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三国赤壁古战场、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麻城烈士陵园、东坡赤壁、四祖寺及四祖寺塔、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英山烈士陵园、祖师庙景区、关羽祠、陡山吴氏祠、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张居正故居、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荆州关帝庙、北闸国家水利风景区、黄州太平寺,湖北省荆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赤壁古战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赤壁市境内,沿江而上,通洞庭巴蜀,经武汉东下可达吴越苏杭,北望汉沔千里沃土,隔江就是洪湖乌林。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璧,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壁,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后孙刘联军巧用火攻,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以南20公里的高桥镇,雄踞在红安县南部连绵起伏的山丘陵岗地之中,南与黄陂木兰山生态旅游区、木兰天池自然风景旅游区隔湖相望。规划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距武汉市8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盛夏如春,人杰地灵,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现在对外开放的有:-故居、-图书馆、故居纪念馆、纪念园牌坊式门楼等。这里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体验历史、陶冶情操、催人奋发的圣地。因为红安县是着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0据地的中心,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重建地。
位于城关镇(县城),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牌坊、纪念碑、烈士祠、烈士纪念馆、烈士墓、骨灰堂和园林等组成,园内建筑古朴典雅,绿色琉璃瓦顶盖,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登上锞子山可眺望县城全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内,建筑面积2463平方米。馆房为古典庭院式结构,长廊环绕,飞檐碧瓦。馆内设序厅和8个陈列室、1个画室,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该馆题词,内陈设着230名著名烈士(其中省军级27名、地师级78名,县团级72名、被-授予军事家的3名)的事迹简介,以及烈士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将军墓园位于黄麻
麻城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城区陵园路75号,是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苏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修建的。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0领导下,麻城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麻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组建或诞生地,是红一军、红十一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鄂东军开展土地革命,新四军开展抗日游击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活动区域。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麻城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孕育了王树声大将、陈再道、王宏坤、-等一大批开国将军,仅1955-1965年授衔的麻城籍将军有
湖北有文武赤壁之说,文赤壁位于黄州,是因苏东坡在此吟诵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著名。黄州西北有座赤鼻山,靠江边的岩石突出下垂,颜色赭赤,屹立如壁,所以又称赤壁。赤壁背山面江,风景优美,北宋苏轼被贬黄州时,经常约请一些友人,到这里游览。公元1082年7月16日晚上,苏轼和几个友人驾着小船,游览赤壁。回来之后,苏轼就写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赋》。过了三个月,他和两个友人再游赤壁,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非常优美。人们对这两篇赋给予很高的评价,所以把黄州赤壁称为东坡赤壁。这里的风景令游人赞叹不已,其珍贵之处是那琳琅满目的历代
四祖寺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城西约15公里的双峰山腰,又名正觉院或西山寺。原专指佛教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创建的寺院。现泛指包括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俗称花桥)、碧玉流、传法洞、夹木石等景点在内的禅宗圣迹。四祖寺因道信系禅宗四祖而得名;道信在四祖寺传法三十余年,传衣钵于五祖弘忍。唐代宗赐谥号“大医禅师”,沿用至今。四祖寺系全国屈指可数的禅宗古刹之一。现存的主要古迹有:毗卢塔即四祖真身塔、碧玉流、灵润桥、鲁班亭、传法洞、黄梅山、黄梅水、夹木石、石矶鱼等等。“西山碧玉”是黄梅古代十景之一。唐、宋古塔。位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0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台办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风景区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神农故里文化雕塑壁位于景区入口。为展现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混沌的文化墙,在石板上雕刻几何抽象图案的浮雕。照壁位于景区入口。照壁正面是中国书法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炎帝神农故里”烈山湖水库总库容5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00亩,为炎帝
英山烈士陵园位于黄冈市城陵园大道。1956年兴建,占地90亩,建有民族特色的纪念馆、高大的纪念碑、高31米的六层双六棱塔和3个亭阁。英山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碑上刻有毛泽东“为国牺牲,永垂不朽”的题词;-“英灵永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敬题:王任重“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铁拳,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用血肉换取了中国人民的解放,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园内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建国时期为国英勇就义牺牲的烈士们的遗物、和历史的文字记载,王孰闻、陈卫东、彭干臣等革命烈士的遗像及悲
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道观“监利县护国山祖师庙”位于湖北省监利县上车湾镇,西距监利县城12公里,该庙始建于唐乾元(758-760)年间,千百年来,祖师庙数次毁于风雪、洪水、战争、,但屡毁屡建,民众的崇拜也愈加浓烈。2002年初大规模重修,2006年7月祖师大殿告竣,累计投入6500万元,新建的祖师庙占地500亩,庙宇内树木葱茏,以祖师大殿为中心,自南而北,分布大小殿宇20多座,成为荆楚大地最大的庙宇。如今香火炽盛,声名远播,每年前来观光朝拜的游人都在30万人以上。
荆州关羽祠是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后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以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教育后人“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作好人”相传,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的第三个儿子张懋修,曾在此读书考中状元。因而卸甲山自古享有地灵人杰之美誉。原卸甲山关羽祠,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
在红安县城东北35公里的中和乡陡山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重修。为一组深3进、广5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庭院间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正面牌楼有巨匾“家承赐书”、“吴氏祠”。屋顶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角挂有大铜铃。门内右侧有一精致木楼为“观乐楼”,楼顶有彩画《八仙图》、《太极图》、《大禹耕田》、《文王访贤》、《群英会》、《渔樵耕读》等,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楼檐木雕《武汉三镇》,全长9米
在荆江南岸公安县太平口与北岸沙市大堤上。共有两组。为纪念1952年完成的荆江分洪工程而建。分洪区位于荆江和虎渡河之间,面积921平方公里,进洪闸长1054米,高46.5米,分设54孔,每孔跨度18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碑为方形塔式,3层,高10余米,花岗岩构筑,汉白玉镶嵌,新颖庄严,风采熠熠。中层四面,镌毛泽东、-题词,邓子恢七言韵语,-、唐天际合写碑文;下层四面,浮雕有群众施工场面;上层顶端置五角红星。碑两侧分立六角攒尖亭,碧瓦红柱,俏拔明丽。亭内石碑上刻有近千名工程模范英名。游览者至此,无不振奋与感动。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位于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建于清清光绪二十二年(1866),一进二重,面阔五间,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在的陈潭秋故居居室为原黄冈县政府于1980年仿原貌复建。20年来,该馆经不断的扩建,已初具规模。现有青砖瓦房两幢,青砖楼一幢两层,另有接待室3间,占地面积280平方米。陈潭秋全身铜像一座,立于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故居公园)内,铜像全身站像,高3米,基座2米,形象为身着西服(中共“一大”代表照),右手持一本进步刊物,眺望远方,对中国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陈潭秋,1896年1月4日出生在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门内,地处荆州旅游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游客进出古城的必经之地。故居占地10余亩,为仿明代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建筑格局,院内有明神宗御书楼名的“捧日楼”、“纯忠堂”,有后人咏颂江陵的诗词碑刻。院内主体建筑高低错落,以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小花园内小桥、流水、假山等园林景观,又灵动精致。游客游于院内既能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饱览南国古典园林的无限秀色,晃然置身于世外桃园,流连忘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人故居,张居正故居是游客到荆州的必游之地。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北30公里处,随岳高速公路从其东邻穿过,监汉、监仙、监潜公共汽车在此经过。是集古建筑文物游览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周老嘴古镇小街因渡而兴,有五条水系在此交汇,被美喻为“五龙捧圣之地”,全长一千余米。其街道形成于明,兴盛于清,房屋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的民宅,屋面施盖小青瓦,山墙装饰各式墀头,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天斗和厢房,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又独具江汉特色。1930年至1932年,这里成为湘鄂西革0据地的红色首府,湘鄂西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简称烈士陵园,亦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土纪念馆,座落在洪湖市城区南郊,离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40公顷。1978年10月,0湖北省委为纪念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在湘鄂西苏区牺牲的革命烈土决定建园,1984年11月10日落成。沿着青年路前行,古朴秀丽的四柱三间式绿凡朱楹、飞檐斗拱牌坊迎门而立,坊额上镌刻着原国家主席-题写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园名。门前一条宽8米,长900米的青年路笔直铺向纪念碑脚下。两旁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整齐端庄地排列成绿色长廊,阳光从茂密的树叶缝隙里洒在青年大道上
国家A-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迎宾路,南门关庙旧址。宜黄高速、荆襄高速可达。距武汉市200公里。是三国文化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占地4500平方米,关庙旧址既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关羽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始建为关帝庙。后几经战火,且年久失修,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复建。整个馆宇仿原关庙风格,仪门、正殿、陈列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灰瓦红墙,画栋雕梁,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独具魅力。关帝庙是三国旅游线上的旅游胜景和荆州古城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地址:荆州市荆州区爱民路爱民路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南北两端,是荆江分洪主体工程。距荆州市5公里。进洪闸(又名北闸)屹立于北端太平口;节制闸(又名南闸)横跨南端黄山头虎渡河。是集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水利枢纽工程。为消除荆江水患,以确保荆江大堤安全,1952年,中央批准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在李先念、唐天际、林一山等地方军队和水利部门领导人的集体指挥下,30万军民、技术工程人员从全国各地云集荆江,仅用75天时间,就建成了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分进洪闸和节制闸。进洪闸为防洪工程,全长1054.375米,54孔,设计进洪量8000秒立方米。
太平寺旧址在黄州区禹王办事处太平寺村内。太平寺在《黄冈县地图》上和《黄冈县志》中早有记载:相传是宋朝仁宗皇帝在巡视“平南重征战”时,御船行至夹州(即太平寺处),西宫娘娘临产起岸解怀生一公主,皇帝为了祈求天下太平。将公主起名为“太平公主”,并圣谕在此修建太平寺一座,还御赐《太平寺》金匾一块,西宫娘娘还赐“玉玺”半块。从此,太平寺闻名遐迩,香火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