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摩崖石刻
石鼓摩崖石刻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鼓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区,石鼓摩崖石刻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以来,石鼓山上陆续发现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那时起,有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对摩崖石刻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据考证,石鼓山山体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据统计,在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山体岩壁上以及朱陵后洞内外,保存有历代摩崖石刻40余处,其中唐刻3处,宋刻7处,元刻3处,清刻9处,年代不详刻石21处。许多石刻仍保存完好。这些石刻刻工精细,包括隶、楷、行、草等,书体繁多、流派纷呈。

石鼓摩崖石刻跨越1000余年,大部分记载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游历石鼓山的感悟,其中还有不少官吏为官任职的记事,保存较好的石刻有“西奚谷”、“江上清风”、“蒸湘”、“介崖”、“高山流水”以及部分记事刻石。

上一篇 双忠亭
上一篇 明翰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5583.html
石鼓区周边景点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
衡阳来雁塔
衡阳来雁塔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雁塔,衡阳名胜之一,距市中心约3公里,与回雁峰对峙,寓雁有来回,故名为来雁塔,该塔兴建的目的是用以导航,类似今日的航标灯塔。塔基为垒石构成,塔身用青砖砌成。整个塔体内为楼阁式,共七层,呈八角形,高28米。塔的第一层东南设门,南向拱门上嵌有清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来雁塔”横额的汉白玉碑一块。从第二层起塔身逐级递缩,塔的每层皆设有对称神,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望。塔檐为叠座,下无斗拱,外壁饰石图案。拱门上有石质龙凤浮雕。塔角旧有风铃,塔上有铁顶,置相轮。整个塔的结构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点。此塔自建成后,历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现为省级文物保护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