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蒙山大佛、圣母殿、晋祠、晋农之窗农业主题博览园、漫山阁、晋祠龙山滑雪场、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柏唐槐、鱼沼飞梁、献殿、童子寺遗址、东街村秦氏民宅、晋祠公园、奉圣祠、《晋祠铭》碑、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晋阳堡惨案遗址、店头古堡,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蒙山位于开化沟内,主峰海拔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和避暑胜地,古开化寺、甘泉寺、北汉皇帝刘知远避暑宫等曾有辉煌的历史。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高遏云天,气势非凡。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早于乐山大佛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目前,虽佛身清晰,但蒙山大佛头像已毁,佛身残破,蒙山大佛正在蒙难!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圣母殿
圣母殿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点:大殿前的廊柱上有8条木雕蟠龙,造型精巧,是宋代木雕中的精品,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雕蟠龙。殿内还有著名的侍女像,形象生动、神情自然。这43尊造于宋代的塑像,是晋祠文物中的珍品。:经过鱼沼飞梁继续向前走,就到了圣母殿,这里是晋祠的主殿。该殿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大殿是一座正方形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内看不到一根承重的明柱,从面使殿内的空间增大了不少,这种奇特的构筑颇为罕见。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公园晋祠博物馆内交通圣母殿位于太原市市内乘公交301路、302路、308路、804路、848路、856路到晋祠公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祠
晋祠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次子、晋国开国侯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侍女像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建筑。殿内,除圣母居中端坐外,旁有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农之窗农业主题博览园
晋农之窗农业主题博览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山西晋农之窗农业博览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我省唯一一家集农业和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企业,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旅游购物推荐单位”、“AAAAA级旅游购物中心”、“山西特色农产品(太原)展示直销中心”、“山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重点农业化龙头企业”。成立至今,共接待中外游客480余万人次,在推广山西特色农产品、推动山西以农促旅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晋农之窗农业文化主题博览园总占地面积18亩,一层为我省的“天天农博会”会展中心,汇集我省11个地市的名优特产、手工艺品、小杂粮、字画、文创等两千多种商品;二层为我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漫山阁
漫山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弥勒阁。北汉时已有弥勒大阁,明正德初年(公元1505年)又建高阁,以护石佛,现存大阁为1986年重建。阁倚壁而立,三层四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壮观。阁内造像分上下两层。上层坐佛一尊,高八米,足踏莲花,头顶苍天,比例和谐,衣纹流畅,容貌端庄。下层中间立十一面观音、文殊、普贤各骑青狮、白象分其左右,造型精美,技巧娴熟,为唐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漫山阁又为天龙八景之一“佛阁停云”,古人有诗曰:“高阁灵虚拥碧云,烟林万壑望中分。乘风直上三千界,长啸犹夷帝阕间。”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祠龙山滑雪场
晋祠龙山滑雪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龙山滑雪场为文化旅游景点。太原市晋祠龙山滑雪场位于龙山风景名胜区内,与晋祠风景区及天龙山风景区一起构成了颇具魅力的精品旅游线路。春季: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夏季:屏峰黛力,松柏成荫,气候凉爽。秋季:满山林密叶茂,红叶遍山,景色宜人。冬季:银装素裹,空气清新。是距太原市最近的一家大型旅游滑雪场,自驾车者仅15分钟车程,就能转换角色,游走于城市与大自然的浪漫交替。滑雪场造雪面积为1.8万平方米,另有1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服务设施,雪场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中国人体质特点设计的初、中、高级雪道依山而建,总长度达500余米。使初、中级以上水平的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原市境内,批建于1992年,总面积26766.9公顷,园内植物生长茂密,共有各种植物66科169属213种,各种动物55科197种,森林覆盖率达70%。天龙圣寿寺建于北齐元年,分布着大小石窟25窟,现存大小石佛500余尊,浮雕、画像1144幅,包含了南北朝、东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天龙石窟比云冈,塑制较精名稍隐。海盗劫取佛像首,廿一窟无一完整。悬崖瞻视难上下,矮松如龙凤凄紧。古迹修复新余事,记取此时游者影。天龙山,又名方山,是吕梁山脉的分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海拔1700米。天龙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周柏唐槐
周柏唐槐

: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28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0.8公里。面积74.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晋祠、索村、东院、长巷、南大寺、北大寺、花塔、赤桥、西镇、杨家村、小站、小站营、王郭、南张村、新庄、东庄、东庄营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

看点:晋祠的这座鱼沼飞梁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桥面呈十字型,把圣母殿和献殿连为一体,给人以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飞梁”之意,当在于此了。:位于圣母殿前,是我国现存古桥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桥梁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内类型:古迹桥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开放时间:晋祠开放时间:旺季4月-10月:8:00-18:00;淡季11月-次年3月:8:30-17: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晋祠景区门票内晋祠镇: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献殿
献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献殿至今仍在使用,每逢重大节日,这里便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献殿位于晋祠内鱼沼飞梁的前面。这座大殿原来是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金在定八年(1168年)创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地址:太原市晋源区039省道(晋祠路)悬瓮山麓晋祠公园内。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4月-10月8:00-18:00;11月-次年3月8:30-17: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晋祠景区门票内。晋祠门票:旺季95元,淡季75元。晋祠镇:太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童子寺遗址
童子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童子寺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晋源区西镇村西北处龙山上童子寺是北朝至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金天辅元年(1117年)毁于兵火,明正德初年(1506年)重建,清嘉庆以后废弃。童子寺初创时期,寺院与供禅修的石窟构成一个整体,即前寺后窟的山地寺院模式。童子寺遗址坐西朝东,2002年至今曾多次发掘,揭露了整个寺院平面布局,分为南北二个部分:北部为佛阁区,南部为寺院区,寺院西面和北面为自然山体,崖壁上开凿有5个石窟。北部佛阁区为北齐创建,坐西朝东,包括佛阁与前廊、前廊北部建筑基址和南部形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东街村秦氏民宅
东街村秦氏民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街村秦氏民宅(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东街村东街村秦氏民宅创建于清朝末年,占地面积约4050平方米,坐西朝东,南北长75米,东西宽54米,由4座院落及偏院组成。1号院,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倒座、正房,两侧有一、二、三进院南北厢房均三间,院门位于东北角。正房砖砌台明高0.8米,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坡硬山顶,六檩无廊式,明间施卷棚顶抱厦,柱间有雀替,斗栱五踩双昂。一进院北厢房山墙上有砖雕影壁。2号院,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倒座、过厅、正房,两侧有一进院南北厢房各三间、二进院南北厢房各五间,院门位于东北角。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祠公园
晋祠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伏龙山是园内假山,山的半腰,嵌石题书“伏龙山”。山脚有石洞流水,水从石龙口中淌出,流入池中。池旁有两石刻罗汉,池中有石刻天女、麻姑,池边石虎饮水,状貌惟妙,情趣横生。公园中部有德隐斋。西北部有仙翁阁,又称红阁。因阁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此阁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一1505年),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修。还有北极阁,这座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建筑,古朴端庄,典雅不俗,底洞门有“古唐邨”题刻。陶然村别居一角,亭秀阁明。看点:晋祠公园东南部,是公园水乡。这里俗称南湖,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桥,桥上行人,桥下泛舟,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奉圣祠
奉圣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圣祠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在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为寺,今已残坏。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八角七级,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并绕以琉璃勾栏,可供凭倚,登塔远眺,晋汾景色尽收眼底。“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0.8公里。面积74.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晋祠、索村、东院、长巷、南大寺、北大寺、花塔、赤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祠铭》碑
《晋祠铭》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当年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1203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刻工洗炼,可谓行书楷模。这篇铭文提出了兴邦建国以政为德等“贞观之治”的政治思想。亭内还有诗人杜甫概括“晋祠铭”的碑刻:“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戒衣。”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地处太原西南,山中有北齐以来的许多石刻造像。原有北齐天保七年所建童子寺,金代被毁。现在部分小佛浮雕和一座燃灯石塔,塔高五点三米,塔基为六边形,上置浑圆灯座和六角形灯室,外有浮雕装饰,为我国现在最古老的石灯塔。在原石门寺遗址,也有石窟,其中刻有三米高的释迦牟尼坐像,顶上莲花和壁上飞天具有唐代风格。附近还有“昊天观”,虽已残破,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石窟共有八个洞窟,即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0师龛、七真龛及另外两处辩道龛。这些石窟内,共有石雕像四十多尊,至今尚保存完好。这些石雕风格朴实、庄重,衣饰雕饰简洁,与佛教石窟的雕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处的天龙山腰。天龙山,原名方山,海拔高达一千七百米。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北齐皇帝商欢的避暑宫。由于北齐时山下兴建了天龙寺,后人就习惯地称之为天龙山了。天龙寺,宋代易名为圣寿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庙被焚毁。一九八一年,搬迁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现已修葺一新。天龙山石窟,始凿于东山魏年间(公元534——550年),隋、唐统治者也继续在天龙山开凿大批石窟。天龙山石窟位于东西两峰悬崖半腰,这些石窟中,有东魏、北齐、隋、唐各代开凿的石窑二十七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间山径相通。天龙山石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晋源区姚村镇杜里坪村,占地面积276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太原城沦陷。同月,山西省第四专员公署任命赵向荣(中共党员)为太原县县长、任悟僧(中共党员)为清源县县长,深入敌后,到清太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两县合署办公。1938年1月,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杜里坪村正式成立,任悟僧任县长。同年6月,根据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奉“战动总会”指示,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由阎锡山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派人接管。1940年1月,根据晋西北文(水)交(城)中心县委和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署第八专署的指示,清太徐地区成立中共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阳堡惨案遗址
晋阳堡惨案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阳堡惨案遗址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晋阳堡村西北,分布面积约两千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的当天,守卫太原城的晋绥军有七十多人撤离到晋阳堡村附近时,与日军遭遇,因火力不支退至村西北龙天庙内,被日军包围缴械后全部用机枪射死。当天下午,日军又将晋阳堡村重重包围,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搜捕大-。日军在村东打谷场,将手无寸铁的农民宋富魁、郝变喜、宋四魁、郭二货等7人杀死。而后以窝藏抗日部队的罪名,将村中所有在家的男子26人抓住,押到村西头场院附近,用刺刀顶住群众的胸脯,杀害了宋满只、郝金全等22名群众。傍晚,日军又在村中放了一把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店头古堡
店头古堡

店头古堡位于太原以南的店头村,是护卫晋阳古都西大门的其中一个军事要塞和古代屯兵护卫太原城的战略要地之一,它倚蒙山山势递高而建。据考证,店头这座古老的屯兵之地,是隋唐所建,一直延续到公元979年,即宋太宗火烧水灌晋阳古城,灭北汉止。才逐渐由军事堡垒演变为村落。现在,店头村内现保存较完好的460间石碹窑洞,可谓各具特色,上下层可行走,互相串通,在每一处单元院落的窑洞和窑洞之间四通八达,显示出了作为古军事基地的隐蔽性、防御的坚固性和预备作战的灵活性。店头古堡是明代边堡遗存,是古晋阳城西大门的一处军事关隘和屯兵之地,数百年来已演变成民间村落,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