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灞陵桥
渭源灞陵桥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渭源灞陵桥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渭源县,渭源灞陵桥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腾越跨云天,岸柳朦胧锁雨烟。一泻随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铁璇。”这是甘肃“临洮诗词》主编汪弘祺先生对家乡名桥的由衷赞美。真的,陇上廊格渭源县灞陵桥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饮誉华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本美的靓雨容姿引了中外游人竟聚焦,成为大西北上镜率最高的华夏廊桥命品。廊桥命品村肃渭源县灞陵桥,坐落于渭水源头第一城谓源县城南南河滩。该格距省城兰州仅170多km,近百年来,如飞虹似蛟龙的灞陵桥,因其足可与兆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相媲美,而电视报刊而成为渭源和陇中泥游标志。

号称“渭水长虹”“渭水第一桥”的灞陵桥,距黄河第一支流渭河发源地鸟鼠山(鸟鼠同穴)品字泉有10公里左右,灞陵桥的命名也与鸟鼠渭水有关:据初步考证,“灞陵”为古县名,汉文旁9年(公元前171年)于其地筑灞陵,并改县名,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文旁卒后葬此。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2年(公元573年)废。关中入川之一的霸水,流纳蓝水、辋水,又西北经长安过露桥,入西北水而北流,注于渭河,至风陵渡入黄河。据《书经、禹贡》篇载,夏禹导渭于鸟鼠,渭源是渭水源头,追本溯源,可渭是“灞陵桥”得名的缘由。另有民间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普巡视到过此地,今距渭城北6公里的秦王寺,确有秦始皇古城断垣遗迹。

据史料记载:灞陵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元年)(公元1368年),清园治间重建。以前所建皆系平桥,“既济行人,普通车马,其利溥矣,然每遇水势陡涨,桥易于冲坠。修筑频仍。”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由当地名匠清源镇哥寨村河遇江、向遇海兄弟,仿兰州雷河滩握桥式样设计改建。1932年(民国21年)由于桥身倾斜,何氏兄弟二次维修。灞陵桥是“丝绸之路”南端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渭源人景之首国。而今,陇上廊桥已历经600余个寒暑。

灞陵桥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伸臂曲拱型廊桥,双坡式飞檐,她的设计、建筑结构、式样、彩绘,都具有我国古典民族建筑特色。桥的座落方位与四周环境的参差错落,格局的经营,与四邻风光的奇妙结合,构成完美的艺术。该桥紧《牵系着东南君山秀峰和北面七圣峻岭》两岸山峦对特,平远的河道无论远近,都可看出高耸的桥身被蓝天和盘托出,显得明净壮观,构成长虹卧波、蛟龙腾飞之势。彩绘的桥身梁柱、椽檐斗拱与周围的村舍田园相映衬,愈发显出桥的典雅秀丽,朴厚温静。灞陵桥从记忆深处走来,从历史深处走来,她历尽沧桑,在渭河源头上以其婀娜多姿,定格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灞陵桥南北座落,全长约40m,高154m,桥底部以每排10根粗壮圆木纵列11组,从两岸桥墩底部逐次递级飞拱。桥身高耸,“能客臣流,避流击,”屋顶有瓦遮雨雪,坚实耐用。桥上廊房每间宽3m,共13间52吊柱,由14排另柱提挂,每排4柱,两两另置,形成双侧挂栏。

桥面由中道与双侧挂栏共3部分组成,呈踏步状通道。桥两端各有桥台,与桥身连成一体,既为通道,也是厅间,四角斗起,脊耸兽飞,琉璃瓦顶,彩绚绘雨,轻风吹拂,风铃叮咚,悦耳怡人。两岸杨柳依依,绿树成阴,草木繁荣,陪衬着她的多姿情态,真有“色不诗丹碌之采,山不待空青而翠”的诗情画意。尚至色彩滨纷的金秋,那天然烂漫绚丽的色斑,与桥身梁柱、椽檐斗拱的彩绘文相辉映,丰姿更加绰约。春夏流水潺潺,潮声阵阵,倚栏听潮,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垫爱亲近之情。而在冰雪地的严冬,一片洁净的银白中静卧着素村古雅的明代佳构,更显出此桥的势壮雄强。

清诗人有《渭水东注》这样赞美,无论澹洽如笑的春天,苍翠如滴的盛夏,还是明净如妆的金秋,残淡如睡的寒冬,灞陵桥总是以她多韵的风姿装点渭水风光。


上一篇 首阳山
上一篇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2280.html
渭源县周边景点
渭河源景区
渭河源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公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经注》云:“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鸟鼠同穴之山来脉于昆仑西顷,是一座名列经传的千古名山,“鸟鼠同穴”鼠在内,鸟在外同居一穴,和平共处,寓意和谐。鸟鼠山“品字泉”涌出的惠泽秦陇的汤汤渭河,更孕育了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和独特的渭河源文化。2012年以来,渭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上提出的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和定西市提出的全面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目标,依托渭源丰富的生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首阳山
首阳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镇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东汉-学家曹大家(即班昭)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渭源灞陵桥
渭源灞陵桥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腾越跨云天,岸柳朦胧锁雨烟。一泻随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铁璇。”这是甘肃“临洮诗词》主编汪弘祺先生对家乡名桥的由衷赞美。真的,陇上廊格渭源县灞陵桥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饮誉华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本美的靓雨容姿引了中外游人竟聚焦,成为大西北上镜率最高的华夏廊桥命品。廊桥命品村肃渭源县灞陵桥,坐落于渭水源头第一城谓源县城南南河滩。该格距省城兰州仅170多km,近百年来,如飞虹似蛟龙的灞陵桥,因其足可与兆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相媲美,而电视报刊而成为渭源和陇中泥游标志。号称“渭水长虹”“渭水第一桥”的灞陵桥,距黄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渭河公园
渭河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渭河公园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主要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灞陵桥、老子修道成仙的老君山、文化广场以及汉唐文化步行街。整个渭河公园共有灞陵滨水文化园、文化历史展示区、老君山森林公园三个功能区。灞陵桥桥身拱起,状如蛟龙腾飞、长虹卧波,故有“渭水长虹”之美誉,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纯木质卧式悬臂叠梁拱桥。它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滨水文化园的主要景观节点。老君山,原名庙坡山,与灞陵桥南端相连,像一座绿色的屏障,矗立在渭源县城南面,故有渭城屏障之称。老君山是渭源道教胜地,从唐代开始就有庙宇建筑,明清达到鼎胜。夕阳西下,老君山古庙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