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谯楼
临颍谯楼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颍谯楼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临颍县,临颍谯楼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临颍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谯楼,又名钟鼓楼,始建于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明景泰二年重修,位于老城县衙前,占地140平方米,为砖筑楼台式建筑。台高6米,平台东西长14.7米,南北宽9.5米;飞中拱门洞宽3.5米,高4米,深9.5米;架层楼高五丈,铸钟两千斤,增置鼓大十围,民兴寝之便焉。它是周边县市仅存的一座反映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73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青砖平台,拱门南面上方青石匾横额上写的“谯楼”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拱门南面上方有“颍川古郡”阴刻石额一方。谯楼为青石阶、青石栏杆,平台上木质结构宫殿式楼房,双层飞檐挑角,四角铁马风铃,周围十根明柱支顶……清朝乾隆年间临颍知县刘沆曾有诗曰:“颍川衙署瑞葱葱,门前谯楼势更隆。暮鼓唤回犁雨叟,晨钟惊起织云工。一天郎月飞檐里,四野祥烟画栋中。览胜偶来台顶上,满城歌笑散春风。”这些诗句是对谯楼的真实写照。

仅用“漂亮”来形容谯楼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繁华的如同今日的交通路、中华市场。由于该建筑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平台上的楼阁、钟鼓亭已不存在,台上蔓草丛生,杂树多株,大的树围达1.5米,再加上数百年来的风雨侵蚀,致使四周墙体向外膨胀,墙体多处出现裂缝,濒临毁坏,抢救修缮工作迫在眉睫。在临颍县委、县政府和县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去年7月1日投资45万元对谯楼进行重修,历时5个月,终于顺利完工。

今日的谯楼丹碧辉映,肃穆堂皇,旧貌重现。注视着它,记者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暑日登楼,清风习习,凭栏远眺,四郭尽悉;下临通衢,行旅接蹱,商贾熙攘,车水马龙”的画面。

东街村:东街村…… 东街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桃花岛庄园
上一篇 受禅碑和受禅台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7895.html
临颍县周边景点
漯河小商桥
漯河小商桥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颍河故道)上。桥为敞肩单孔石拱桥,长20.87米,宽6.67米。大拱竞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岸小拱脚间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块拱石间均由咬铁连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兽,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据方志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南街村观光园
南街村观光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南街村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南街村旅游以发展模式、教育理念、发展方针、分配办法、生活方式及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伟大实践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奋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第一雷锋村等。十多年来,南街村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辉煌的成就,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参观。近年来,南街村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陈星聚纪念馆
陈星聚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星聚墓园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追封他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矗立着姿态各异的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整个墓园古柏森森,庄严肃穆。2004年11月临颍县人民政府把陈星聚墓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3月原省委书记徐光春批示:把陈星聚墓园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祖国统一的平台、弘扬中原文化的载体、推动旅游发展的景观。2008年6月陈星聚墓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动工兴建陈星聚纪念馆。陈星聚纪念馆规划占地面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