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石刻
北山石刻
北山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大足区,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它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洲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北山摩崖造像中,现存碑碣7通。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此外,还存有题刻、诗词17件,造像记77件。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较高价值。

上一篇 南山石刻
上一篇 大足宝顶卧佛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7644.html
大足区周边景点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大足石刻始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忧秀代表。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北山,即古龙岗山,共290龛窟。著名龛窟,如心神车窟,窟正中之皤龙“心神车”尤为奇伟。其间净宝瓶观音、多罗、文殊、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普贤、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等,雕刻对称,严谨有序,浑然一体。八躯菩萨像,丰腴圆润,典雅大方,为此间石刻之精华。北宋著名书家蔡京所书《赵懿简公神道碑》,碑高3.7米,宽1.37米,书法艺术价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荷花山庄
大足荷花山庄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足荷花山庄位于距大足城区5公里,近邻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风景区,占地面积1520亩,其中水域面积1000多亩,是一个以莲荷文化为特色,集游览、休闲和饮食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在山庄的北面是一条数百米长的仿古民俗文化街,化龙河与其余三面相连相依蜿蜒曲折。溪河涓涓不断的流水,是荷花山庄生存、发展的不竭之源。四面高低起伏的绿色山林,映衬和装点着荷花山庄这块神奇而美丽的旅游宝地。在荷花山庄,不但可以欣赏到荷塘美景,还可以品尝到独具特色荷莲美食,山庄为前来游客准备了独具特色的荷花宴,包含荷花鱼、荷叶粉蒸排、荷叶粉蒸肉、荷花龙段、荷剑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依托大足石刻、山水资源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根基,以宋风宋韵为文化脉络,将石窟文化艺术的历史成就深度挖掘,打造集旅游休闲、商务会务、酒店餐饮、影视体验、祈福文化、民俗活动为一体的古韵历史文化风情城。随着成渝经济区的统筹建设以及连通大足和成渝两地的成渝复线高速的同步实施,“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成为继大足石刻、龙水湖之后大足的又一新景点,将有力推进大足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内容包括历史文化风情街、生态休闲景区、配套项目三部分,建设风格为体现宋风宋韵的中式建筑。历史文化风情街建设项目将达到6万平方米,满足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五金博物馆
大足五金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中国大足五金博物馆位于大足龙水五金科技园旁渝西国际会展中心底楼。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图文、模型、多媒体等方式,集中展示了人类五金、中国五金和大足五金发展的历史文脉,同时也展示了五金与日常生活、五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0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200余帧精美的图片、500余件中国商周到汉代典型的青铜器、大足五金从唐朝大兴到当代发展的典型代表器件,详细记述了人类从新石器晚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到现代五金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足五金对世界的影响。博物馆融历史性、现代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让人领略到中国五金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及大足五金的光彩夺

重庆市大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