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区,龙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地处太原西南,山中有北齐以来的许多石刻造像。原有北齐天保七年所建童子寺,金代被毁。现在部分小佛浮雕和一座燃灯石塔,塔高五点三米,塔基为六边形,上置浑圆灯座和六角形灯室,外有浮雕装饰,为我国现在最古老的石灯塔。

在原石门寺遗址,也有石窟,其中刻有三米高的释迦牟尼坐像,顶上莲花和壁上飞天具有唐代风格。附近还有“昊天观”,虽已残破,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石窟共有八个洞窟,即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0师龛、七真龛及另外两处辩道龛。这些石窟内,共有石雕像四十多尊,至今尚保存完好。

这些石雕风格朴实、庄重,衣饰雕饰简洁,与佛教石窟的雕塑风格有明显的差别。部分龛内,石窟顶部雕有莲花、龙凤等图案。

天龙山石窟景观始于南北朝时期。东魏时期,大丞相高欢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修建寺庙,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历史序幕。石窟寺分布于东西峰间的悬崖峭壁之上,共计有25窟,500余尊造像。其初凿于东魏,历北齐,在隋唐时期达到极盛。石窟平面大多是面宽、进深相等的方形,三壁三龛式洞窟占到了全部石窟的一半以上。石窟寺的雕造技法较之北魏有了很大的进步,是石窟这种外来艺术形式逐渐中国化的典型实例,尤其是用圆雕法雕出的佛像,以三度空间的方式来表现,既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色,又有中国传统雕刻所具有的清新韵律或线条,使雕像具有神态高雅、体态丰满、姿态优美的特征,世称“天龙山样式”,后来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本世纪20年代初,石窟遭到帝国主义的严重破坏,石窟中的大部分精品被盗运国外,散失在日本和欧美等国。位于石窟下方的圣寿寺,初名天龙寺,创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宋元时改今名,明代重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刹。此外,千佛洞、白龙祠、关帝庙、观音塔及柳子沟也都是天龙山的重要景观,古往今来流传有许多美妙的神话和传说。

在峰顶峭壁上共凿有8个洞窟: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0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龙山石窟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龙8条和双凤藻井、仙鹤等许多浮雕。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素静、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有的龛内两侧、前壁留有元代题记,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石窟的珍贵资料。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东分为三组,虚皇龛位于龙山之顶,洞内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两壁20尊诸虚皇道君神像;三清龛位于虚皇龛之下,龛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两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卧如龛位于三清龛东侧,洞中石台上雕披云子宋德芳卧像,神态自然,泰然安详,后有2侍者作肃立状,龛顶雕有4龙盘旋,乃为道教全真龙门派修道用气之法“玉龙盘体法”的写实性雕塑。自西向东巨石之间三天0师龛内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子张衡、孙张鲁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肃立状。其雕像形态、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征。玄真龛内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张子和为道教正一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态与三天0师像相同。无凿辩道龛内雕有披云子与其师弟-全、门人秦志安讲经论道的3尊石像,龛右侧小门有一持书童子侧面而立听道不忍离去的情景,极富生活情趣。龛壁有保存完好的赞颂披云子功绩的赞词和自赞诗的题记,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龙山石窟中最有游览和探古价值的是七真龛,也称玄门列祖龛。有9尊雕像,门侧各雕青龙、白虎、仙鹤、云龙,既象征神山仙境,又真实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讲经论道的情景。

特别提示

许多人会将太远郊区的龙山石窟和天龙山石窟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石窟。龙山石窟是道教石窟,而天龙山石窟为佛教石窟。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市区西南约20公里,039省道西侧)

交通

火车站北出站口乘308路公共汽车在“西镇”下车,下车后往北走100米,从路西“难老水泥厂”标志的一条小路上山,一路经过“龙山滑雪场”,不算太远就到山脚了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上一篇 窦大夫祠
上一篇 天龙山石窟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8750.html
晋源区周边景点
晋祠
晋祠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次子、晋国开国侯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侍女像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建筑。殿内,除圣母居中端坐外,旁有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蒙山位于开化沟内,主峰海拔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和避暑胜地,古开化寺、甘泉寺、北汉皇帝刘知远避暑宫等曾有辉煌的历史。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高遏云天,气势非凡。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早于乐山大佛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目前,虽佛身清晰,但蒙山大佛头像已毁,佛身残破,蒙山大佛正在蒙难!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圣母殿
圣母殿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点:大殿前的廊柱上有8条木雕蟠龙,造型精巧,是宋代木雕中的精品,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雕蟠龙。殿内还有著名的侍女像,形象生动、神情自然。这43尊造于宋代的塑像,是晋祠文物中的珍品。:经过鱼沼飞梁继续向前走,就到了圣母殿,这里是晋祠的主殿。该殿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大殿是一座正方形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内看不到一根承重的明柱,从面使殿内的空间增大了不少,这种奇特的构筑颇为罕见。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公园晋祠博物馆内交通圣母殿位于太原市市内乘公交301路、302路、308路、804路、848路、856路到晋祠公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农之窗农业主题博览园
晋农之窗农业主题博览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山西晋农之窗农业博览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我省唯一一家集农业和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企业,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旅游购物推荐单位”、“AAAAA级旅游购物中心”、“山西特色农产品(太原)展示直销中心”、“山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重点农业化龙头企业”。成立至今,共接待中外游客480余万人次,在推广山西特色农产品、推动山西以农促旅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晋农之窗农业文化主题博览园总占地面积18亩,一层为我省的“天天农博会”会展中心,汇集我省11个地市的名优特产、手工艺品、小杂粮、字画、文创等两千多种商品;二层为我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