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昭寺唐蕃会盟碑位于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城关区,大昭寺唐蕃会盟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28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

公元7至9世纪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地域大,人口多,生产和文化都非常发达。而同一时期于唐王朝分庭抗礼的是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纪初,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进行了统一的伟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庆吊、纳贡等形式,与唐朝缔结了政治上联系,经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815年,赞普赤烈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继位。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与赞普赤祖德赞为妻。当时唐蕃之间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但时有战争爆发。此时吐蕃王朝内部0,国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也由强盛转向衰落。因此,双方都愿和好,达到“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相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到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大昭寺前

上一篇 木如宁巴
上一篇 策门林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8314.html
城关区周边景点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始建后的布达拉宫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期间主因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布达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
大昭寺
大昭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始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传说大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
西藏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整体布局结构严谨。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熔载出自己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建成后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分展馆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
西藏牦牛博物馆
西藏牦牛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拉萨群众文化体育中心的一部分,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位于拉萨市拉萨河南岸柳梧新区,拉萨火车站东面,建筑面积8088平方米,加室外展陈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基本建设投资为1.1亿元,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各种藏品数千件。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剪彩开馆。2014年11月15日,西藏牦牛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2015年5月西藏牦牛博物馆被授予当地4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5年5月17下午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授牌。重要意义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的一项重要文化创意工程,位于西藏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