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海潮庵
东莞海潮庵
东莞海潮庵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东莞生态园,东莞海潮庵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鳌峙塘四村内,面临东江南支流,与石碣镇隔江相望,一条堤岸公路如飘带般横亘在它的前面,连接一千米外的石碣大桥。南距深圳78公里,北至广州62公里。广深铁路的石龙站就在附近,约十数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海潮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7年),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由乡人徐兆魁倡议捐建。徐兆魁,明万历年间曾任刑部尚书,后归隐故里,乐善好施,德高望重,人所敬仰。据当地村民介绍,东莞自古为冲积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海潮庵因面向涛涛的江水,遂得名“海潮庵”。

据海潮庵牌匾记载,海潮庵屡经兴废。明清历代海潮庵多次重修,清道光年间(1782—1850年),住持佑贤和尚重建海潮庵重建。

解放初期,海潮庵又一度荒废,时修比丘尼集资进行重建,其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气息,绿墙黄瓦,建筑占地面积223平方米,为一幢两层高的楼宇,由正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祖师殿、功德堂、客堂、香积厨、寮房、库房等组成,环境幽静,绿树婆娑。

海潮庵在“文革”中门庭冷落,香客在一夜之间绝迹,坚持住庵的几位尼师,唯有偷偷做些手工业维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落实宗教政策。1981年,在时修比丘尼主持下,海潮庵重新举行开光典礼,之后,沉寂多年的庵堂又回复昔日的兴旺。

1994年,在十方善信的鼎力支持下,住持时修法师主持修缮庵堂,重新构建内部格局,重修古庵。庵堂内原供奉三宝佛,重修后改为供奉娑婆三圣(释迦牟尼佛与大愿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常於此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与此土有情,具甚深因缘,故世称“娑婆三圣”)。海潮庵老建筑占地面积223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面积约30平方米,祖师殿约10平方米,功德堂约20平方米。1998年,经东莞市政府宗教部门批准登记为合法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鳌峙塘社区:鳌峙塘社区概况 社区只有一条自然村,面积约2.14平方公里,户数265户,户籍人口1056人,外来人口约4000人。 2017年全社区累计修建混凝土道路总长约7公里,宽6至21米、柏油路1.2公里,宽18米;公园4个,占地合共8660平方米;工业区内设有农贸市场一个,面积800平方米;商场一个、篮球场2个、休闲广场2个…… 鳌峙塘社区详细信息++

上一篇 棕榈谷水城
上一篇 石龙金沙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961.html
东莞生态园周边景点
塘尾古村落
塘尾古村落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内共有书院19间,古榕树21棵。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塘尾明清古村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珠三角的建筑风格、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至于岭南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莞植物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占地面积约420公顷,园区规划面积200.5公顷。北向市行政办事中心和东莞CBD,西面水濂水库,东邻同沙生态公园,南接水濂山森林公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通过区域绿道等城市绿脉相连,组成了东莞市核心区的生态绿肺。东莞植物园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东莞县国营板岭林场,1998年改为“东莞市植物园”,2006年与“绿色世界城市公园”合并更名为“东莞植物园”,为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下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一座以“植物保育、科普教育、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园林植物园,被评为“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科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
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以下简称“东莞科技馆”)位于南城区元美中路2号,建筑面积40000m2,科普展览教育面积23820m2,展品300多件套,其中90%以上为互动展品。主要展示制造业科技、信息与高新技术两大主题,同时兼顾启蒙科技、网上科技馆、影视天地三大辅题,是国家、省、市三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4A旅游景区,是国内首创的具有东莞特色和现代意义的专题科技馆,年均接待中外游客40万人次。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科技馆以科学传播科学普及为己任,自开馆之日起就将对公众环境教育工作纳入科普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环保理念、技术和方法。一是运用常设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可园博物馆KeyuanGarden位于东莞市莞城博厦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之一,岭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创始人为官至江西按察使的东莞博厦人张敬修。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园内亭台楼阁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故名可园。可园临湖、傍江、风光幽雅、设计精巧、布局缜密、以小见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2204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被誉为“

广东省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