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东莞生态园,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1940年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根据中共前线东江特委的指示,挺进东莞大岭山地区,开辟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该旧址是东江纵队主要领导人指挥东宝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机关所在地,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旧址于1978年5月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旧址群体包括包括9处文物点。

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座泥砖民房,长11米,宽7米,面积77平方米。1940年9月,中共前线东江特别委员会召开部队干部会议,决定把东江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坚持在惠(阳)东(莞)宝(安)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中心设在东莞。同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奉命从宝安布吉挺进大岭山地区,开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此设立大队部。这里同时作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机关。

(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座清代刘氏宗祠,三开间两进四合院式布局,长11米,宽16.5米,面积184平方米。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林平、梁鸿钧与第三大队负责人曾生、邬强和卢伟良等,经常在此开会,研究部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讨论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军事训练班在此开班,学员住在会议室内。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座泥砖民房,长9.3米,宽11米,面积102平方米。1941年1月,第三大队在此创办《大家团结》报,这是抗战时期广东敌后地区第一份革命报纸。该报为油印版,每个星期出版一期,共出版了20期,主要进行抗日游击宣传,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日伪军的活动等。1941年9月与第五大队在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新百姓》报合并。

(四)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座泥砖民房,长9.9米,宽8米,面积79.2平方米。1941年10月初,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主力转移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以及抗日自卫队在大岭山坚持内线作战。为保持部队之间以及部队与地方中共组织的联系,在缺乏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困难条件下,在此以小商店作掩护设立交通站,秘密开展交通联络工作。

(五)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粮食加工场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座泥砖民房,长10米,宽7米,面积70平方米。1940年10月初至1941年10月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为了加强后勤军需工作,保证部队的粮食供应,在此开设粮食加工场,把稻谷、杂粮运到这里,请村民用竹笼磨、脚踏碓等工具进行简单加工,然后送到部队各伙食单位。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片露天空地,长46.5米,宽分别为11米、21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挺进大岭山后,为了提高指战员的军事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把此地开辟为操场,开展军事训练。1941年5月,为了适应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和游击战争的需要,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大王岭举办军事训练班,第三、第五大队选送班、排干部参加,也利用这个操场进行军事训练。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七)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中山书院旧址位于油古岭村,是一座清代天主教堂,长32米,宽19.2米,面积614.4平方米,建筑面积占地206平方米。1941年7月,第三大队在此创办中山书院,仿照陕北公学的办学方法,举办了一期干部训练班,招收东莞、广州、香港、九龙等地的知识青年数十人,学习政治、文化、时事政策等。学员经过短期培训,结业后分配到部队和地方工作。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医务所旧址位于瓮窑村,是一座泥砖民房,长7.6米,宽7.1米,面积54平方米。1941年4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此设立医务所。当时部队医疗条件极差,药品缺乏,医疗器械简陋,医务人员克服困难,用盐水代替消毒水、采摘草药、自配药水等方法,救治游击队伤病员。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九)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位于连平髻岭村,是一座清代李氏宗祠,三开间两进四合院式布局,长16.9米,宽11.4米,面积192平方米。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配合地方中共组织,在大岭山区已建立八个乡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全区性的政权机构——连平联乡办事处,负责处理根据地内的民政事务,实行减租减息,组织生产,支持游击队的敌后游击战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

大岭山镇:大岭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95平方公里,辖下23个村委会(社区),全镇4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万人。大岭山地处经济活跃的珠三角黄金腹地,位于东莞“三位一体”大市区的中心,毗邻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新107国道、石大路、厚大路、连马路贯通全镇;广深珠高速、莞深高速、常虎高速、龙大高速度均在镇内(旁)设有出口;跟常平火车站、虎门港、宝安机…… 大岭山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东江纵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
上一篇 东莞巿青少年活动中心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823.html
东莞生态园周边景点
东莞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莞植物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占地面积约420公顷,园区规划面积200.5公顷。北向市行政办事中心和东莞CBD,西面水濂水库,东邻同沙生态公园,南接水濂山森林公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通过区域绿道等城市绿脉相连,组成了东莞市核心区的生态绿肺。东莞植物园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东莞县国营板岭林场,1998年改为“东莞市植物园”,2006年与“绿色世界城市公园”合并更名为“东莞植物园”,为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下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一座以“植物保育、科普教育、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园林植物园,被评为“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科

广东省东莞市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镇,为明清古村落。整体造型像一条船,节庆有传统婚庆表演。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里面也有吃饭的地方。这里是有着800年历史的南社明清古村,雕花翘檐式古旧建筑栉次鳞比,古建筑群保存良好,没太多后期添加,小资情调兼顾,乍一看还真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古旧的深巷,看不见尽头,望不见出处。村道旁枝叶繁茂的古榕树下有一口大池塘,两旁是青砖建造的旧式老房子,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古建筑倒映在水中,池水不起一丝波澜,分外安详。古村内有许多古老的祠堂,雕工精细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座祠堂都是家族对前人开枝散叶的感谢,及与对后人光宗耀祖的期待。

广东省东莞市
塘尾古村落
塘尾古村落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内共有书院19间,古榕树21棵。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塘尾明清古村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珠三角的建筑风格、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至于岭南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

广东省东莞市
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战博物馆坐落在东莞市虎门镇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背山面海,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该馆是一座全面展示-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该馆以《-战争》为基本陈列,以全新视角再现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分为“-战争前的中西世界”、“中英战前冲突与广东军事防御”、“第一次-战争”、“第二次-战争”和“沉沦与觉醒”等七部分,共展出文物1860件,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该陈列充分吸纳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备较高科学

广东省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