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古村
碧江古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江古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碧江古村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顺德碧江村位于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在大良北面11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最鼎盛时期曾有3万多人口。该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碧江村现存的祠堂、宅第、民居、书塾、园林等明清古建筑共有1万多平方米。由于经济与科名、文化的发达,碧江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古建筑资源。祠堂、书塾、古桥等处处可见。清咸丰《顺德县志》留下“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百金,而莫盛于碧江”的记载。碧江的古建,仍保存得较完好。其中金楼及古建筑群包括金楼、泥楼、见龙门、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苏三兴大宅等建筑,已于2002年7月17日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泰兴大街祠堂群、村心祠堂群、德云桥等古迹成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因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嫁入苏家,故有“金屋藏娇”的传说。景区由金楼、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组成。这些景点近年拂尘惊世,被专家和远近游客总结出古、博、精、真四大亮点。苏氏家族历代不停地修建祠堂经营宅第,清代典籍《五山志林》就有“俗以祠堂为重大,宏丽者莫盛于碧江”的记载。在幸存的古建群内,游客可穿越400多年的时空,从明朝到晚清,置身于原汁原味的历史场景中。而一座座饱经沧桑的古建单元,更宜利用作各种专题展馆。方圆几百米内,一座古建一个时代。这些建筑在功能上包括了街巷、祠堂、宅第、庭园、私塾、书斋;建筑风格则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特色;装饰方面,木雕、砖雕、石刻、灰塑、壁画应有尽有,都是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数百年来佛山人从耕读文化到儒商文化再到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轨迹在这里历历可寻。金楼里的金木雕刻装修和雕花跋步床,令游客无不叹其珍奇。木雕艺术精巧之极,非亲临其境不能领会。因其为稀世之宝,专家们把整片文物保护单位以“金楼”命名。细心的游客还能发现金碧辉煌的木雕全部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栩栩如生的艺术手法却明显借鉴了域外的各种风格,凭此,金楼又是一座体现文化兼容性特点的古建筑。金楼木雕的光芒,亦不能掩盖了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的华彩,这件杰作与广州陈家祠砖雕同出晚清名家梁进兄弟的刻刀下,其艺术价值不逊于国家倾护的陈家祠砖雕。金楼景点力求保留历史原貌。不仅对必须抢救修复的古建严格施以修旧如旧的工程,宅第内所有生活用品、摆设、家具等等,全部是与宅第主人有关的同时代实物。丰富的家谱、史志等古籍和当代专家学者的研究资料,进一步增强了金楼的历史真实性。南山苏公祠,市级保护文物建筑。南山苏公祠占地面积235.6平方米,建筑面积181.7平方米。面阔三间,三进深。峭岩苏公祠清代早期建筑,原为苏氏北便房二十世祖苏弼的私伙祠,又称“绳武堂”。祠堂坐西向东,面积464.78平方米。三角硬山墙,龙舟脊,有瓦当和滴水,三进均为心间敞开。慕堂苏公祠,省级保护文物建筑。慕堂苏公祠面阔三间,进深三巷,主体结构保存完整,原堂匾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手书,是典型祠堂型制,主体结构保存完整,雕饰精美。源庵苏公祠清代中期建筑,苏氏北厅房二十世祖苏廷爵的私伙祠,2004年抢救重修。该祠坐西向东,面阔三间,一路两进一院落,总宽11米,深18.35米,面积201.85平方米,镬耳山墙,博古脊,有瓦当,无滴水。其中一进头门凹肚门式,白麻石勒脚水磨青砖外墙,后檐全开敞,白石方檐柱;庭院无侧廊,有侧门可通两旁小巷。二进全开敞,深三间,白石前檐柱,坤甸木内柱,瓜柱式梁架。楚珍苏公祠紧贴源庵祠北侧,中隔一道青云巷,两祠可通过青云巷内侧门相连。楚珍祠始建于明代后期,其二进大殿仍保留着古老的铁力木大柱。清代中期建造源庵祠时,楚珍祠亦作了大规模的重新修建,所以两祠的规格,形制基本相同。楚珍祠的最大特色是完整地保留了一进前檐的浮雕戏曲人物封檐板,二进次间前檐的八角木格贝壳窗和心间金柱的木雕挂落,这些装修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尊明祠又名兹德堂,俗称“五间祠”,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头进和中座,面积1107.2平方米,整所祠堂从形制到建材都保留着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建筑总宽32.45米,中座深三间,七架粱加前后各四步梁,纵深达14米,这尺度在省内现存的五开间,七架梁古建筑中实为罕见。何求苏公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祠内尚存明代古井一眼。现存祠堂面积386.28平方米,硬山墙,龙船脊,祠堂两旁有门巷。一座砖石结构的牌坊把天井隔成两半。牌坊双面石刻坊额,前面坊额“世承天宠”,是明代诗人学者,南园后五子逸云苏公祠建于清代,面阔三间,深两进,总宽10.88米,深16.8米,建于清代中后期,为碧江苏氏北厅房的私伙祠,镬耳山墙,灰塑博古脊,建筑主体完好。头进水磨青砖外墙,凹肚式大门。后座大堂仅设两根金柱,瓜柱抬梁式梁架前端借助次间前檐墙承托,结构有别于常见的祠堂四柱大厅。厅内红石祭坛,仍十分精美。丛兰苏公祠建于清代中期,与澄碧祠隔一小巷,两所祠堂在巷内有侧门互通。丛兰词面阔三间,进深三座,总宽11.4米,深34.3米,面积381.1平方米,后寝已坍塌。丛兰词的建筑布局与澄碧祠十分近似,但规模略逊。中座大殿的金柱柱质呈花瓶状,雕刻精美。澄碧苏公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祠堂坐西向东,面阔三间,进深三座,总宽12.75米,深37.14米,面积473.53平方米。镬耳山墙,博古脊,砖雕墀头。头进设塾,花岗石方柱弓梁,雕刻精细。外山墙两旁为对称的外巷,均设巷门楼,形似青云巷。

碧江社区:碧江社区居委会位于北滘镇镇区东北5.8公里处,是顺德的“东大门”;辖区总面积为8.9平方公里,共有12个居民小组,社区常住人口28000人,其中户籍人口14827人。据县志记载:碧江源于宋代建村,古称“迫岗”,因村内土岗有二岩石相互挤迫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并沿用至今。碧江原属番禺紫泥司龙头堡,明景泰三年(1452年)划入顺德县治,民国期间属第三区。中…… 碧江社区详细信息++

上一篇 岭南天地
上一篇 顺德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9090.html
顺德区周边景点
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
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长鹿休闲度假农庄(简称“长鹿农庄”)由广东长鹿集团于2001年投资兴建,位于顺德伦教三洲,毗邻珠江干流,占地4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75亿元,是一个以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为特色,集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等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更是团队拓展、集体旅游的首选基地。长鹿农庄已经成为佛山农业旅游人气最旺的旅游景点之一。旅游人气跃居广东省三甲之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顺德清晖园
顺德清晖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典雅见称。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顺德“清晖园”有详尽描述。清晖园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世界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陈村花卉世界座落于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交通便利,距广州20分钟车程,距顺德市区25分钟,距佛山仅几分钟。总占地面积一万亩,汇集世界各地花卉企业300多家,在这里万花争艳、各放异彩,是名符其实的“花卉世界”,是闻名中外的花卉之乡。陈村花卉世界是在陈村镇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和雄厚的花卉产业基础上,由政府兴建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旅游、展览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花卉产销中心。其总体规划10000亩,其中销售3000亩,高新种植区6000亩,综合配套区1000亩。自1998年3月动工兴建以来,已开发了5000亩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顺德逢简古村
顺德逢简古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顺德逢简村,被誉为广东最美农村,顺德周庄,适合坐着小船,吹着江风,听摇撸划水,看几百年古桥的倒影。来顺德,吃也是重中之重。耘苑的墨鱼丸弹牙,牛肉鲜美,是很有代表性的顺德菜。小时候的芝麻糊都是手磨的,芝麻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在逢简遇到手擂芝麻糊,一如小吋候的香滑。顺德逢简村佛山的逢简水乡堪称岭南水乡一绝,即便与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相比也不遑多让,有“广东周庄之称”。水乡地处杏坛镇北端,水文资源极佳,绕村居水道逾10公里,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游人泛舟荡漾碧波之中,大有曲折迂回无穷无尽之感。水乡至今远离都市喧嚣,空气清新宜人,与岭南古村格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