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三国新城遗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三国遗址公园、蜀山烈士陵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卫立煌故居、大城头遗址、众兴马政寺、李克农故居(陈列馆)、冯玉祥故居、汤池果树窑址、中庙、袁术古堆墓、武王墩古墓、吴复墓石刻、何瑊墓、孝子墩古墓、龙城遗址,安徽省合肥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三国合肥新城遗址,在合肥市西15公里鸡鸣山东麓。是三国时期魏、吴争霸的遗址之一。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筑新城以抵抗吴-队。吴大帝孙权于嘉禾二年(233)率十万大军围攻,未能攻下。据《三国志》载:“是岁,(孙)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还。”次年,夏五月,“(孙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也没有攻下。在合肥东南的巢湖,更是魏、吴连年争夺的军事要地,后人常用作典故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就是曹操在巢湖口儒须坞望见吴水军军容整肃后说的。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国后,废此城。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历史文化名园,位于合肥市北城卧龙山自然生态风景区(合淮路与绕城高速交汇处向北1.5公里处),总占地面积3500亩,是以文化、欢乐、旅游、休闲为主基调,涵盖文化、旅游、休闲、购物、演艺、酒店、培训、会展、养生、度假等多业共生模式,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青少年体验教育活动基地。园区的核心项目有16个,包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中国传统与民间工艺遗产园、中国园艺及徽派盆景文化遗产园、国际性非物质遗产学术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合肥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渡江一战定中华。1949年3月20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机关在曾希圣、李伏仇的建议和安排下,陆续进驻瑶岗村,27日邓、陈-由蚌埠乘火车进至合肥,当晚在洪家花园为南下干部培训班学员作动员报告,28日一早乘车赶到总前委,华东局瑶岗驻地指挥部。-在这里亲自撰写《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自1949年3月20日至4月27日早,总前委、华东局整整在瑶岗驻了38天。-、-、陈毅、粟裕、谭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公家乡”之称。合肥在城市发展中,大多数时段都比较沉寂,唯一持续闪光、处于中国历史上地位最显赫、最重要的时期,就是三国时代!据《三国志》记载:青龙元年(233),魏明帝曹睿采纳征东将军满宠建议,在合肥西三十里建立新城屯兵抗吴。孙吴曾于公元233年、234年、253年等多次围攻,均兵败而归。历经1800年风雨沧桑,三国合肥新城遗址至今犹存,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之一。在遗址基础上建成的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占地530亩,位于
蜀山烈士陵园位于合肥西郊风景区大蜀山东麓,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1990年5月,蜀山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蜀山烈士陵园也是合肥市旅游景点之一。蜀山烈士陵园的前身为安徽省烈士公园,始建于1955年。1976年3月,为了突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用,从原安徽省烈士公园中分离出一部分,成立合肥蜀山烈士陵园。蜀山烈士陵园现由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大蜀山革命公墓、悼念广场、烈士纪念碑等部分组成。安徽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642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如画,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松元村:松
卫立煌故居在淝河镇卫乡村河口村民组,只剩下三间门楼的卫立煌旧宅孤独地矗立着,宅子的造型、风格和久远的沧桑在周围房屋的掩映下,显得格格不入。这座老宅的主人是卫立煌的侄子,66岁的卫道询老人。据卫道询介绍,他已在这里守护了几十年,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家族的皈依感和精神上的依附。每当有陌生人过来,卫道询总是很热情地介绍着老宅的往事。关于这座老宅的准确年龄,卫老也不大清楚。他听父亲卫立涛说过,伯父卫立煌就是在这座房子里出生的,那是1897年2月16日(光绪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十五)。卫立煌15岁那年,离开家参加辛亥革命,以后就很少回来过。不久,
大城头遗址,一称“皇城”。在肥东县阚集乡大程村。为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遗址。形似一圆墩台,长100米,宽80米,高出地面2-3米。经考察,遗址文化层深达3米,除表土50-6O厘米受损严重外,其下皆保存完好,已采集有大量标本,如石斧、石镞、蚌刀、陶纺轮、鼎、罐、鬲、盆,以及陶片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政寺地处肥东县众兴乡华光村,距县城店埠22公里、合肥市区21公里;庙寺占地80亩,西临长丰县三十头乡,背靠众兴水库,海拔51.9米。登寺眺望,众兴水库宛如碧玉,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据乡人传述为凤凰宝地。古为东西南北交汇地,往山东、河南、上海的必经之路,寺内常年栽植花木、樟树、桂花,四季常青,冬暖夏凉,适宜人居,吸引僧人、居士来此定居,是旅游观光避暑的胜地,极具开发价值。马政寺由来久矣,相传始建于明初,为纪念朱元璋之妻马政娘娘放粮赈灾,而在此立寺奉祀。时事变迁,沧海桑田而失祀,经访原主持僧韩小斋口叙,刘铭传曾令部下首令重建此寺,塑像佰尊
李克农(1899年-1962年),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是我党我军情报和保卫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99年,为纪念李克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将军故乡烔炀镇中李村修缮恢复故居,并建设将军生平事迹展览馆,同时,征集文物和图片资料陈列布展。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对其进行扩建。目前,李克农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余件。2003年,授予“安徽省-教育基地”。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
冯玉祥旧居位于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为1936年—1937年冯玉祥两次回乡时的住所。主体建筑共有5幢22间房屋,有1936年冯玉祥回乡时的起居室(出资翻修的祖先老房)和添建的议事厅及侍卫室等。青砖小瓦木梁结构,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江淮之间典型的民居建筑。室内陈列有毛泽东、朱德题赠的挽帐,周恩来题写的祝寿词及冯玉祥生平事迹照片、手迹、遗物等。冯玉祥(1882年—1948年),字焕章,出生在河北青县,祖籍巢县(巢湖市居巢区)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民主斗士,中国共产党的挚友。12岁从军,由士兵升副目、哨长、队官、营长
汤池果树窑址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河西村民组。窑址座落在虎尾山,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该窑烧制的器物,以黑釉为主,釉色明亮细腻,器物在庐江、舒城、枞阳、巢湖等地唐宋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窑址座落在虎尾山,分南、北两座,两山之间有一条大道,两山麓有窑门、窑砖、窑灶、窑具,堆积大量器物残片,堆积层离地表20至40公分不等,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两山之间以及附近不仅经常挖到本地窑厂烧制的器物残片,还能见完整的柱子、钵子、壶、碗、盂、杯等。该窑烧制的器物,以黑釉为主,釉色明亮细腻,器物在庐江、舒城、枞阳、巢湖等地唐宋时期墓葬
中庙又名圣姥庙、忠庙,距巢湖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时庙有“杰阁,有拜殿,有亭,有栏榭”。光绪十五年李鸿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后3殿,70余间,后殿藏经阁3层,窗开八面,四角飞檐,角角系铃。中庙坐落在五大淡水湖,巢湖北岸延
袁术古堆墓,俗称袁氏孤堆,东汉墓葬。占地2756平方米,高7.5米。墓脚下有多座小坟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仲家皇帝。人称伪帝。汉司空袁逢之子,袁绍从弟。曾任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前将军。董卓进京专权,袁术攻击南阳,自荐为南阳太守。后与兄长袁绍闹矛盾,北结幽州公孙瓒,遭袁绍、曹操夹击。袁术抵挡不住,率众袭击九江,自封扬州刺史。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仲家皇帝,国号仲家,肆意搜刮民财,采选后宫,骄奢淫逸,把江淮一带弄得残破不堪。建安四年(199年)被曹操部下刘备所破,在投奔袁谭的途中病死。袁术出身豪门,
武王墩古墓,战国时代墓葬。占地5840平方米,高16米。墓脚下曾发现车马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王(约前1087年至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华夏杰出领袖,汉族,姬姓,名发,谥号武王,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0年文王死,他继承王位。姬发继承其父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姬发抓住时机,观兵孟津,大会八百诸侯。两年后时机成熟,姬发亲率大军伐商。牧野大战之后,商军全线
介绍吴复墓石刻,在肥东县萧纡乡享堂任村。吴复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以功封安陆侯,追封黔国公,谕葬。墓面向太湖,背靠高岗。神道旁南北对立一组圆雕石刻。自东向西排列翁仲、狮、羊、马、华表各一对,均整块花岗石雕成。翁仲高2.4米,柱剑挺立,威严肃穆。工艺为镂空与浮雕结合,简繁相宜。马小耳,长鬃,背面浮雕连枝花,腹下镂空;左侧雕驭手,戴圆顶帽,着长皂服,穿布云鞋。驭手和马由整块巨石雕成。神道西有龟形碑座,碑文为大学士刘三吾铭,惜碑已失。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合肥市
何瑊墓位于庐江县白湖镇陶冲村,何瑊原名韩瑊,是韩厘王次子,韩桓惠王弟,秦朝时因故改姓为何,为何姓始祖。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氏源于韩氏,韩氏又源姬氏,是周武王姬发次子唐叔虞后裔,传至韩虞(即韩景侯)与赵氏、魏氏将晋国一分为三,直至宣惠王(八十世)正式称王。与齐、楚、燕、赵、魏、秦并称战国七雄。庐江何氏始祖埋(何)瑊(第五十一世)是韩厘王次子韩桓惠王弟,韩王安叔父,瑊祖尊励且贤是韩国的公族大夫,与韩非冈秉同政。因归谏韩王安不要朝秦,韩王安不听,瑊祖退居韩原。至韩王安被秦掳韩国灭亡,瑊祖被迫携妣姜氏
孝子墩古墓位于长丰县土山乡桃山村罗塘村孝子墩古墓是吏部尚书李天清朝康熙年间馥为母守孝的大墩子。墓距地面约2米。现有零星裸露于地面上的十多具石像生,是长丰乃至合肥地区所罕见。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40米。
龙城遗址,在肥东县龙城乡龙城村。为江淮地区商周村落遗址和秦汉浚道县城址。遗址东、西、北三面有3-4米高的土垄,勘查有夯土层,为旧城墙倒塌后所形成。南面仍可识辨城垣旧址。城垣长600米,宽420米。旧城址内有汉代断砖、碎瓦、残陶片,以及具有商周时期特征的遗物。旧城址外几座村庄多有古墓群,曾发现汉至南北朝时期石室、砖室墓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