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长春洞
大理长春洞
大理长春洞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市,因殿宇后山岩中有一石洞而得名,是后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大殿和前殿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贵州人李法纪、杨法荫初建,1987年进行修复,是巍宝山众多殿宇古刹中仍保存完好的殿宇之一。殿内祀内皇大帝、雷祖、真官、土地、马帅、灵官等道教神像。

长春洞的外观布局十分独特,外观建设布局为一个规整的八卦图,由前殿、大殿、厢房、花园、藏头等组成。这些庙宇建筑样式新颖,建筑工艺精湛,以长春洞大殿的格子门和独特的八角澡井镂空雕龙建筑工艺为代表。大殿的八扇格子门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图”和花卉鸟兽图。每扇格子门上的一位仙人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者无不惊叹。大殿两组格子门中间的窗壁上雕刻着白兔舂药、金鸡啼晓和宇宙万物图,分别代表月、日、宇宙,象征“日月同心,滋生万物”。大殿内的天花板上有一个每边长约35厘米的八角澡井,澡井内壁上有一幅黑色的八卦图,镂空雕龙盘曲其中。这些雕刻作品距今已有300年,但作品的画面仍不变形,不走样,保留着古香古色的特点,堪称雕工艺的珍品,成为研究清代巍宝山道教特征的重要实物资料。

长春洞周围古木参天,溪水环流,气候凉爽,被誉为“古洞长春”的胜景。殿内有这样一副对联:“石洞春深,六月犹留三月景;春堂昼永,一天得有两天闲。”这是对“古洞长春”胜景最形象的解释。

长春洞的殿宇内还有“三皇图”、“九龙图”、“二十四孝图”和“百鸟朝凤图”等许多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宗教彩色壁画,这里为您介绍其中的“百鸟朝凤图”。

在南厢房的侧山墙上绘有一幅巨大的“百鸟朝凤图”。画高10米,宽6米,中间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主干上绘有一只羽毛丰满神采奕奕的凤凰,围绕着画眉、八哥、绿鸠、鹦鹉、鹭鸶、喜鹊、野鸡等数百只珍贵禽鸟。这幅巨大的“百鸟朝凤图”绘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

在巍宝山还有一个与这幅彩图有关的神话传说。相传,南诏始祖细奴逻接替张乐进求的王位时,有吉兆出现。一只彩凤飞翔在巍宝山内的一支山峰上,百鸟便从四面八方飞到这里来朝拜这只凤凰。当年凤凰翔落的山脉被称为凤凰山,又叫鸟吊山。长春洞的这幅“百鸟朝凤图”便依据这个美丽的传说绘制而成。

实际上,这幅“百鸟凤图”是巍宝山自古以来就是鸟类的乐园的一种表现形式。巍宝山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是鸟类理想的栖息场所。每年秋季中期,有成千上万的候鸟迁徙路经被誉为“鸟道雄关”的巍山隆庆关,飞往缅甸、印度、马来半岛等地过冬。每到候鸟路经“鸟道雄关”的时节,吸引了不少科学家前来进行鸟类的环志科考工作。“鸟道雄关”的石碑立于明万历年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最早、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

上一篇 大理巡山殿
上一篇 大理老君殿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7147.html
大理市周边景点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