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独山革命旧址群、铜锣寨、霍邱县烈士陵园、霍山文庙、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程端中墓、廖磊墓、霍邱圆觉寺、金寨三官庙、海螺寺、汤家汇接善寺、狮山中学玉玺楼、六安双塔、霍山文峰塔、双墩汉墓、头灵寺、黄莲寺、六安云峰寺、皋陶墓、史可法衣冠墓,安徽省六安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独山革命旧址群
独山革命旧址群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独山革命旧址群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距六安市区(六安火车站)40公里,是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重要节点。核心景区内主要有9处革命旧址、1处六霍起义纪念馆、1处革命纪念塔以及龙井沟景区,其中9处革命旧址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苏维埃俱乐部、独山-指挥部、经济合作社、列宁小学、苏维埃政府、赤卫军指挥部、革命法庭、0及少共县委、政治保卫局),分布在西街、中街两条老街上,自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些革命旧址都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初年的古建筑。是皖西徽派建筑的典型代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铜锣寨
铜锣寨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锣寨位于霍山县城西南68公里处。据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铜锣寨自白马尖蜿蜒而来,一峰耸峙,下有松尖谒驾崖。明末张献忠入寇,居人避其上,贼至鸣锣号召,秉去,耒出耕,故以铜锣名”。铜锣寨始建于明代,山寨孤峰耸起,主峰海拔1096米,峭拔险峻,松奇石怪,有姐妹松、天伦松、石托迎客松和南天门石、情侣石、神象戏水石等景点,寨下有沐浴温泉。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享有“江北小黄山”之美誉。常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壮美的风景区,都是山水相映。山无水无韵,水无山无趣,靓丽幽美的铜锣湖,被游客亲切誉为“山寨西子”。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
霍邱县烈士陵园
霍邱县烈士陵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霍邱县是鄂豫皖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4年就有党的地下组织活动,1926年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1930年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霍邱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有2700多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并涌现出陶勇、杨国夫等12位共和国将军。1964年,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来霍邱视察,回忆起霍邱革命斗争史,认为应建一座纪念塔,以慰先烈英灵,教育子孙后代,当年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征地25亩,兴建烈士塔,到1965年竣工。烈士塔座落在霍邱县城东郊,东湖路东端。塔底周长49米,高21米,塔顶有五角红星,塔身正面镌刻着-元帅亲笔题写的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霍山文庙
霍山文庙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山文庙,前称圣庙,亦称圣宫、孔庙、夫子庙,位于霍山县城关镇文盛街中段,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占地面积约4027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52平方米。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又称圣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大殿后为崇圣祠、明伦堂,左后为藏经阁;殿左为东庑,右为西庑;殿前为戟门,戟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共45间均为小瓦、砖、石、木结构,现保存基本完整,整个建筑群古朴典雅,端庄宏伟,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霍山文庙为本县明、清以来,尊孔祭孔的场所。也是其时“法先圣先师”“重道隆儒”“兴化起教”供生员肄业的教育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别山烈士纪念园位于六安市中心九墩塘畔,原名“皖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是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民政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由市政府投资5500万元对园区进行了全面整修,占地面积85亩,四面环水,由4座桥梁与闹市连接。步入纪念园,犹如走进生态园,雪松傲立,翠柏长青,鲜花盛开,四季如春。烈士塔、许继慎将军塑像、主体雕塑、纪念石刻等纪念设施掩映其中,浩气凛然,雄伟壮观。悼念广场和护花墙宽敞、连贯,错落有致。整个园区既是瞻仰先烈、启迪后人的传统教育基地,又是思想和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学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程端中墓
程端中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金寨县长岭乡撞畈村境内,系南宋朝廷为表彰忠烈程端中所敕建。墓高2.5米,长5米,条石结构。居中竖有白色石碑,高1.8米,阔0.7米,上刻有“宋伊川夫子长子六安知军端中谥忠烈程公之墓”,并署有“皇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岁次丁卯六英霍合族重建”字样。墓前陈设有石柱净瓶香炉等石器。墓左即是忠烈祠。程端中,南宋时期人,祖籍中山博野,宋太宗因为其家世功勋显重,赐第京师,程端中是程羽的曾孙,程向的孙子,程颐儿子,年少时,聪明过人有非凡的见识,笃信好学,博通经史,父亲和伯父都十分喜爱他,宋哲宗中举士开始时官职不详,靖康末年,随宋高宗南渡,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廖磊墓
廖磊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金寨县槐树湾乡响山寺后山。廖磊,字燕农,号伯符,1890年2月生于广西陆川县一世代农民家庭。1937年10月升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淞沪八一三抗日战役。1938年10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豫鄂皖边区游击兵团总指挥。1939年10月23日因脑溢血猝死于立煌县金家寨,终年仅50岁。廖磊逝世后,停柩响山寺。其墓为穹窿形,所需石材均由廖磊所部第七军从七军军部驻地六安县独山开凿块石运至响山寺。墓前树有华表,刻有手书挽联。正面挽联为蒋中正行楷,北面挽联系于左任草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墓碑是“豫鄂皖游击总司令陆军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霍邱圆觉寺
霍邱圆觉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邱圆觉寺位于霍邱县西北40公里的临水镇临水山顶,为凤阳大龙兴寺下院,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敕修,传说中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在霍邱圆觉寺当和尚。原有寺字97间、明末焚毁,清重修,现存房屋11间,今为临水粮站站址,占地3.15亩,院中有古银杏树一棵,1985年8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金寨三官庙
金寨三官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于金寨县花石乡云台山上,建于后唐庄宗二年,屡经兵燹。自建以来,代有修葺。现有建筑重建于2002年5月,为砖瓦木石结构,前殿供有牛王、药王、观音神像,中殿供送子娘娘,上殿供天官、地官、火官。从下殿至上殿,途经中殿右侧,有一石阶,由99块半石条砌成。花石乡:花石乡位于金寨的中部,总面积132.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耕地8000余亩,山场15万亩,全乡辖12个行政村,148个村民组,总人口1.5万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于乡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亮点。全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了“常抓桑栗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海螺寺
海螺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螺寺位于金寨县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不远处大峡谷内,金寨县沙河乡横河、祝畈、老湾3村交界处的海螺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后属县境内双河道观的一个分支,经金寨县宗教局批准与响山寺一起开放,该道现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当地进步组织和0人活动聚会的重要场所,其神奇的传说和自然景观至今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安徽银杏王座落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千佳村”的楼房村,正处于周维炯故居旁边,被安徽省林业厅以周蜀生为首的专家组多方对比考证,命名为“安徽银杏王”。另外,沙河乡境内还有花娘寨、黄石寨、牛山河古桥、滴水岩瀑布、龙潭河峡谷、青鱼庙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汤家汇接善寺
汤家汇接善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小街。寺院后东南两边各有两条山岭。南边一条长300余米,北倚汤汇大河,河似“鲢鱼”,故曰“鲢鱼山”。唐代名将郭子仪四子郭金五平叛乱,战死于大别山,后葬于该山山南,现仍存坟一座,碑一块。东边一条长600米,弯弯曲曲,肖似民间花鼓灯之滚龙,它与另外八条山岭同向鲢鱼山南一小山包,神似九龙朝拜,人们戏称为“九龙戏珠”,因而此山被取名为“九龙山”。据史料记载,该寺建于明初。相传,当时鲢鱼山下梅溪镇为商南商贾云集之地,因汤姓居多,改名为汤家汇。后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三袭河南,该庵被毁。清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由地方名士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狮山中学玉玺楼
狮山中学玉玺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中学(今名上土市中学)创建于民国14年(1925),是霍山县最早创办的一所正规中学,原名霍山县立西镇初级中学,位于上土市狮山南麓,故习惯称之为狮山中学。学校背倚巍峨耸秀的狮山,东临源远流长的漫水河,水秀山青,环境幽美,是个理想的教育园地。老校舍建于民国11年(1922),楼房系砖木结构,共38间,造型古朴宏伟,转楼拥抱主楼,池台亭榭相映,堪称山区的大建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复校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现占地面积约百亩,分教学区与-区,两区间隔着千余平方米的体育广场,有“一、二、九”路相连接。道路两旁的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
六安双塔
六安双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安城内,一北一南巍然屹立着两座古塔,它是古老的六安城的标志和象征,人们通常称之为南、北门锥子。南门锥子在南大街西侧,旧观音寺内,又叫观音寺塔。北门锥子在北外街东侧旧多宝庵庙内,又叫多宝庵塔。提起“双塔”,老年人就津津乐道:“六安是个‘船’地,古城是一只大船,南北两座宝塔,就如‘船’的两根桅杆,‘水涨船高’。六安城虽然紧靠老淠河,但从未被淹过。”多宝庵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原为九级现存七级,残高21.6米。基层每边宽4.4,高3.9米。以上各级宽、高逐级缩小呈角锥形。观音寺塔共九级,残高27米,上一座平面六角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霍山文峰塔
霍山文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又名南塔,位于霍山县城东南约一公里,是霍山县境内仅有的一座古塔。塔身矗立在幽芳河畔,螺蛳台的阜顶上,是该地带的最高点。四周空旷,视野开阔,极目环眺,方园胜景,尽收眼底,诚然一塔巍巍,远衬山城之秀。昔曾有记胜诗句云::“青溪曲曲抱螺台,白塔红桥画障开;南去渐知龙井逼,活云飞出石门来”。(龙井、石门均地名)据光绪《霍山县志》记载:“螺蛳台上有旧塔,后邑令某泥形家言毁之。道光二年知县朱士达重建。”何以名“文峰”?《文峰塔记》介绍云:“因学宫与书院名之也”。故不同于一般佛塔,而是“人杰原于地灵,欲启人文,宜培地脉”,实为“风水攸关,表镇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
双墩汉墓
双墩汉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墩汉墓位于开发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而考古人员还从陪葬墓现场遗留中发现了盗掘器皿和工具,经过盗墓工具的分析证明车马坑曾在唐代被盗。这是安徽境内第一次发现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古墓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发掘工作从2006年3月开始。10月,一号墓葬封土发掘结束,露出墓口。10月中旬发现木椁墓室和外藏室,并发现了“黄肠题凑”木结构,确定了墓主“王”的身份。铭文对应“六安王”刘庆。在出土的诸多精美随葬物中,有铜器、玉器、漆器、木器等,而且不少漆木器贴有精美的金箔或银箔质的飞禽走兽图案,光洁温润。而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头灵寺
头灵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头灵寺位于金寨汤家汇镇木山村头灵尖山顶,1997年开始重建,以奇著称于世。头灵尖四周皆峭壁,似刀削。上山只有经木山村攀至寺后,再转向寺门;上至庙后近500米处,山势突起,似春笋挺拔,需仰视才见寺房。站在头灵尖上极目远眺,四周群峦起伏,细心观察,酷似一朵莲花,东南峭尖群峰,西部佛山诸岭,北方金刚台,东北大峰尖,东部笔架山、悬剑山;群山连绵,四周呵护,宛如莲瓣,精心守护着中间的莲心——头灵尖。峭尖余脉经过一波又一波的喘息后,在此突然拱起头灵尖,大地创造了一个奇迹,给世人带来了一个惊喜。麻河及其上游支流犹如玉带,从头灵尖西南顺时针缠绕,直至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黄莲寺
黄莲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莲寺,位于六安市城西南二十公里的皖西名镇苏家埠。该寺始建于北魏,据寺内原有碑文记载,寺庙原名为“古林禅院”。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下诏全国重建寺庙,有尉迟恭监造,该寺也在重建之列。传说重建竣工之际,庙前池塘绽开无数黄色金莲,此情上奏朝廷,太宗称之为盛世奇观,遂赐名“黄莲寺”。据《同治六安州志》记载:“黄莲寺州西四十里,前有池旧产莲色如金故名。明嘉靖七年重修得断碑载建炎年号。黄湖诗曰:春寺随山泊,寻幽独露矶。晚阴重散步,佳胜感斜晖。后圮康熙三年僧绪祯,慧巧募修,五十八年僧镇玉重修华整。”历史上的“黄莲寺”,曾有前殿、中殿、后殿及东西两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六安云峰寺
六安云峰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六安市区南56公里处的东河口镇大华山,地处舒城、霍山、六安三县交界处。大华山自然风光优美,禅寺、古枫、圣泉、奇石依山取势,曲径辗转迂回,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春天,山花烂温,处处锦绣;夏天,云天飘渺,蓊郁清凉;秋天,层林尽染,晕赭流丹;冬天,玉树琼枝,瑶风素裹。此处仙境山清水秀,翠柏苍松,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形成特有的佛国景观。景区内有千亩竹海、古矿泉井和多株70多米高的古枫树,集自然风光、佛教道场于一体,誉为“江北九华”。大华山云峰寺始建于唐代,相传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古新罗国(今韩国)太子金乔觉西渡中国学经修行,首选六安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皋陶墓
皋陶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皋陶墓位于安徽六安城东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侧15米处,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故六安有皋城之称。皋陶墓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平面直径4米,上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古皋陶墓”碑刻一块,碑高1.82米,宽0.92米。1981年公布为六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皋陶(gáo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史可法衣冠墓
史可法衣冠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可法衣冠墓位于三十铺镇枣树乡史词村鼓路塘。明崇须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1637一1639),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广、江西邻近诸州、县,驻节六安州,与当时世居六安东乡的史姓有交往,追溯先祖原是同根,遂将可法分支归入六安史姓族谱系。史可法壮烈殉国后,史姓将其所遗帽、靴葬此,并在史氏宗词东宅建立“忠烈词”。史可法(公元1602-1645年),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637-1639年(明崇祯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