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商丘古城、燧皇陵、日月湖生态旅游景区、商丘崇法寺塔、僖山画像石墓、皇沟酒古窖池、费侯亭遗址、大张庄清真寺、洪林寺、睢州故城、清凉山遗址、栗城故址、三里堌堆遗址、枣冢庙、侯氏故居、马头遗址、睢县吕祖庙、蔡楼遗址、永城黑堌堆遗址、鲁雨亭故居,河南省商丘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故事,这段神奇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商丘古城。说起美丽的商丘古城,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在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近五百年的历史了,“商丘”“睢阳”“宋国”“南京”“归德府”这些商丘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名称,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悠久辉煌的历史。商丘古城,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又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重点旅游景区之一,是陇海和京九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商丘古城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撂城三大特点,全城外
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园,是上古时期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园,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处。据《归德府志》、《韩非子》、《左传》、《三皇五帝时代》等典籍记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据专家考证,燧人氏为天下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观天象,确立了中华第一姓——“风姓”,研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历法,确立了商丘为天地之中,在商丘建立了中华第一都。由于他贡献巨大,被后人尊为“天皇”,位列“三皇”之首。燧皇陵历经多次修复、扩建,占地440多亩,皇陵墓冢呈方锥型,长、宽各82米,高13.9米,前面延伸有神道,两侧有龙凤麒麟等石像生,周围有
日月湖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起源于对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属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是永城市委市政府创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而打造的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它地处永城市新城区、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之间,总规划面积为2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6平方公里水面、6平方公里的绿地、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和6平方公里生态农业用地。景区于2009年12月28日开工,计划总投资为10亿元,其中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资金3.86亿元,永煤集团3.6亿元,省地质环境治理资金9133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63亿元。整个工程分为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东北角烈士陵园内。据清光绪《永城县志》记载:“崇法寺……创建在唐以前,绍圣初建塔,高数丈”。现寺已无存,仅剩此塔。据史书记载和塔内地宫石、砖刻文可知,该塔始建于宋绍圣元年(1093年),塔成于绍圣五年(1098年)。崇法寺塔是一座楼阁式仿木构式砖塔,平面呈八角,九层,通高34.6米,分外壁、回廊、塔心,每层内部构造各异,塔内走道用砖石混和砌成。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局拔专项维修经费10万元对其进行了彻底维修,基本上恢复了古塔的原貌。塔的基座为八角形,高1.6米,周长24米。第一层,东、南、西
僖山画像石墓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僖山村。年代为汉。2016年1月22日僖山画像石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皇沟酒古窖池位于永城市黄口乡陆楼村。年代为明、清。2016年1月22日皇沟酒古窖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费侯亭遗址位于永城市新桥乡张寨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秦。2016年1月22日费侯亭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大张庄清真寺位于民权县胡集回族乡大张庄村。年代为清。大张庄清真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清真寺碑记》载:大张庄清真寺“创自明成化元年(1465),筑草房三间”。“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庄中众教民聚财积蓄,扩建寺院。”新扩建的清真寺占地12亩,地基高出地面3米,建有大门、二门、左右偏门、影壁墙、南北讲堂、水房、礼拜殿、望月楼、藏经室、对厅等房舍共计24间。1957年以后,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该寺遭到破坏,大部分文物遗失。1981年,该清真寺恢复开放,后经全坊教民多方筹资,对清真寺进行了重修。规模建制寺院大小新寺现占
洪林寺位于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杜楼村。年代为清。洪林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睢州故城位于睢县北关。年代为宋。睢州故城是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山遗址,位于夏邑县城西南的马头镇魏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现为南北宽40米,东西长55米的梯形堌堆,遗址顶端约2300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遗址。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山遗址原为一高出地表6米多的堌堆,明代在堌堆上建一规模较大的清凉寺,故俗称此堌堆为“清凉山”。1974年至1987年,河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查。1988年秋,北京大学考古系、郑州大学历史系、商丘地区文管会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并于同年9月至11月对该遗址进行了联合发
夏邑县栗城故址位于今县城西南,四面八水,湖光环抱。史载:夏邑商代名栗,周为宋域,为孔氏之采邑。汉置栗侯国。明嘉靖《夏邑县志》记载:夏邑旧城为“战国时所筑,周围五里余”,城湖为“取土筑城,因以为池”。近年来由于不断修整鱼塘,开发城湖,出土了一大批文物。1983年,城里之西部湖中,在修鱼塘时,曾发现了一批宋、明、清时期的文物。宋代文物有:影青瓷碗,白釉黑花瓷碗、瓷盘十数件,青石“鱼龙”砚一方,玉印章一枚,大铜盆一件及火葬骨殖盆等,还有明代绿釉陶塑天王像十几尊,明清青花瓷碗等。1992年在大规模开发城湖时,又出土了一些宋代白釉黑花瓷碗、瓷瓶
三里堌堆,原名渣头堌。据《夏邑县志》(明嘉靖二十四年本)记载:“渣头堌在县西南五华里”,为夏邑十八堌之一。因地处三里庄村后,故群众称之为“三里堌堆”,堌南北长170米,东西宽约120米,高出地面约4米,原顶部遍生荆棘,现已全开荒成为耕地,整个堌堆上各个时代的砖瓦碎陶片比比皆是,土质为黑色粘土。在文物调查中,对该遗址进行了钻探,探出其南北长170米,东西宽约120米。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1989年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01年被公布为“商丘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枣冢庙又名东岳天齐宫,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翟楼村北。始建于西汉,重建于明朝。是为纪念商末之名将黄飞虎弃暗投明助武王在此伐纣有功而建,黄飞虎死后被谥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元圣帝”而镇守东岳”。此道观随经战乱劫运毁坏,至今仍保存一定规模的建筑,经当地善信们捐资修缮,现有养老宫堂楼,玉皇殿,天齐殿,吕祖殿,圣母殿,东西阎王十殿,山门等建筑是豫南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道观,然而与昔时相比,仅存完整庙宇的三分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至三月二十九,这里都有盛大的古庙会。枣冢庙始建于西汉时期,据庙内代碑文记载:“为纪念商末之名将黄飞虎弃暗投明助王
侯氏故居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崇祯年间户部尚书侯恂故居,为一宅三院的四合院式建筑格局,中院现为两进院,前院有大门三间,西厢房三间,后院有过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堂楼三间,东配房两间,西跨院有堂屋三间,过厅三间,三院建筑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古朴典雅。二是侯恂之子、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故居,是一处四合楼院古建筑群,现有堂楼五间,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东西楼各三间,过厅五间,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堂楼名曰“壮悔堂”,西楼名曰“翡翠楼”又名“香君楼”,东楼名曰“雪苑社”。现侯氏故居属睢阳区博物馆管理对外开放的文物景点。2000年商丘市人民政
马头遗址,位于夏邑县西南二十五公里马头集南街东侧,整个遗址基本呈正方形,边长约200米,面积大约4万平方米。原最高处高出地面6米,明代曾在此建一规模较大的寺院名“崇觉寺”,1958年以来,当地群众多在此取土作肥料,致使遗址上部被挖成南北长一百余米,东西宽约80米的大坑,深约4-5米,其两侧为群众住宅区,故被保留下来。1974年至1978年,经河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文物二队三次调查,定为河南龙山文化遗址。1989年,被公布为夏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面积较大而且文化层堆积较厚,内涵十分丰富,上层有明清时代的瓷片,
吕祖庙,位于睢县南门内文化路东街路北,为睢州八景之一。始建于明天启二年,距今已有378年历史。其建筑布局颇具匠心,整个建筑外观象一艘战船,且四周环水。山上建筑有山门,大殿,望月台,吕仙洞等。山下有大石坊,石碑,石马等石像生。
蔡楼遗址位于夏邑胡桥乡蔡楼村东南,高出地面5米,呈正方形,边长100多米。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后被汉墓打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层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陶片、蚌壳、鬲足、陶网坠;中层为汉代墓葬区;上层为古寺庙基址的扰土层。1976年群众挖土时发现一小砖室墓,出土一些陶器,后又在墓北挖出一画像石墓。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后被汉墓打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城黑堌堆遗址位于永城市龙岗乡王楼村西北角,被确认为是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黑堌堆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从发掘情况看,“遗址堆积较厚,文化内涵单纯,出土遗物丰富”。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中国龙山文化也是发源于此。另外还有王油坊和造律台等遗址也矗立在这一地带。黑堌堆的传说:每年黑堌堆长高半尺,大概二十米见方的黑堌堆上曾经长有一棵大树,高高的树上曾经经常有晾晒的衣服、被褥和鞋子,路人都很惊奇,传为宝地!传说的可信度是很低的!但是黑堌堆遗址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是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堌堆遗址有力地证明了早在4000多
鲁雨亭故居位于永城市芒山镇雨亭村凤城路北。鲁雨亭(1899-1940),永城市芒山镇山城集人。其父鲁紫铭为当地开明绅士。1937年11月,鲁雨亭任国民党永城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鲁雨亭变卖家产,购买0弹药,积极组织地方抗日武装,在永(城)、夏(邑)、砀(山)、萧(县)交界竖起抗日旗帜。1939年,其部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游击队第一总队,鲁雨亭任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在芒山李黑楼与日军血战中牺牲。4月14日,新四军六支队(游击支队改称)司令部在新兴集精忠堂举行鲁雨亭追悼大会,支队司令员彭雪枫致悼词时说:“鲁雨亭是执行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