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水井景区、仙佛寺、邓玉麟将军故居、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雀岩墩碑屋、谌满氏节孝坊、龙水文庙、步青桥及字库塔、滚龙坝古建筑群、长坪墓群、佛堂墓群、建南崖墓群、花梨岭天主教堂、如膏书院、恩施武圣宫、五阳书院、狮子包古建筑群、施州城墙遗址、巨猿化石洞、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水井景区
大水井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水井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于世界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整个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武庄园三部分组成,它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兴与衰,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2004年12月25日,我们驱车从利川市城沿着改造升级后的利(川)奉(节)路来到柏杨坝镇大水井村,踏访已被省建设厅申报为全国民族文化名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车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蜿蜒的沥青路上,圣诞节的雪花似乎带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仙佛寺
仙佛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佛寺在来凤县城东7千米的酉水河边佛潭岩上,是我国开凿年代最久远的石窟寺之一。据同治来凤县志记载,仙佛寺建凿于(东晋)咸康元年五月(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开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冈石窟(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和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是我国开凿年代最古远的石窟寺之一。仙佛寺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窑寺。仙佛寺石窟高约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阁三层,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雕工古朴精湛。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全寺陷栖崖壁之中,重檐三叠。干栏式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邓玉麟将军故居
邓玉麟将军故居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玉麟将军旧居位于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邓玉麟(1881—1951),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石桥村人,土家族;1894年投入清军中当兵,后入新军第三十一标,继升为炮八标正目,1908年由孙武介绍秘密加入共进会,之后离开军队,但仍在武昌、南京等地做运动新军的工作;武昌起义后入鄂军都督府谋略处任职,不久先后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鄂军第七协统领、第四镇统制。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总统府军事谘议官,授衔陆军中将;1916年赴沪参加讨袁;1917年参加0战争,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参军、临时政府参议;1921年任-本部军事委员;1926年北伐战争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容美镇八峰山脚下,满山盛开的杜鹃花中,这是一片英雄的热土,这里长眠着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湘鄂边苏区牺牲的红九师师长段德昌、第九师参谋长王炳南、重要军事干部贺英等英雄儿女的忠骨。1962年,为纪念在湘鄂边苏区战斗和牺牲的革命先烈,修建了鹤峰革命烈士陵园。又名满山红烈士陵园。陵园内主要建筑有纪念碑、陵墓和博物馆,纪念碑在山腰台地上,高15.4米,宽2米,碑身系青石和钢筋混凝土空心建筑,正面镌刻“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碑文为:“湘鄂边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0领导下,由贺龙同志开创的。”陵墓位于山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
雀岩墩碑屋
雀岩墩碑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雀岩墩碑屋位于利川市谋道镇寨坝村。碑屋是一种将墓葬建在堂屋之后的特殊建筑。雀岩墩碑屋建于1929年。坐西朝东,由碑屋、墓冢、墓碑组成。碑屋为四列三间木构楼房,面阔15米,进深7.44米,悬山青瓦顶。墓冢石砌,设在碑屋堂屋之后,顶部建廊房。墓碑设于堂屋后壁,高约3.8米,圆首。该建筑是目前鄂西、川东地区唯一保存的碑屋,对于研究土家族人的生死观念以及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谌满氏节孝坊
谌满氏节孝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谌满氏节孝坊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长坪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柱三门三楼石牌坊,面阔7.35米,高10.5米,宝塔顶。额枋浮雕、镂雕龙、凤、花草、狮、象和人物故事图案,柱间嵌“旨封旌表”、“谌孝科之妻满氏节孝坊”匾。整个牌坊气势宏伟,建筑华丽,为鄂西、川东同类建筑之珍品。(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龙水文庙
龙水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水文庙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龙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间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厢房。大殿面阔三间13.7米,进深8.7米,木石砖结构,基址全系青砂条石垒砌,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次间穿斗式构架。该建筑是鄂西土家族地区保存较好的文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工艺上,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交流的建筑艺术成就。(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步青桥及字库塔
步青桥及字库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青桥及字库塔位于利川市毛坝乡青岩双泉村。步青桥建于光绪元年(1875),南北向跨太平河支流。单孔石拱桥,长21.4米,宽4米,孔跨7.2米,拱券纵联砌置。字库塔位于桥北,六角三层楼阁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层西壁辟窗,额题“步青桥”、三层西壁阳刻楷书“字库”。步青桥南有当年修桥的国子监太学生刘玉成及其家族墓地。步青桥、字库塔是川盐东运通道上的重要人文景观,对于研究川鄂盐运史、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滚龙坝古建筑群
滚龙坝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滚龙坝古建筑群位于恩施市崔家坝乡滚龙坝村。建于清代。由茅坎山古建筑群、中村古建筑群、石狮子屋、向存道屋、茅坎山墓地、马鞍山墓地、尖银山墓地等部分组成。是一处以家族为单位形成的土家族聚集群落。村内建筑既有传统土家族吊脚楼,又有砖木结构、四合院式的汉族建筑,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建筑史及居住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
长坪墓群
长坪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坪墓群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长坪村。清代家族墓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向地玺夫妇墓、向钟玉夫妇墓等12座家族墓组成。墓上有墓碑和封土等,造型精美。该墓群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土著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佛堂墓群
佛堂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堂墓群位于利川市建南镇佛堂村。清代家族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张学序夫妇墓、张开相墓等13座家族墓组成。墓上建筑有高大的石牌坊、石砌坟茔等,造型精美,布局严整。该墓群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土著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建南崖墓群
建南崖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南崖墓群隋唐至宋代墓群,位于利川市建南镇,分布在羊渡河与油草河两岩崖壁上,现已发现崖墓13处共43座,高出水面十几米至数十米不等,大部分难以登临。该墓群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土著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花梨岭天主教堂
花梨岭天主教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梨岭天主教堂位于利川市凉雾乡花梨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分男堂和女堂,典型的西式教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占地约5000余平方米。(第四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如膏书院
如膏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膏书院位于利川市南坪乡南坪镇,清代。是利川置县后最早的义学之一,现存前厅、中殿和后殿。砖木结构,硬山式瓦顶,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院内保留有碑刻11通。前厅为山门,正殿为抬梁式木构建筑,后殿为穿斗式木构件。(第四批)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恩施武圣宫
恩施武圣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圣宫又名关帝庙、开元寺,位于恩施市城乡街,明、清时期。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由戏台、戏楼、走马转角楼及正殿等组成,正殿和走马转角楼的墙壁上镶嵌有数十块记载历代维修和有关武圣宫沿革的石碑。(第四批)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
五阳书院
五阳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阳书院位于建始县业州镇,清代,现存讲堂、连珠堂以及东西号舍等40余间,总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讲堂是书院的主体建筑,由前厅、后厅、中厅及左右斋房组成,开间23.8米,进深15.4米;东西好舍开间4.7米,进深5.2米;连珠堂前后建有大珠泉、小珠泉两个水池。(第四批)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
狮子包古建筑群
狮子包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东新县城云沱小区,清代。系三峡工程文物建筑搬迁保护、集中复建文物点,包括万明星老屋、李光明老屋、顾家老屋、王宗科老屋、毛文甫老屋等5处民居,地藏殿、王爷庙2处寺庙,济川桥及碑刻、寅宾桥2处古石桥,“镇江阁碑记”碑刻、造船碑志2处碑刻及龙船河水磨坊,共12处。(第四批)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施州城墙遗址
施州城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州城墙遗址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老城区,明、清时期。系施州府建筑的城墙,现存西门、南门两个城门和数段城垣。西城门门洞、南城门门洞保存较好;城墙系土筑,始建于宋代,明、清重修。(第四批)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
巨猿化石洞
巨猿化石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猿化石洞位于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村,属早更新世早期。为天然石灰岩溶洞,东西走向。通长约150米,东洞口高6-7米,宽4-8米,西洞口高3-4米,宽2-15米。1968-2000年经10余次发掘,先后发现5枚早期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包括巨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70多个种属,同时发现较多数量的石器、骨器。(第三批)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
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
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官坟园石碑位于鹤峰县容美镇百户村官坟园。共2通。均为青石质,螭首,趺座。通高3.1米,宽0.94米,厚0.26米。周边浮雕龙云图案。额阳刻篆书“奉天诰命”4字,文楷书。右碑刻于明崇祯二年(1629),文15行468字,系明庄烈愍皇加封宣武将军田楚产的诰命;左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14行257字,记容美土司田舜年加官进爵事,并褒奖其先人功德。九峰桥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前桥村北。容美土司田舜年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因田氏别号“九峰”而得名。南北向跨深潭溪。单孔石拱桥,长25.1米,宽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