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云石矿场遗址、李务本堂(李耀汉大屋)、秀参林公祠、安宁庙、兰寨古建筑群、水东村古建筑群、磨刀山遗址、国宝黄公祠、崇学堂、牛肚湾赖氏宗祠与书房、附台翁氏牌坊、马塘神庙、雍亭梁公祠、九星岩摩崖石刻、梁家庄园、龙崖陈公祠、罗定黄氏大宗祠、连滩张公庙、罗西书院,广东省云浮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北区社区居委会道前街。原为彭家祠,清末民初建筑,坐西南向东北,面阔32.3米,进深33.7米,面积1088平方米,广三路,纵三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两登带巷,边路正立面有两个高大镬耳山墙,中路前两进有四个镬耳封火山墙,第三进,两层,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前门三级台阶、麻石梁柱、平袱4步架梁、外凹肚门。登带巷有三个搭洒,门厅三开间二进深,四石柱,11架梁,中厅三开间三进深,梁架被天花板屏蔽。前有6檩卷棚顶檐廊,东厢有议事厅,三开间三进深,前为四柱卷棚顶檐廊,中平袱7架梁延接
云石矿场遗址位于云城区高峰街道。现存的两座“小石山”,面积约860平方米。云石矿场自清代起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进行大规模生产,是出产著名的“401”、“402”云石板材的云浮石料产地,也是云浮地区开采云石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地方,见证了云石生产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云石开采工艺的进步。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工业价值。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云浮市云城区高峰街道高峰村委会云浮石料厂
李耀汉大屋规模之大,是县内甚至粤西地区极为罕见的,其建筑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围墙高筑、碉堡护卫等花园式宅院,住房、仓库、厨房、车房、马房、兵房、炮楼、哨亭等建筑布局分明。此外,李耀汉大屋蕴涵的文化价值在粤西地区并不多见。其宅院坐西向东,主体由前后三进大屋两座主体构成,砖木结构,水磨青砖砌墙,极具岭南传统民居特色;其宅院仍保留的坤甸木柱等建筑材料,不仅价值不菲,更具历史研究与教育后代等价值“火烟相盖两省长,一河两岸九统领”。民国初期,新兴县天堂镇出了李耀汉、翟汪两位广东省省长,还有9个团级以上的统领。其中,李耀汉遗留下来的大屋,又称
秀参林公祠:位于郁南县连滩镇兰寨村。建于清中期,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545.75平方米,三开间三进深两天井,前有一个大平地台,砖木结构,有风火山墙,龙船卷尾屋脊,硬山顶,有精美的木雕泥塑,石刻,壁画书法等。连滩镇:连滩镇位于郁南县东南部,南江中游西岸,地理坐标东经110°451、北纬22°571。东接云安高村镇、东坝镇,西与历洞镇接壤,南靠宋桂、河口两镇,北毗邻南江口镇。水路交通方面有南江河,机帆船北航出西江。陆路方面,省道德珠线公路贯穿连滩镇南北,东有公路通云浮,与县城及各邻镇均有公路相通。距县城67公里(云苍线),南江口镇29公
安宁庙:位于郁南县连滩镇兰寨村。始建于清初,历年有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257平方米,三开间二进深中间有一高大盖瓦的拜亭,砖木结构,硬山顶,有精美的木雕泥塑,石刻,壁画书法等,屋内云石柱础和柱子,共有八块重修石板牌记。该庙为纪念明代广东总兵张元勋平定罗旁瑶乱的功勋而建。该庙是为纪念张元勋平瑶功绩而建造的“安宁庙”,经专家考证,庙内的几根石柱使用的就是云石,是我国最早使用云石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云石文化在南江建筑的作用。连滩镇:连滩镇位于郁南县东南部,南江中游西岸,地理坐标东经110°451、北纬22°571。东接云安高村镇、东坝镇
兰寨古建筑群主要布局以长方块为主,一般有二、三进,纵向排列,逐级升高台基,横向有一座三门等。建筑外部以围墙封闭,内部以纵横巷道连系,中有天井,用作间隔及采光。其绘画、壁画独具一格,正门、大厅以及各厢房瓦面下方墙体均以白灰批出一条装饰带,用作书法、绘画。作品题材多样,色彩艳丽,历久弥新,且记录作者姓名和创作年代。代表了不同时期南江流域古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营造出浓郁的诗礼传家、儒商文化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南江民俗风情以此为载体得到有机融合。兰寨古建筑共有8间,分别为1.林氏宗祠:建于清早期,有多次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471平方米
水东村目前保存着明清建筑588座,其中有明代所建庙宇1间,明代所建祖祠3座,居民1百6103间;清朝所建祖祠6座,民居4百2101间,是名符其实的【百年古村】古村落的古建筑群走向顺应自然,布局上体现了古代的风水理念,依照【8卦】和地形建造,以村的中间巷为轴线,将全部民居建筑分为东、西两部份,一边是座东朝西,另外一边是座西向东。民居建筑为砖木结构瓦房,前檐多为重檐,面阔3间,深1进或2进。层面为小青瓦覆顶,部份房屋尚存有风火垛头,房屋梁架均为穿斗式架构,采取【1座3间】的情势建造,带有天井和两侧厢房,砖石结构考究,大部份居民除外墙和屋檐
磨刀山旧石器遗址位于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发现于2013年1月,是近年广东省考古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浮市、郁南县博物馆于2014年4~7月,联合对磨刀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磨刀山遗址高居“榜首”。磨刀山地处南江盆地东北缘,距现代河床约500米。该次考古发掘面积200平米,在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掘出土各类石制品300余件,石制品种类丰富,有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与碎屑等,石器类型则有手斧、手镐、砍砸器与刮削器等。考古学界通常将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
国宝黄公祠,清。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素龙街道七和村。
冲坑崇学堂始建于民国35年(1946年),由当时云浮县著名实业家、旅港同胞陈翰池先生倡导,组织当地乡亲、有识之士共同捐资建造。崇学堂座北朝南,占地4200平方米,由校门牌坊、礼堂、两排教室及伙房构成四合院式格局。校舍总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兴建历时2年,于1948年农历八月十日落成。
赖氏书房位于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东圳村委牛肚湾自然村,建于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间二进,硬山顶,博古脊,脊饰动物花鸟灰雕,人字山墙,木雕檐板,祠内墙头有人物,花兽,书法壁画,(赖氏书房)在东侧,为两层的西式建筑,建于1937年,砖木结构,宽5.5米,18米,深拱形门窗,拱形装饰墙头,书房独特建筑在当地独特风景。
附台翁氏牌坊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附台村。罗定罗镜翁氏牌坊,一座纪念古时一位节妇而修建,非常难得一见。藏在罗镜的小村子里,许多人并不知晓。罗定每个乡镇都有历史文物建筑。每一座都是了不起的建筑。翁氏贞节牌坊位于区氏宗祠外,据该宗祠后代介绍,此宗祠为区氏元德公之父而建,建此祠二十年后,元德公通过层层考试,成为一个进士。元德公考上进士后,翌年,因病而亡,留下其妻翁氏与四个孩子。其时,翁氏方才二十二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翁氏一生不改嫁。后此事传于道光耳中,便派出国师到罗镜,专门为翁氏修造了此牌坊。
马塘神庙位于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马塘村。每年的五月初十,端午节后的第5天是马塘庙会开始的日子,马塘是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富林镇的一个村,马塘庙会是当地盛大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的关帝诞,按照约定俗成的祀奉习俗,最隆重的是关公巡城。
雍亭梁公祠位于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增村村。
九星岩摩崖石刻位于云浮市云城镇九星岩内。洞内原有明清石刻100题,现仅存40多题。石刻有篆、隶、楷、草体;大部分是诗刻,也有题名、题字、纪事等石刻,主要记述当地风俗景物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明万历年间任罗定道宪副、“平瑶”有功建碑而载入康熙版《东安县志》的陈文衡(江西鄱阳人,进士出身)诗刻;有以“征黎”有功由参将升为副总兵的邓钟(福建泉州人)诗刻;有当地举人、任山东利津县知县的冯执中诗刻;有武士出身、任广东练兵参将、山东参将城守备的傅良桥(江西抚州人)诗刻;有清康熙年间任东安经制千总、开平城守备、东安城守千总的吴允中(
梁家庄园位于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泗纶河与泷江河交汇河口。建于清光绪年间。庄主梁胜泉是清咸丰年间暴发户,后成为地方豪绅。梁家拥有万多亩田产和100多家商店,民国36年(1947年)就有婢女126人,长工无数。庄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共建造26座大屋和6座炮楼。庄园内养有一批师爷和保安营。庄园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式布局,风火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九大厅、四直巷、二横巷,总面积7465平方米。以通巷将纵列厅房隔开,各进又以两条横巷贯通。庄园所有道路用石板砌筑。正立面有三大门四小门,门外筑3米高石墙砌成高台地坪,离河岸40米。河岸砌0头
龙崖陈公祠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六都镇大营村。建于明代。祠祀明代中叶援朝抗倭名将陈璘。据《陈姓年庚部》记述:殿堂正中设神龛,供奉陈璘及其历代祖先。神龛柱有二十言对联,上联是“诗称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歌振族于前朝王三锡命”;下联是“传曰公侯子孙必复其始大诒谋于昭代千万斯年”。该祠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式布局。分前厅、后厅和两边厢房,砖木结构,硬山顶。祠内有天井,内墙绘壁画。门前用花岗岩条石铺砌台阶,屋脊两端嵌瓷塑佛像,中间饰龙凤花卉。陈璘,祖籍翁源。万历五年(1577年),奉两广总督凌云翼之命镇压罗旁少数民族,新置罗定州东安
罗定黄氏大宗祠位于罗定市素龙镇谭祝村。黄氏于明洪武年间入籍泷水县(今罗定),永乐年间四世祖黄克任布政司理问,诰赠通议大夫。其弟黄斌任江西按察御史时,在村里建祠堂,以显耀乡里。宗祠历经多次修葺,最大的一次在清乾隆年间。祠为七进,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面宽13米、总进深达120米。第一进为门,置五级台阶,九架,深4.8米,设有门屏、槛栏、石墩、石鼓等。门楼后天井正中砌一道直通二进大厅的石阶,天井两边各有一座长7米、深2.4米的卷廊。第二进厅前面为一个进深4.8米的卷廊,两侧各设一个小券门,厅堂面宽、进深均三开间。第三进厅梁架结构与第二厅
张公庙位于郁南县连滩镇高街路连滩中学左侧。坐西南向东北,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为纪念明代广东总兵官张元勋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万历二十七年重修,清代又经多次修葺、扩建。主要建筑有头门、正殿、拜亭、配殿、回廊、东西辕门;前后院有戏台、炮台、六角亭、花圃等附属建筑。现存头门、正殿、配殿、拜亭。主体建筑平面呈方形,歇山顶。前殿、拜亭、头门前均为花岗岩石柱,柱础为石质花篮形。正殿设有6根格木圆柱,柱础为石质鼓形。配殿均为砖柱,砌成花篮形柱础。整座建筑墙壁上绘画各种人物、花鸟彩画及诗词;石柱上刻有多首对联。该庙
罗西书院位于罗定市泗纶镇。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书院三进,院落式布局,面积980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第一进为山门,左右各有一厢房;进门为天井,两侧连接走廊通侧门。第二进为中厅,中厅四面是天井,两边侧门面向中厅。第三进为后厅,左右亦各有一厢房。整座院落,天井较多,内外相通,有利通风采光。除中央采用可开可关的敞口厅,厢房亦灵活布置成敞口厅,形成“四厅相向”的巧妙布局。厅房用墙柱承重,并根据地形特点采用前低后高,逐进升高地基,更有利排水和采光。书院建于半山上,风景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