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溶洞
双河溶洞
双河溶洞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绥阳县,在人类生息着的地壳上,无论在人类出现之前,还是在人类出现之后,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在众多地质作用中,有一种作用叫做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是水对岩石的溶解有关的独特的自然过程。这种作用不断发生,久而久之,就象一位手艺高超的工匠,在岩石中,在宏大的山体中,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雕塑出别具一格的奇峰异洞来——这就是喀斯特现象。

“喀斯特”这一地学术语,是19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大地理学家司威洽,对赛尔文尼亚共和国境内一个奇特的岩溶地貌的命名。从此,这一命名就成了地学中的专用科学术语,意为岩石的溶蚀现象。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广,而贵州又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被誉为喀斯特王国。绥阳,则是这喀斯特王国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走进这王国,山、奇得象万物罗列,秀得似画卷展现,美得象迷人的公园,妙得如变幻的梦境。喀斯特的秀美、壮丽、奇特让人陶碎,使人赞美,令人神往,越来越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

双河溶洞,就是这样的一个喀斯特溶洞!

2006年4月,《环球游报》联合全国31家都市报纸,共同主办了“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活动,双河溶洞从200个入围景区中脱颖而出,成了贵州唯一入选“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

双河溶洞在哪里?

在绥阳县北部的温泉镇公坪办事处桂花村和铜鼓村,距绥阳县城50公里,距遵义市92公里,与宽阔水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毗邻。双河溶洞所在地,深山苍茫,群峰秀丽,洞 外有两条河流在铜鼓村交汇,双河溶洞因此得名。

双河溶洞群平面整体展布呈树根状,局部为网络状,是一个由上中下三层8条主洞118条支洞和4条地下河以及23个洞口相连通的洞穴系统。经中日洞穴考察队,中法洞穴考察队,贵州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洞穴协会多次探险考察,截至2006年4月,已探明(实测)双河洞总长度为100.06公里,是中国第一,亚州第二巨长洞穴,世界排名也达到16位。更为独特的是双河洞发育在4亿年前积淀的白云岩地层中,这种地层中具有如此大的洞穴规模在中国具有唯一性,在世界上也相当罕见。

双河溶洞群主要有石膏洞、水帘洞、莲花洞、桂花洞(大风洞)、山王洞、罗教洞、连望洞、杉林洞、罗汉洞等,各洞都有鲜明的特色。整个景区,可谓洞挨洞,洞连洞、洞上有洞、洞 下有洞、洞中套洞。水洞旱洞,洞洞精采,洞洞玄迷,被中外地理学家们称之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洞内冬暖夏凉,温度长年恒定在13℃——15℃之间,十分适宜旅游观光。各洞均分布洞穴沉积形态,洞内景观丰富多采,优美神奇。深藏于双河溶洞群中段的石膏晶花洞,在13公里长的洞穴内,拥有三万多平方米的石膏沉积面积。几乎洞壁四周,都布满了厚厚的石膏晶体。那些晶体,玲珑剔透,洁白无瑕,银光闪烁,纤尖不染,在洞中造就了一片冰雪世界;那些晶体,又象牡丹、象秋菊、似玉兰、如荷莲、花间还有“峰”飞“蝶”舞。如此大面积的石膏晶体,如此绚丽多姿的洞景,在中国为独有,在全世界也极为罕见,堪称国宝。中外地理学家们惊叹这是宝贵的地质遗迹,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卷曲石洞长600米,洞内卷曲石分布就达500多米,这种石体通体透明,玲珑别致,造型如琼楼玉宇,银树晶花,是溶岩中的精品,其规模之大,造型之奇特,实属国内罕见。其它洞内,碳酸钙沉积而成的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幔、石旗等景观亦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如“葡萄沟”数十米长的洞壁上布满的晶莹透亮的石葡萄,响水洞顶神奇飘逸的天生桥,莲花洞荷池中栩栩如生的石莲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

双河溶洞群融合了水景和生物景观。许多洞穴都有瀑布映衬,有地上的,也有地下的,有终年不断的,,也有季节性的,数十道飞瀑组成了罕见的自然奇观。石膏洞是名符其实的水帘洞,一道300米高的二级瀑布如银链悬挂在洞口,美伦美奂。在石膏洞与罗教洞之间,有一个巨型喀斯特漏斗,名叫团碓窝。斗深130余米,四壁陡峭,一帘飞瀑直泻斗底后又没入地下,犹如奔龙潜海。龙塘子也是一个发育在喀斯特地区的深切割漏斗。它的四周都是高山,山上生长茂密的斯栗栲原始林。一挂飞瀑从相对高差200多米的高山上悬垂而下,直跌龙塘,好似玉龙下山。塘水深不可测,有大鲵出入。东部一个洞中还有地下水源源涌出,向西部的另一个洞缓流而去。地下河在洞中穿梭,时隐时现,时缓时急,清澈见底,塑造了流痕、天锅等侵蚀形态。洞内还有水蛭、蝌蚪、虾、蛙、蘑菇等洞穴生物,为宁静的洞穴景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洞外喀斯特景观和优美独特的田园风光与洞内景观相互补充,有机结合,这是双河溶洞群又一个独特的亮点。洞外喀斯特景观有落水洞、天坑、峰丛峡谷等,还有小溪、稻田、水车、古桥、炊烟、蓝天构成的宁静的画面。铜鼓村两条交汇的河流,一清一浊,合称阴阳河。交汇处的山峦上,参天古树中,掩映着铜鼓寺。双河洞区地下水丰富,泉水很多,如赤尾溪右岸的大鱼泉就有三个奇特之处:一是由于水中含有硫酸铜,水体呈蓝色,泉水流出与赤尾溪交汇,可以看到半河水绿半河水蓝的奇观;二是每逢炎热少雨的季节,便会成为一个间歇泉,每隔1小时出一次水;三是经常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碎鳞鱼从泉中涌出游向赤尾溪……

2004年,国土资源部把双河溶洞群及其相邻的公馆桥独立景点、宽阔水景区、温泉独立景点,芙蓉江峡谷景区和金钟山独立景点正式命名为“中国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洞地质公园地跨温泉、宽阔、青杠塘、黄杨、茅垭6个镇、21个村、1个集镇(温泉集镇),总面积318.6平方公里。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较高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以洞穴和孓遗植物及其产地为主体,兼有其它多种地质遗迹,如温泉、岩溶峡岩与奇峰等。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建立专门的地质公园,对其加以保护,有利于地质遗迹的持续利用。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标志着绥阳旅游业进入了发展春天。

温泉镇:温泉镇位于绥阳县城的北大门,距历史名城遵义约85公里,距绥阳县城约42公里,东连本县坪乐乡,西临旺草镇,南接湄潭县双石乡,北与正安县土坪镇接壤,S207省道穿越境内,全镇拥有土地面积168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万亩,辖7个行政村,236个村民组,现有人口3.02万人,人口密度180人/平方公里,镇内主要为高山和半高山地区,北部为地势低洼的峡谷地带,最…… 温泉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公馆桥
上一篇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4014.html
绥阳县周边景点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地质公园

被誉为“亚洲第一长洞”的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开园。双河溶洞位于黔北绥阳县城东北50公里处的温泉镇桂花村、铜鼓村。1987年,双河溶洞经有关专家进行初步探测后,神秘面纱被初步揭开。随后,中国、法国和葡萄牙三国的洞穴专家对双河溶洞群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通过考察发现,双河溶洞内洞穴众多,洞穴的总长度达117公里,被誉为“亚洲第一长洞”。洞内的卷曲石及各种形态的石膏沉积物面积之大,举世罕见。双河溶洞总长度达70.502公里,堪称中国洞长之最,其结构也十分复杂,由上中下三层8条主洞共97个溶洞组成,且分布十分集中,仅双河、桂花等到4个村就

贵州省遵义绥阳县
鸣泉谷(肖家沟)生态旅游区
鸣泉谷(肖家沟)生态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鸣泉谷(肖家沟)旅游度假区位于绥阳县西北部,规划面积860亩,主体区域面积60亩。该项目由遵义绥阳县鸣泉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项目包括旅游接待中心、商务休闲区、长廊休闲区,瀑布洞穴观光区。在建项目有接待中心、长廊休闲区、乡村旅舍、度假宾馆、景观节点打造、游泳池、停车场等。

贵州省遵义绥阳县
红果树
红果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红果树景区位于绥阳县城北郊,距遵义市中心仅40余公里。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河流、瀑布、溶洞、天生桥、古树和古文化遗址于一体,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喀斯特博物馆。红果树美景的主要塑造者是孔雀河。遥远的地质年代,孔雀河是一条地下河,它溶解岩石,形成了上层溶洞。又因地球内力的作用,导致岩层大角度倾斜,地下河沿岩体裂隙下渗溶解,形成了第二层,甚至第三层溶洞,一个错综复杂、千姿百态的地下世界就这样出现了,天缘洞中的倾斜洞壁和两个天窗就是见证。上层溶洞因老化而垮塌,又使地下河成为地上河,下渗处成为飞流瀑布,垮塌的遗留形成了卧龙宫、龙桥、象鼻山等天生

贵州省遵义绥阳县
绥阳观音岩生态景区
绥阳观音岩生态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观音岩生态旅游景区拥十里峡谷,植被茂密,山形奇特,溪流清澈,四季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有“露营者天堂”的美誉。沿途有饮马岩、将军岩、贵妃池、长生潭等自然景观,有古老而神奇的传说,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资源,是游览观光、养生度假、户外运动及露营的好去处。此外还可开展拓展培训、高空体验、丛林探险、真人CS镭射、露天酒吧、篝火晚会、木屋度假、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棋牌娱乐、趣味烧烤、露营野炊等各类活动。地址:遵义市绥阳县枧坝镇耿家寨类型:峡谷森林山活动基地开放时间:9:00-18:00

贵州省遵义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