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壶关县,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抗日战争

地址:壶关县东井岭乡常行村

抗日战争时期,常行村处于敌、伪、顽交汇地区,也是0领导的抗日政府的前沿阵地,在0的领导下,为了长期坚持对敌斗争,更有效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1943年冬季,利用本村三面靠山,地下开采煤炭的“旧坑道”这一优势,在村西南山的窑洞中,修筑了“民兵战斗洞”,还从村中开了一个口子和战斗洞巷道相通,在原来旧坑道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修筑,筑成一条四里多长的“爪”字形坑道和窑洞,坑道和窑洞共留三个出口(即村中、南山和西山),一个通气孔(另一个井窑),在村中的窑洞口上修筑了一座碉堡。窑洞和碉堡的修建,成为常行村党支部领导群众,坚持抗敌斗争,防御日寇扫荡的坚强堡垒。常行村民兵和干部群众,就在这所窑洞内坚持了长达四昼夜的闻名太行、闻名全国的“常行窑洞保卫战”。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山西省壶关县城南40千米处常行村中。该窑洞系旧煤窑(窑)改造而成,深2000米,宽窄不等。洞内设弹药库,粮库,临时办公室。同时有三处风口及一处隐蔽出口。洞口建有一座高8米,长宽各4米的砖石雕堡一座。新中国成立后为记念该遗址新建展厅,办公室,会议室,宿舍等房屋17间。四周山丘环抱,苍松刺槐成荫,景色迷人。

1939年,日寇侵占壶关城,-27军占据壶关南部地区。常行村成为我抗日前沿阵地。常行村民兵战斗队经常出动袭击日寇,敌我矛盾尖锐突出。日寇对常行民兵恨之入骨,恃机报复。1944年农历7月21日凌晨,日寇一小队从凌川县城出发带领伪山西剿共第二师及投敌的-保安五中队,共500余人包围了常行村,村委会主任徐顺海,民兵队长张小保得到情报后,由张小保带领全村十七名基干民兵到村外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安全到1943年利用旧煤窑修筑的地下坑道--窑洞。敌人进村扑空后更加疯狂了,他们采取从风口往窑洞放毒气、用烟熏等残暴手段,企图置群众于死地。在这外无援兵内少粮弹的情况下,我抗日民兵于日军生死搏斗了四天四夜,直到25日壶关县武委会、独立营和区干队配合各村民兵打退了日寇,才把群众从窑洞内解救出来。

常行村民兵坚持四天四夜的辉煌战绩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赞扬。1944年11月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召开的"太行区群众会"会上授予须顺海、张小保"腹心地区一等杀敌英雄"的光荣称号,并颁发了"杀敌英雄"奖章。

新中国成立后,徐顺海、张小保分别于1951年、1960年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每人授予半自动-一支。当时他们用过的部分刀-现仍展览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这次战斗在我国民兵战斗史上均属典型战例。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拨专款对碉堡及房屋进行了全面维修。

东井岭乡:壶关县辖乡。1961年设东井岭公社,1984年置乡。距县府31公里。面积42.8平方公里,人口0.9万。长树公路、荫林公路过境。辖东井岭、郭堡庄、口头、高岸上、三郊口、东脑后、石盆、大井、东掌、南岸上、碾谷驼、南湖、牛家掌、塔店、上庄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马铃薯。.…… 东井岭乡详细信息++

上一篇 沙窟遗址
上一篇 女妖洞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024.html
壶关县周边景点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出河南林州,至合涧,经弓上水库,进太行山大峡谷,入大河关,上行至(西从太行山大峡谷入口处——山西壶关下石坡,沿荫林公路,穿越王莽峡、土圪堆、日月隧道、红豆峡口,下行至)古镇桥上村,即到八泉峡风景区入口。八泉峡风景区因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道水。2001年旅游开发时,又依峡谷中部又有两处八泉,三处泉数均合“八”数,易名太行八泉峡。太行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群中品位最高,内涵最丰富,结构参差,气势宏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它南起桥上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负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全园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为主线,串联真泽宫、紫团洞、九龙洞、女妖洞、云盖寺、崇云寺、万佛寺、“猫路”险道、“天桥”奇观等风景名胜,占地面积5848公顷。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因此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古人曾如此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其中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象一张薄薄的纸,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黑龙潭紫团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紫团山—真泽宫景区”范围内,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长治市64公里,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黑龙潭,内有龙王庙,古为方圆百里的乡民遭受旱灾时,拜祈甘霖的神圣之地,所在峡谷窈窕峡长蜿蜒曲折,峡谷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奇石佳卉,目不暇接,已然开发的龙潭戏水,悬梯漫步,龙潭灵泽,凌空栈道,孤山巡游等景点贯穿其中,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悬。黑龙潭主要景观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