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日本神社旧址、福昌饭店旧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堂、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汪兴祖墓、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陈裕光旧居、姚南村明墓石刻、高淳周氏宗祠、水阳江水牮、洪保墓、魏家村土墩墓群、朝墩头遗址、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航空烈士公墓、中央医院旧址、孙中山旧居(中山楼)、南京熊式辉公馆旧址,江苏省南京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日本神社旧址
日本神社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神社旧址,位于中国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五台山体育中心东侧,原为侵华日军仿照日本东京--而建的南京神社,设计者为高见一郎,为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春兴工建筑,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年竣工。神社坐北面南,为砖木结构建筑,柱跗式台基、方形外廊柱、宽而矮的歇山顶、黑色瓦、杏黄色的墙壁、褐色的窗户,属于典型的日式和风风格建筑。正门及侧门两侧均有两只石狮子,保留完好。抗战胜利后,神社改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解放后归江苏省体育局(原江苏省体委)使用;神社附属建筑也逐渐被拆除,只剩下正殿和侧殿,现以列为江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福昌饭店旧址
福昌饭店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昌饭店系民国时期南京市最高饭店。福昌饭店是南京市著名的“老字号”饭店。1932年,由浙江著名富商丁福成兄弟出资,并与德国洋行合资在南京市新街口筹建,寓“福泽四海,昌隆四方”之意,故命名为“福昌饭店”。1935年建成后正式开业迎宾,后轰动南京。1945年以后,该建筑一度又作为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俱乐部使用。1952年,南京市政府接管了该建筑,并由市交际处负责管理。1966年,该建筑一度又改名为“胜利饭店”;1993年,该店恢复旧名,并由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撰店名,现代著名人士如黄炎培、华罗庚、溥仪、溥杰、杜聿明及卢森堡等,先后在此入住,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建康路朱雀路(今太平南路)口,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均为江浙资本家集资创建,合称“南四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时间在“南四行”中为最早。其总行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17年在南京开设下关办事处;1921年7月,改为南京分行;1933年4月10日,迁至建康路自建行屋营业;1937年11月27日,迁往武汉;1938年6月,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15日在建康路原址恢复营业;1952年10月歇业。该行主要经营存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南京白下路155号,白下路太平南路的交叉口西北侧,现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白下支行。该建筑建于1936年,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派建筑形式,墙体以耐火砖砌就,立面通体呈金黄色,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门厅设于道路转角处,上为钟楼,入门右转为通高的营业大厅,并以内廊联系上部房间,在地下层、一层和二层各设有一个库房。1921年南洋华侨集资在上海创立中南银行,1929年成立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抗日战争时期银行内迁,原址相继作为汪伪国民政府实业部和粮食部,1946年3月中南银行恢复营业,并经营至1952年10月。1960年曾用于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堂
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堂位于太平南路396号,是南京市基督教现存最早的一座大礼拜堂。建于1922年,原属圣公会,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主建筑大礼拜堂又叫(圣殿)为典型的欧洲乡村式教堂风格,高11米,通面阔八间34米,进深11檩13.47米,建筑面积485平方米。大礼拜堂东侧紧靠钟楼,钟楼总高18.2米。从1910年始,美籍传教士季盟济就在马府街、门帘桥(今太平南路)一带赁屋传教,1912年购置现址,1913年动工建造一座小礼拜堂,约可容纳一百人聚会,命名为圣保罗堂。1920年季盟济回美国时,有一位美国圣公会的信徒,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中央图书馆是民国政府教育部1933年正式开始筹备的国家级图书馆。1933年4月2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正式成立,蒋复璁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筹备处租赁了南京沙塘园民房为办公地点,1936年迁往珍珠河畔的成贤街48号院落内,这年9月1日,对外开放阅览室。1937年8月,因日军轰炸,筹备处奉命西迁重庆。准备“以身殉书”的蒋复璁亲自押运,一路上沿着长江流徙,每驻一地便设立办事处,开放阅览,俨然一所流浪的图书馆。1938年初,筹备处抵达重庆,随即开设参考阅览室。次年3月,又疏散到四川江津白沙镇,并在镇上设民众阅览室。1940年8月1日,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汪兴祖墓
汪兴祖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兴祖墓,位于南京市北郊中央门外2.5公里处的一小土山南麓。1970年10月由南京市博物馆发掘整理,为一长方形0-式券顶砖墓,墓上有封土,呈长条形土墩,长15米,东西宽10米,高约4米。墓室南北长8.39米,东西宽2.9米,高4.51米,分上下两层,每层又间隔成前后两室,下层为平顶式,高2.15米,宽2.9米,前室长4米,后室长3.9米,内部均仿木建筑结构,用砖、瓦作出柱、枋、斗拱等饰物;上层为券顶式,高2.36米,前后两室的长宽与下层相同,墓底不铺砖系黄土地。墓壁用砖叠砌成须弥座,须弥座上砌陶质柱础和圆形倚柱,倚柱之间联以额坊,上砌

江苏省南京市
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冬瓜市3号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上海路的西侧小山坡上,该建筑为一处独立院落的西式风格建筑,楼高三层,黄色水泥拉毛外墙,坐北朝南,墙内建有壁炉,人字形坡架,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现为古南都饭店经理办公室用房,保护状况较好。据查,该建筑原系张光析(此字有误,等作重查)在南京的私产,后转卖给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作为馆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陈裕光旧居
陈裕光旧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裕光旧居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解放后,该建筑曾为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等人所居。基本上保持着原有风貌,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陈裕光去世后,该建筑房产权归其子女所有。1995年7月12日,该房产捐赠爱德基金会所有。翌年,该建筑经过修整后,为爱德基金会使用。现保护状况较好。陈裕光,号景唐,1893年3月7日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宁波,随父迁家南京,1905年入南京汇文书院附中求学。1911年入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姚南村明墓石刻
姚南村明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南村明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姚南村。村北面。1958年发现。原墓规制颇大,墓前石刻有:享殿基石、龟趺、石碑、石坊、文臣、武将、石马、石虎、石羊、石狮、石望柱等。1982年整治。现存石羊二、石虎二、石麒麟二、石马二、文臣二、武将二,残缺部分已于1984年修整。原墓址祭殿屋基平台等历历可见,尚有一长50米、宽20米之荷花池遗迹。因神道被毁,墓主失考。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高淳周氏宗祠
高淳周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宗祠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三和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祠堂建筑原有三进,清时毁于兵火,现存的周氏宗祠仅一轩及后进,建筑高大,用料讲究,木雕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为清咸丰年间周氏族人筹建。砖墙周氏,为三国大将周瑜后裔。据《民国高淳县志》和《砖墙周氏宗谱》载,周瑜曾居住砖墙相国圩。周瑜死后,吴主孙权将周瑜长子周循招为驸马。周循在此筑城建府定居并取名周城(即砖墙)南宋时期,周氏二十八代周省三官至翰林大学士,其子周察被南宋理宗大贤公主招为驸马。淳祐年间,宋理宗赵昀降旨,为周察夫妇建造驸马府。周氏宗祠在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水阳江水牮
水阳江水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有着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阳江水牮(jiàn)。始建于明代的砖墙镇水阳江的护堤水牮数量多,规模大,保存好,被誉为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它们屹立在水中600多年,阻挡、分流洪水的侵袭,并于2011年升级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砖墙镇相国圩的水牮是在近年的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位于江苏高淳县与安徽宣城市接壤的水阳江东南大堤临水一侧,系为避免皖南山区洪水下泄直冲相国圩堤而构筑的护堤防洪水利设施。普查人员在上自水碧桥、下至大花滩约7公里的范围内发现9个用土石构筑的挡水之牮,它们均置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洪保墓
洪保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保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由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抢救性考古发掘了明代太监洪保墓,这位太监曾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洪保墓地处祖堂山南麓三阶台地的最上层,空间较为局促。因此,在最初的规划方案中,整个墓园保护区的面积只有1300平方米。根据专家论证会的建议,新方案中墓园的规划面积有所“扩容”,同时保留了墓穴原有中轴作为墓园的空间轴线,尽可能维持了原有墓穴的空间感。洪保墓园利用所处台地的高低落差,设计出三层“观光台”——从下至上依次是入口广场、墓道入口平台和观览平台,形成不同空间层次的游览空间。底层的入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魏家村土墩墓群
魏家村土墩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村土墩墓群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时代为西周—春秋。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朝墩头遗址
朝墩头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墩头遗址位于高淳县固城湖东约3公里,南距胥溪河2公里。遗址呈台形,1989年发现,现存面积约l万平方米。当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墓葬17座,灰坑8个,出土可复原的遗物近500件。遗址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包含新石器时代和周代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经历了早、晚两个时期。早期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有鸭嘴形足鼎、壶、圈足豆等,还有石斧、石锛、石铲及玉雕饰品,时代相当于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并延续至良渚文化中期。晚期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有扁足罐形绳纹鼎、束腰袋足甗、浅盘高柄豆等,时代相当于河南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
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江东门北街33号。该电台原先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国民党领袖深感“主义急于灌输,宣传刻不容缓”。1928年2月,陈果夫等人提议设立广播电台,获得通过。1928年8月1日开始播音,是国民党主要宣传工具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建立的现代通讯工具,其规模和功率当时被称为“东亚第一、世界第三”。电台的首任主任是徐恩曾,第二任主任是吴道一。2011年12月2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结果,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入选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航空烈士公墓
航空烈士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航空烈士公墓,最早建于1932年,是由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为纪念所属在北伐以及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而兴建的。1931年8月,航空署署长黄秉衡呈请在南京东郊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附近修建航空烈士公墓,当时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考虑到紫金山南麓,难以辟出空地,便在紫金山的北麓王家湾附近辟出50亩地,作为航空公墓的墓地。航空烈士公墓的原始设计方案由金陵大学建筑系的邱德孝教授设计。于1932年动工,总造价达2.6万元,由航空署改组的航空委员会和从社会募捐提供,蒋介石为此捐款3000元。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于同年8月建成。公墓的主要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中央医院旧址
中央医院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央医院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05号。南邻中山东路,东邻黄埔路,现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探视接待处。中央医院是建筑大师杨廷宝早年的一大杰作,它是30年代“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91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它评为近代优秀建筑。中央医院的前身是1929年1月筹建的中央模范军医院,它是国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刘瑞恒奉蒋介石之命而建的,主要收容伤病员,兼便市民就诊。院址在中山东路黄埔路口。当时征地产50亩,购置活动木屋13座及X线机等医疗器械,设置临时床位300张,1929年10月1日开诊。1930年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将中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位于汉口路9号(南京大学南苑)。中山楼是一幢西式风格的别墅,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该建筑高为两层,上有老虎窗,坐北朝南,灰色墙面,红色屋顶,砖混结构。一楼有柱式外置门廊,二楼有简易阳台,房顶有三个并排而立的老虎窗,其外表为红色。孙中山自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来,致力于继续推进革命。然而,阻力重重。一是帝国主义国家压迫临时政府,拒绝承认临时政府;二是袁世凯诱胁兼施,在清朝和临时政府之间居中渔利,居于操纵整个局势的地位;三是临时政府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与袁世凯相呼应,从内部破坏革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南京熊式辉公馆旧址
南京熊式辉公馆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士辉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40号。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坐北朝南,红色瓦面,黄色拉毛外墙,假3层,西洋别墅式风格建筑,共有两幢。目前,该建筑为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园用房,2006年列为南京市文保单位,目前保护状况良好。熊式辉谱名西广,字天翼,别署雪松主人,(1893.5—1974.1),安义县万埠镇鸭咀垅村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1920年受孙中山选派赴日留学,1924年毕业)。清末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淞沪警备司令,南昌行营参谋长,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赴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东北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