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太行山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红豆峡、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长治神农像、壶关女娲洞、壶关常乐寺、大河古村、庄头天仙庙、秦庄东岳庙、沙窟遗址、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女妖洞、古佛堂、分水岭古墓群、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紫团山、真泽宫、辛村大禹庙,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出河南林州,至合涧,经弓上水库,进太行山大峡谷,入大河关,上行至(西从太行山大峡谷入口处——山西壶关下石坡,沿荫林公路,穿越王莽峡、土圪堆、日月隧道、红豆峡口,下行至)古镇桥上村,即到八泉峡风景区入口。八泉峡风景区因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道水。2001年旅游开发时,又依峡谷中部又有两处八泉,三处泉数均合“八”数,易名太行八泉峡。太行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群中品位最高,内涵最丰富,结构参差,气势宏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它南起桥上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负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全园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为主线,串联真泽宫、紫团洞、九龙洞、女妖洞、云盖寺、崇云寺、万佛寺、“猫路”险道、“天桥”奇观等风景名胜,占地面积5848公顷。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因此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古人曾如此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其中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象一张薄薄的纸,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黑龙潭紫团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紫团山—真泽宫景区”范围内,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长治市64公里,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黑龙潭,内有龙王庙,古为方圆百里的乡民遭受旱灾时,拜祈甘霖的神圣之地,所在峡谷窈窕峡长蜿蜒曲折,峡谷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奇石佳卉,目不暇接,已然开发的龙潭戏水,悬梯漫步,龙潭灵泽,凌空栈道,孤山巡游等景点贯穿其中,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悬。黑龙潭主要景观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红豆峡
红豆峡
国家旅游景区1A级

红豆峡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位于盘底树西南的紫团山脚下。因峡内生长着成片珍稀树种一一红豆杉而得名。红豆峡两头出口狭窄,腹地开阔,形似葫芦。沿峡而进,两侧悬崖矗立,峰巅腹地怪石交错,傍岸古寺及遗址犹存,瀑布悬挂,崖间泉眼点点,河谷流水潺潺,古木、珍稀树种及各类植物遍布峡谷。遥遥30里长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谓30里峡谷30里画廊。红豆峡足一处天然植物园区。据植物学家考察初步认定:峡谷现长有330余种植物,其中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此环境、气候、规模、品位均达天然植物园区标准,是休闲、旅游、观赏和研究植物的佳地。尤其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科普教育基地

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省东南太行山中段,壶关县东部,是一座以峡谷群构造地貌、水体景观、典型地质剖面为主体,以人文历史和生态并重,集科学研究普及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公园从山西高原自西而东,蛇曲盘桓,延长达46.6km,横断太行山,峡谷主要发育在中元古界紫红色石英砂岩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切割深度超过800m,两侧双崖对峙,崖壁挺拔险峻,高峡深谷,气势磅礴,谷内流水跌宕起伏,常年不断,形成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沿峡谷穿行有宽十余米至数十米的障谷式一线天,有上部为宽谷,下部为障谷的谷中谷景观,或开放、或收合,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长治神农像
长治神农像

长治神农像坐落于长治市东老顶山上,高39米,是亚洲最高的炎帝铜像。铜像内有螺旋楼梯,游人可从像后,通过铜像下的入口(门票5元)进入铜像内部通过螺旋楼梯由阶梯逐级而上。在老顶山炎帝像顶,鸟瞰长治全景尽收眼底,纵观老顶五峰浮现云端,让人产生自高无上、心旷神怡的感觉。景点位置山西省长治市东老顶山风景名胜区上


壶关女娲洞
壶关女娲洞

千百年来,有关女娲“炼石补天”和“兄妹成婚”等神话传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对于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人们只是局限于欣赏、陶醉或玩味、品评,并没有什么人去认真地追究和严肃地思考这些传说故事的产生原因和来龙去脉。“神话传说是历史的影子”,女娲、伏牺“兄妹成婚”故事所说的“昆仑山”,实际上就是指西北地区“昆仑山”余脉延伸所致的山西太行山地区。交通自驾:郑州:G107-原焦高速—G5512—G55—G2201—壶高线—终点门票门票30人民币景点位置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杨家池村


壶关常乐寺
壶关常乐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长治市壶关县常平村常乐寺,佛教圣地。地址:长治市壶关县常平村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大河古村
大河古村

大河村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长治市壶关县东南,太行山旅游开发区腹地,毗邻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这里海拔400多米,一年收两季庄稼,全村800口人,全村村民多数经营旅游产业生存,是旅游开发的最佳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大河古村已经形成了以青龙峡、大河热情漂流、中国攀岩基地国际攀岩赛等为主的自然风光和户外娱乐景区;以佛寿塔、报恩精舍、佛缘桥和观音寺等为主的佛教文化线路;以大河关晋豫商路古驿道、相传曹操当年住过的老客栈和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为主的融历史文化和科教功能的景点,同时还有三星级大河宾馆和不同规格的农家乐客栈为远道而来


庄头天仙庙
庄头天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仙庙天仙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壶关县晋庄镇庄头村宋建隆元年(960年)创建,明清屡有修葺,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鼓楼、过亭、香亭、正殿等。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正殿面阔、进深均三间,单檐悬山顶,檐柱侧脚生起显著,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2013年5月,庄头天仙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秦庄东岳庙
秦庄东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庄东岳庙秦庄东岳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壶关县龙泉镇秦庄村创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重修。庙坐北朝南,二进院,中轴线上有过亭、正殿。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正殿建在1米高的台基上,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采用减柱造。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沙窟遗址
沙窟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窟遗址沙窟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壶关县黄山乡沙窟村西遗址位于沙窟村西北土丘地段,依地势分布梯田间,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0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断崖处暴露灰坑,文化堆积层达1.5米厚,遗址内发现大量陶片,以绳纹、网纹、弦纹俱多,可辩器型有鬲足、豆柄、口沿等,质地均属泥质夹砂陶。并发现完整的陶鬲、陶釜、骨锥、石铲、石锤、石斧。遗址南有一条石坡可通往玉皇七佛观,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石鱼坡”,在“石鱼坡”上发现有鱼、海螺、树叶等化石标本。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抗日战争地址:壶关县东井岭乡常行村抗日战争时期,常行村处于敌、伪、顽交汇地区,也是0领导的抗日政府的前沿阵地,在0的领导下,为了长期坚持对敌斗争,更有效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1943年冬季,利用本村三面靠山,地下开采煤炭的“旧坑道”这一优势,在村西南山的窑洞中,修筑了“民兵战斗洞”,还从村中开了一个口子和战斗洞巷道相通,在原来旧坑道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修筑,筑成一条四里多长的“爪”字形坑道和窑洞,坑道和窑洞共留三个出口(即村中、南山和西山),一个通气孔(另一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女妖洞
女妖洞

女妖洞实为一悬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深无底,号称天下"第一无底洞"。洞内钟乳石壁立,怪石千姿百态。有金瓜吊灯、鱼跃深潭、水怪出洞、小妖吃奶、群妖坐殿、金瓶溢酒等上百个景观,全是千万年来自然形成,无一点人工雕凿之痕迹。女妖洞风景区东邻河南林州市30公里,西距壶关县城40公里,为太行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区之一。女妖洞,因相传此洞曾是一女妖栖身而得名。更因宋朝杨六郎大战女妖的民间传说而名扬于世。宋咸平年间淅河两岸百姓深受女妖之害杨六郎率军途经此处,水月观音托梦给他:"为国尽忠,为民除害,元帅本色也"翌日,杨六郎率兵大战女妖,终将女妖降伏


古佛堂
古佛堂

在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相传古时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称古佛,建庙祀之。元明清都有重修。现存中轴线上的南轩和前后二殿为元代遗构,其余都是明清建筑。三座殿宇均为五开间,悬山顶,檐下除柱头铺作外,各施补间兰拱一朵。前殿五铺作双下昂,后殿六铺单抄作下昂,南轩五铺作双抄,用材规整,制作工精,结构严实。殿内梁架全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断面多为原材料砍制后使用,规格不一,手法简朴,具有元代特征。殿顶琉璃吻、兽、龙、凤、狮、象、仙人、武士、天马等构件,为明成化年间烧制,图案精细,神态生动,色彩富丽。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分水岭古墓群
分水岭古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南部的分水岭一带,是古代的一个墓群。亩墓中的文物古迹,为研究长治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57年以来,市博物馆配合山西中文物部门对分水岭的占墓群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清理。现巳发掘清理春秋、战园、汉代及其以后的墓葬270多座,出土了大批石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琉璃器、铜器、铁器等数千件,其中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装饰器等珍贵文物。分水岭战国车马坑于1972中发掘,坑中有木构车两排,共17辆,独辕双轮,车轮交于车厢。这批文物中,许多都是稀世珍品,如错金铜豆、铜犀立人擎盘、兽耳垒、提梁香、乌柱盘、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看点:登临老顶,近望市区景致尽收眼底;远望上党盆地一览无遗。在老顶东北峰,有一处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峦——狮峦。在天光浅黛的黎明攀此顶时,大有泰山观日之感。站在新顶观景楼远眺,可以欣赏到老顶的雄奇、玉皇顶的峻秀、奶奶顶的奇丽。:老顶山位于长治城东北七公里处,又叫百谷山、五顶山,由从北向南老顶、南顶、玉皇顶、奶奶顶和新顶等五个山峰组成。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沿东南方前行,有一“鉴天石”,可以欣赏到“死海微澜”的景观。老顶之南,有一山峰耸立,其顶平整,这便是南顶,又称梳妆台。南顶之南的一个山峰上有五块巨大的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紫团山
紫团山

紫团山,因山头常有紫气缭绕而得名,《潞安府志》记载,“宋以后之紫团即唐以前之抱犊也”,古有“南五夷,北抱犊”之说,今留有咏紫团诗百余篇,景区内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以紫团山白云填充道教文化为主,还有云盖寺遗址的佛教文化遗存。紫团山海拔1500余米,其间峦纵横,嶂峰叠层,长松翠柏,浓荫蔽日,泉流潺潺,珍禽西西,春夏鸟语花香,馨香荡溢,秋来红叶满目,松柏愈鲜;冬季堆银挂玉,碧青璀璨,现已开发的一线天、独石桥、飞来石、断头龟、官印、天书、探水千年龟、云梯、白云寺、紫团洞等奇特绝妙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更使人亦痴如醉,赞口不绝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真泽宫
真泽宫

真泽宫位于壶关县神郊村,始建于唐乾宇初年。宋元明清均有修葺。宫内供奉两位女神,叫“真泽娘娘”。当地老百姓叫“老奶奶”,相传与高平县“老奶奶”是姊妹关系。高平县地处上党南部,是女娲补天事迹的发生地。据中国社科院专家考证,所谓女娲补天,就是在人类史前文化时期发生了一次大的流星雨,这场流星雨,从河套地区到河北邢台,一溜砸了下来,白洋淀就是其中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女娲部落赖以居住的“娲皇窟”(天然的崖洞)当然不能幸免。女娲所补之“天”就是崖洞的洞顶。因此,晋东南与河北、河南交界处多“奶奶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规模最大。“真泽宫”也是其中一处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辛村大禹庙
辛村大禹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村大禹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壶关县集店乡辛村辛村大禹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占地面积为79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中轴线上建有新建山门、献殿、正殿,两侧为耳殿,西配楼,东配殿。正殿石砌台基,高1.4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前檐被改建。单檐歇山顶。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材粗犷,梁架上结点施驼峰,为彻上露明造。通檐用三柱,前檐柱头斗栱为三铺作单抄单下昂出斜栱,普拍枋较薄。前檐柱为方形石柱做工精致,殿内金柱也为不规则方形石柱,梁架用材粗狂,梁架构件稍加砍做。斗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