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市南区,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青岛市南区中部的观海山南坡,沂水路11号,面对小青岛和青岛湾,处于当时青岛市中心处,是当时德国胶澳总督办公的地方,又称“总督府”。

这座由花岗岩砌成的“总督府”,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是一座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耗资85万德国马克。

建筑采用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主面为三纵五段的对称处理,中轴线非常突出,建筑平面呈“凹”字型。配以折线型屋顶,覆以筒式红瓦,开启有弧状屋面窗,顶侧装有铁栏杆,既用于装饰,又做避雷针,十分精巧。总督府为5层楼房,主体高20米,1、4、5层楼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都在2、3层朝阳的一面,走廊均在背阴的一面。办公室宽敞明亮,门窗很大,办公室外还有长廊式阳台,室内除装有柚木护墙板和地板外,别无其它装饰,使人感到庄重朴实。整个建筑外形非常庄重,处理手法也非常严谨。大楼外为一拱圈形大门,进门则是2层。2层的门厅和3层的会议厅及主要大厅都很高大。由于它背山面海,楼前广场空间开阔,更显得蔚为壮观,在建筑方位多不规则的青岛市区内,它是少见的一座近似正南正北的建筑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总督府成为日军驻青岛守备司令部。1922年,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岛,此楼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9年4月,总督府又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7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的所在地。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总督府又成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先后称为“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总督府再次作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这座办公大楼先后为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所在地。现为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的办公场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江苏路基督教堂
上一篇 德国领事馆旧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6284.html
市南区周边景点
中国水准零点景区
中国水准零点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观中国水准零点标志铜塑与科普介绍,了解海拔起算面的科普知识。中国水准零点景区集测绘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水准零点标志雕塑,高6米,重10余吨,底座像一个铅锤,寓意老一辈测量人工作的辛苦,顶部地球仪上有6个小圆球,寓意世界上6个著名的海拔原点。中国零点景区位于青岛浮山湾东侧的银海大世界内,是中国地面点高程唯一的起算面,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及的海拔高度数据即起源于此。在此可了解海洋、大地、山川科普知识,直观地体验“高度从脚下开始”的美妙感觉。六米高的水准零点标志铜塑是景区的标志,这座铜好似一个大铅锤,锤尖所指的地方就是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劈柴院
劈柴院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呈“人”字形,东端连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原叫江宁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为步行街,便改名为劈柴院。劈柴院有二十几个院,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如同北京的老东安市,劈柴院是青岛人逛街的集中去处。劈柴院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曾有人认为,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可以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青岛德式监狱博物馆
青岛德式监狱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青岛德式监狱旧址博物馆是一座集古堡式监狱建筑群、司法大队建筑为一体的特色博物馆,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殖民监狱旧址之一。监狱建筑由“仁、义、礼、智、信”五座监房和一座工场等组成。“仁”字监房即青岛德式监狱旧址,系1900年所建。其余建筑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1900年至1995年该建筑群一直作为监狱(看守所)使用,德国侵占青岛时期(1897年至1914年)为德国关押非中国籍人犯的监狱。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1914年至1922年)为日本守备军囚禁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为青岛地方检察厅看守所;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1938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