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巡山殿
大理巡山殿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巡山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市,大理巡山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巡山殿又名南诏土主庙,是巍宝山前新村彝族的祖庙。解放前,殿内曾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彝族祖先名单,第一名为南诏始祖细奴逻,接下去是南诏各代王侯和前新村各家的祖先。巍宝山附近有许多处土主庙,但以这里的土主庙最有名气。

巡山殿是巍宝山较早的殿宇之一。最初建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时期,以后多次复修。清咸同年间毁于兵乱。光绪年间再次修复,由过厅、厢房、大殿组成。现今殿宇1980年后多次修复。

大殿内祀南诏始祖细奴逻。塑像头戴高筒王冠,身穿圆领宽袖长袍,神态庄严。左右塑一文一武两侍者,文官为波罗旁,武将为郭郡矣,都身穿彝族服饰。过厅内供奉着唐建宁(今红岩)国王张乐进求女儿细奴逻的妻子,俗称三公主。

“土主”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为本民族或家族的保护神。相传,细奴罗夫妇在巍宝山耕田种地时,太上老君变成一位美髯长须老者,李天师、张天师分别变作两童子一齐前来试探细奴逻。老君见他们夫妇为人善良诚实,便在耕地用的耙子上用羽毛扇敲了13下,预言细奴逻的子孙后代将富贵为王。果然,细奴逻后来成了南诏第一代王并沿袭共13世。

揭开神话传说的面纱,其实它反映的是南诏国初期的一段历史。唐贞观初年,细奴逻随其父从哀牢山为逃避仇家追杀来到巍宝山,细奴逻的蒙氏乌蛮(彝族)家族耕牧于巍宝山脚下的前新村,依仗优越的自然条件,蒙氏家族日渐富庶,细奴逻逐步跻身于蒙舍诏贵族阶层。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细奴逻取代了张乐进求建宁国大将军的位子,建大蒙国,建都龙于山,称奇嘉王。这时,洱海地区有六个较大的部落,史称六诏。因蒙舍诏在六诏最南方,故称南诏。南诏历经细奴逻、逻盛炎、盛罗皮、皮逻阁四代共89年的励精图治,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南诏国。

此后,人们由此派生出了“老君点化细奴逻”、“细奴逻死后被玉帝封为巡山神”的宗教传说来。实际上,它和著名的“南诏起因”的《南诏图传》画卷中观音点化细奴逻的传说故事都源于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但它说明了这样一个史实:由汉族地区传入巍宝山彝族地区的五斗道教,经历了根植于彝族土主崇拜的原始宗教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巍宝山道教兼融土著民族原始宗教的特点,造就了细奴逻这位历史人物“土主巡山神”的双重神职身份。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巍宝山附近的彝族群众聚集这里,举行盛大庄严隆重的集体祭祖仪式。祭祀完毕,傍晚时分,燃起堆堆篝火,彝族青年男女,合着芦笙的节拍,纵情地打歌欢唱,成为巍宝山风景区重要的彝族民俗活动。

上一篇 大理龙潭殿
上一篇 大理长春洞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7146.html
大理市周边景点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南诏风情岛
南诏风情岛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看点:登上小岛,一入眼便是一组巨大的石雕,叫做沙壹母群雕。这是根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有关大理地区一则神话雕刻而成的。相传,南诏的祖先是一个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鱼为生,在捕鱼的过程中,触沉木而受孕,于是生下十个儿子,后来,哀牢山下又有一对夫妇生下十个女儿,九隆兄弟就娶了这些女子为妻,后渐相滋长,繁衍至今。这一传说被雕塑家赋予了生命,而且刻绘得出神人化,栩栩如生。介绍:如果把苍洱风光比喻成一顶皇冠,那么南诏风情岛便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该岛位于洱海东北部的双廊村对面,往返交通十分便捷,住行也比较舒适,岛上人文、自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