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渭河源景区、首阳山、渭河公园、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渭源灞陵桥、南谷卧佛、五竹寺、船崖巨舫、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峡口水库、露骨山、渭源秦长城遗址、双石门、天井峡、渭源太白山、莲峰山、黄香沟、渭源县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陇右工委地下印刷所、渭源水磨群,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公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经注》云:“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鸟鼠同穴之山来脉于昆仑西顷,是一座名列经传的千古名山,“鸟鼠同穴”鼠在内,鸟在外同居一穴,和平共处,寓意和谐。鸟鼠山“品字泉”涌出的惠泽秦陇的汤汤渭河,更孕育了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和独特的渭河源文化。2012年以来,渭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上提出的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和定西市提出的全面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目标,依托渭源丰富的生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镇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东汉-学家曹大家(即班昭)
渭河公园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主要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灞陵桥、老子修道成仙的老君山、文化广场以及汉唐文化步行街。整个渭河公园共有灞陵滨水文化园、文化历史展示区、老君山森林公园三个功能区。灞陵桥桥身拱起,状如蛟龙腾飞、长虹卧波,故有“渭水长虹”之美誉,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纯木质卧式悬臂叠梁拱桥。它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滨水文化园的主要景观节点。老君山,原名庙坡山,与灞陵桥南端相连,像一座绿色的屏障,矗立在渭源县城南面,故有渭城屏障之称。老君山是渭源道教胜地,从唐代开始就有庙宇建筑,明清达到鼎胜。夕阳西下,老君山古庙
渭源县于2005年在会川镇建设集科研、生产、开发、营销、培训、咨询为一体的渭河源马铃薯种薯科技示范园区,现已建成研究中心综合楼一栋,组培苗生产车间600多平方米,组培温室1000多平方米,原原种日光温室36座,原种繁育网棚4000多亩,千吨以上储藏窖6座。目前,园区年可生成原原种4000万粒、原种1.2万吨,种薯远销新疆、陕西、宁夏、四川、江苏等20多个省区。盛夏时节,园区内芳草萋萋,成方连片的马铃薯飘香溢翠,摇曳生姿。登上观景台,一座座网棚恰如银波荡漾,碧浪起伏。四方游人接踵而至,在园区内饱览田园风光,品尝农家小吃,其乐融融。园区不
“灞陵腾越跨云天,岸柳朦胧锁雨烟。一泻随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铁璇。”这是甘肃“临洮诗词》主编汪弘祺先生对家乡名桥的由衷赞美。真的,陇上廊格渭源县灞陵桥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饮誉华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本美的靓雨容姿引了中外游人竟聚焦,成为大西北上镜率最高的华夏廊桥命品。廊桥命品村肃渭源县灞陵桥,坐落于渭水源头第一城谓源县城南南河滩。该格距省城兰州仅170多km,近百年来,如飞虹似蛟龙的灞陵桥,因其足可与兆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相媲美,而电视报刊而成为渭源和陇中泥游标志。号称“渭水长虹”“渭水第一桥”的灞陵桥,距黄
渭源县城西南20公里的南横山,东西10多公里的山峰就是一尊隐形卧佛。这卧佛头枕南谷山(壑壑山)脚蹬天井峡五嘴崖,仰身而卧,头帽、眉宇、眼睛、鼻梁、嘴唇以及微挺的胸脯、盖着袈裟的身躯都清晰可辨,活灵活现,令人惊叹。
五竹寺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是明朝建文皇帝西逃之遗臣郭节隐居修禅的地方。旧传郭节移五彩竹于禅院,自号“五竹僧”,故山以得名。山上红岩绿筱,万松大观,石窟寺庙,傍崖而建,松林深处,六月积雪不化,故有“五竹积雪”一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游五竹寺时题联赞道:“五竹交相晖,万松成大观。”
在渭源县城西南77公里的峡城乡,有一船形石崖,昂然矗立于洮河岸边。传说石崖是碧霄娘娘降伏锁林峡水妖时驾乘的神船变的。石崖顶端建有寺庙,名船崖寺。崖下清泉涌流,四周森林茂密,怪石嶙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船崖寺举行庙会,花海歌潮,一派欢腾景象。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自古以来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工景观享誉陇上,以其良、秀、奇、多、凉等特点著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沉积,构成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渭河源森林公园分为莲峰山、首阳山、天井峡、石门水库四大景区建设期限3年,其中:首阳山景区主要围绕伯夷、叔齐双冢进行建设,建陈列馆、管理房、石拱桥一座,祭坛一处,白薇园2亩,莲峰山景区是主景区,建古典民居式山庄,仿古石雕祭坛1处,建休息长廊400平方米,艺术式公厕50平方米,修溢流坝1座,艺术山门1座,简易停车场3处4000平方米,建引种圃50亩,河堤衬砌15
峡口水库渭源县峡口水库之于县城上游,渭水源头,类似密云水库之于北京,都是一个城市的主要供水源地。这里的生态绿化和水源地保护,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峡口水库管理所着力开展生态绿化建设,保护水源工程,打造绿色输水线,有效保证了城市水源地的水质……
露骨山露骨山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部35公里的黄香沟景区,是西秦岭最高的山峰,主峰海拔3941米。露骨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3公里。因岩石裸露,一片银白,山峰壁立,状如骷髅,故名,北坡陡峻,沟谷深切,灌木丛生,水源丰富。又因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虽盛夏犹堆积雪,亦名雪山太子。其山势高耸巍峨,直插云端。因山顶岩石裸露,一片银白,状如骷髅,被称为“露骨山”。又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白雪终年不化,亦名雪山。“露骨积雪”自古就是渭源重要景点,山上遍布金背杜鹃、黄尖柳和名贵药材党参、贝母等;山林中栖息着豹、鹿等珍贵野生动物。是开展野外生态探险、挑
古老雄浑秦长城渭源境内的秦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长城在渭源境内,经过4个乡镇14个村,蜿蜒起伏36公里进入陇西县境。这段古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8米,每隔1里有一小烽燧,10里有一大烽燧,雄伟壮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渭源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西起临洮东三十里铺的杀王坟,从东峪沟长城坡,上阳山进入渭源县境内,经地儿坡、樊家湾、文昌宫、秦王寺、石堡子、陈家洼、方家梁、城壕、高咀山、马家山、下盐滩、阳山等四个乡镇十四个村盘垣三
双石门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露骨山下,距县城50公里,因两座万丈石崖中开窄缝,湍急的激流从石缝中涌出,游人只能在水上穿行而被称为“双门踩浪”,又因这里青山如黛,芳草萋萋,野花铺地,牛羊成群而被称为“陇上香格里拉”。这里曾经是三国邓艾0阴平开凿栈道的起点。宋熙宁五年(1072)通远军首领王韶征叠宕,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后来,这条古道便成了临洮通岷县的重要通道。如今古道遗迹犹存,当年栈道上穿架木梁的凿孔整齐列于崖壁。其独特而浓郁的藏羌民俗风情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传说加上幽寂奇诡的风景一直以来吸引着四方游客,这方纯净美丽的“乐土”已成为人们畅游休闲的天
在石门水库的后面,有一处纯朴自然、不事修饰的奇异妙境的净土这就是——横亘十里的史前峡谷天井峡,一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对挺立,中开一缝,就象大锯解开的板缝,当地山民又叫它解板沟。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出这一片刀削斧劈似的奇山绝境,人们说它是神仙造出来的。天井峡内共有二十多个景点:腰崖寺、金顶、狮象崖、公母窟、子母峰、倒爬崖、透圈子、歇佛崖、马窟湾、天马窟、仙女屏、淋仙瀑、饮马崖、天城堡、小麦积、水帘洞、香子圈、天井、卧龙潭、洞庭湖、黑鹰膀、马鸡场、南天门、石马桩、金刚山、五咀崖、钻天崖等。这一座座形体不同的石峰崖柱,有的独成一峰、无依无托,有
太白山位于渭源县城西南25公里的会川镇,海拔3300米。因山势险峻酷似华山,有人称它为小华山。传说是太白金星修道的仙山。顶峰穿云摩天,郁郁葱葱。山上唐代已有庙宇,清道光年间又重建。从山顶向下俯瞰,只见云海翻腾,众山环拱,使人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太白山以优美、峻险的山形地貌和深厚的宗教民俗文化为内涵,融山、峡、谷、林、溪、庙等自然与人文资源于一身,是一处集山地探险、户外运动、休闲避暑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会川镇:会川镇位于渭源县城西南35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40公里,东接祁家庙乡,西依田家河乡,北连上湾乡。总面积127平方
莲峰山,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KM处,因九峰环峙,状似莲花而得名。又因马鹿成群出没于山林,俗称马鹿山。这里山势险峻,植被茂密,文物众多,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被美誉为古丝绸南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1993年,评为省级森林公园。莲峰山景区共有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后五台、皇洞,释迦庵、老君山等九座形态各异的陡峭山峰,11万亩的森林为这九峰披上了四季长青的绿衣和群芳争艳的罗裙。山间四时各有不同,真可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节,水落石出,山间四时也。”山顶清泉涌波,流水潺潺,山腰古松参天,丛灌密布。置身其间,可赏险峰秀岭,阅
未开发的景区,环境优美,偶尔能见到牛群羊群和马群。有一户人家住在这里,挤奶、种菜。用时参考5-7个小时交通到渭源县打车去门票13年还没人收门票,给门口看门的老大爷一支烟就能进,及时要钱也就一个人5块的样子。开放时间全天景点位置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二一二国道
渭源县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位于县城渭河公园西侧,建筑面积为1614平方米,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主旨,以陇右地下革命斗争为重点,以渭源人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为主线,通过详实的文字和各种图电、图表、实物及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等,精心设计布局,全面展现渭源境内有关红军长征、甘南农民起义、陇右地下斗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2013年7月,渭源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陇右工委地下印刷所位于定西市渭源县路园镇峪岭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二层小楼,面阔7.3米,进深3.8米,高6.5米。二楼为卷棚顶,有廊檐,宽1.5米。1949年6月,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北的步伐和中共甘肃地下党组织的迅猛发展,中共陇右工委为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决定在峪里沟地下党员杨怀礼家的0上,建立了党的地下临时印刷所,并先后印刷了《论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土地法大纲》、《约法八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6种文件计1000多份,下发到近200多个地下党支部,
渭源水磨群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锹峪两个乡镇,共有水磨坊11座,大多始建于清代,现仍在正常使用,均为单檐硬山顶建筑。水磨由引水道、水轮、磨盘和磨轴等部分组成,磨盘为青石凿成,质较细密。渭源水磨历史悠久,在生产生活中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也是人类早期利用自然能源的典范。其中锹峪乡永丰村的祁兰英水磨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会川镇罗家磨村的头庄社乔建珍水磨坊、头庄社的张杰水磨坊、包家庄社的张新荣水磨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祁兰英水磨坊、乔建珍水磨坊、张杰水磨坊、张新荣水磨坊、张芳水磨坊、宋德吉水磨坊、王建国水磨坊、赵治华水磨坊、宋德海水磨坊、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