”,董家的楼、亭、院、池曾占据了半个陈郝,现陈郝西南有董姓探花林地,方圆三亩余。从董家花园、董家林地残存的碑文可以看出陈郝瓷镇景色优美和当时陶瓷工业的盛况。《陈郝镇时雍亭》碑文:“上拱东西景物幽,一涛碧玉绕村流。花香四序青红艳,雾仗千峰紫翠浮。国运河道徐兖路,车装船发帝王州。亭传乡里车书重,草野黎元向北讴”。《咏后亭池》:“玉砌瑶池美,花容不卸秋,游蜂知闭户,戏蝶忌穿楼,树影檐前瘦,云花院内稠,掇鹅禁二李,谈笑夜行舟”。以上碑文不仅写出了董家的楼亭院池和陈郝镇的景色优美,而且反映了陈郝陶瓷通过蟠龙河道和峄县东西官道车装船运转到徐兖南北大路,直通京城的兴盛景象。陈郝靠山近河,四周泉水环绕,村中有唐时建造的纵联式单孔石拱桥。亭文描述的村中花香四序,绕村一涛碧玉,望山千峰紫云,拱桥东西景色幽美的花园城镇是符合陈郝实际情况的。文中讲到的拱桥,俗称“罗锅桥”,建于唐代,历经千年,仍屹立村中,它是陈郝瓷镇千年兴衰的见证,作为“古迹”,应当珍视。陈郝瓷镇是什么时期衰落的史书无记载。据传说,明朝末年,董家犯禁,被皇帝抄了家,陈郝的瓷工都去了博山,从此陈郝瓷器衰落了,博山瓷器兴盛了。陈郝瓷器虽然衰亡了,但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大瓷镇,其兴衰原因,制品的质量和花纹样式,仍有研究价值,其窑址和当年瓷镇的诸多遗迹还在。这些仍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墓山奇观”,奇在大、多、精、深上。大是墓区规模大,约100多万平方米,全国罕见;多是石刻画品种多,各地汉画像石见到的作品种类,这里几乎都有;精是刻画精致,墓石均已磨光;深是墓区表面的墓冢人们看到了,山中和山周围地下还有墓室,人们尚未看到,因此它有很多“谜“,有待发掘、探讨、研究。《峄县志•山川》载:“墓山,山势固峻,麓多古冢,累累如土阜。问其陷者,墓内长廊曲屋皆凿石为之。再进曲折旁达,窈黑不见物,探者怖而返,殆昔显者之墓也”。《申报》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六月七日载:“墓山上有古墓七八十座,累累相望,较之滕县曹王墓,规模尤大数倍。墓圹尽属汉画石,花纹甚佳,附近村庄农民墙基,多用汉画石,俯拾皆是”。《枣庄市文物志》载:“此地村民在建房、取石、整地时,仍常见古墓,均为石室墓或石匣墓,画像石上刻有人物、建筑、异兽等花纹”。村民对山上之墓作过勘察,墓山高233.4米,山顶端有墓三层,第一层在顶峰有大墓一座,面积长宽各30米,高3米;第二层,顶峰南坳,正面有中墓二座,长宽各20米,高2米,偏西有小墓五座,长宽约10米,高1.5米,偏东有小墓3座,长宽各10米,高1.5米;第三层在二层南坳中,正面有中小墓七座,长宽约20米,高2米,偏东有小墓四座,长宽约6米,高1米。山西坳有石砌洞三处,工程细致,洞内是否有墓,无人探测。山下墓室在墓山村周围和墓山、刘沟、马庄三村之间,埋在地下,只有马庄大墓,仍在地面上。传说古时该墓占地一亩六分,现存封土堆高6米,直径30米,依此类推,山上大墓,经两千余年的风雨剥蚀,仍有直径30米的大墓,当时的墓冢,可能要比现在大出三至五倍。新中国建立前,在墓山村南,刘沟村西北平地上陷一墓穴,有人进入其内观看,墓室宽敞宏大,石壁皆刻有花纹,造型美观细致,下至口内即是方院,每院四面各有通道,每进十余米,又各有一方院,每院四面又各有通道,继续向前无穷无尽,下面黑暗无光,进至三、四层院,无人再敢前进。自古以来,本地官民对这片面积长宽三华里的墓区,多有议论和揣测:一、山上的三个洞口,可能是墓洞口,从无人进入;二、地下墓区方院、长廊传说不一,有人说直通山上,有人说都在地面,范围很大,古时战乱,村民将粮食、衣物全部藏入墓区;三、这样大的墓区,这样精致石刻,是古代何时的将相巨族所建造,古书无记载,但不是西汉新阳县侯刘永家的墓地,可以断定。西汉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五月,鲁顷王的儿子刘永-为新阳县侯,传到刘永的儿子刘级未几因罪免去爵位,两世前后不过二十年,即使刘级不被免爵,刘永任县侯后的二十七年,西汉王朝就亡于新莽。这样的短命县侯,世系不多,不会有这样大的墓区,新阳小县也不可能有这么大财力建造这样大的墓区。墓山大墓区究竟是何朝何族所建,有待史家探讨、研究。不过,这里如真有大规模的地下方院、走廊直通山上,也算是山东的一大“奇迹”,即使不能轰动全国,作为山东的旅游胜地,还是够格的。 (张岱南)

上一篇 张庄民俗石榴山庄
上一篇 青华阁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349.html
薛城区周边景点
冠世榴园
冠世榴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该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枣庄冠世石榴园是一方美丽、富饶、英雄的土地,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坐落于枣庄市委、市政府西南6公里处,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占地9公顷,面积69万平方米。纪念园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王强墓、八大亭、影视城等20多个景点散布其间。目前,该景区形成“一书——小说《铁道游击队》,一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一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一碑——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一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五部剧——五个版本的影视剧《铁道游击队》”的以“战争文化”品牌为特点的红色旅游景区,使薛城(旧称临城)独有的“革命遗产”得己弘扬、继承和发展。现在,全山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