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拉卜楞寺、尼玛外香寺、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景区、俄界会议遗址、米拉日巴佛阁、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郎木寺、尼玛寺、临潭一中大门、察干外香寺、千家寨堡子、杰迪寺、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洮州边墙、果者堡遗址、安果遗址、羊永墓群、多儿水磨群、丈地均粮碑、肋巴佛烈士纪念碑,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

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
尼玛外香寺
尼玛外香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玛外香寺座落于玛曲县尼玛乡。该寺创建人为第二世嘉木样季美旺吾。据资料记载,该寺修建的授意者是第六世班禅洛桑华丹益西。当时,第六世班禅洛桑华丹益西赴内地-时,曾给第二世嘉木样-说:“从前,岭·格萨尔统治的地方,已经繁衍了数代人,后事如何,难以预料,若在那儿的中心地区建一座寺院,似乎益处很多,望你在那里修建一座寺院”。第二世嘉木样-遵照班禅大师的教诲,四处勘查寺址,认为在玛曲的洒合尔地方宜于建寺,后经几多周折,终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在上下扎隆举行相地及吉祥长净仪轨。翌年,聚居僧人,由多仁巴任格贵,岗察·索南嘉措任领诵师,建立了扎仓。随后,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
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景区
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旺藏“茨日那毛泽东旧居”遗址位于迭部县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茨日那村,距县城45公里。1935年9月13日,红军从达拉高吉村出发,沿达拉河顺流直下,向东北方向的旺藏进发,当晚露宿在次哇沟口(红军称庶地)的树林里,第二天继续向旺藏寺前进。经过两天的艰难行军,于14日晚11时陆续到达今旺藏乡政府驻地——旺藏寺,部队在此作短暂休整。一军团住在旺藏村,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住在旺藏寺,毛泽东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的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一军团二师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毛泽东于15日拂晓离开了这座木屋,带领参谋及警卫人员20余人,从茨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
俄界会议遗址
俄界会议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迭部县达拉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的高吉村(旧时译为俄界,意为“八个山头”),西北距县城68公里。该村座北朝南,四周群山环绕,松林茂密,是一个地势平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藏族山寨。俄界会议,以其会址所在村而得名。会址为一座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围墙木楼建筑,总面积2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红军司令部住室面积69平方米,毛泽东居室面积15平方米。现设有展览室15平方米。1935年9月11日傍晚5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随同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一、三军团顺利走出草地后,相继抵达俄界,当晚向左路军发出了《中央为贯彻战略方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
米拉日巴佛阁
米拉日巴佛阁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合作市北侧的山根,巍然矗立着一座四方形石砌楼阁,与周围的建筑物相比,它拔地而起的高度和不凡的气势,可谓是鹤立鸡群。它就是著名的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早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称为米拉日巴化身的洛桑达吉上师,在此地原有一座佛塔的基础上,仿照米拉日巴在洛扎亲自建造的九层楼阁的造型,兴建了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但这座古老的佛阁毁于“文革”。现在的米拉日巴佛阁于1988年动工重建,历时四年建成,总面积4028平方米,高40余米。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1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潭县古战乡古战村尕路田社地处古战乡西北部,距乡政府2.3公里,海拔约在2800—3000米之间,年降水量约250毫米,年平均气温4℃—5℃,属高寒阴湿的半山地区。是一个回、汉、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全社共有68户246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尕路田社有一种奇特的节日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集合在一起,从村头挨家挨户去要馍馍,一直到深夜才散去。据说此俗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是古洮洲明代军屯集体讨饭的遗留。此外,独具一格的民间剪纸、刺绣、民族工艺品加工等美轮美奂。近年来,该社部分群众通过从事运输业、建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
郎木寺
郎木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11岁受戒出家,27岁前往拉萨学法,投拜名师潜心学法,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学者,年届55岁时,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间他广弘讲说。公元1747年,年届70岁的他经第七世0-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创建了郎木寺院。郎木寺经过历世-的创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尼玛寺
尼玛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玛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之一。是玛曲县境内最早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属于拉卜楞私寺108座寺院之一。门票门票25人民币景点位置甘肃省玛曲县格萨尔广场东侧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
临潭一中大门
临潭一中大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潭一中大门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镇西街,始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坐北朝南,面阔5间,中间开有三个拱券门,主门较大,两边略小,均为青砖砌筑而成。砖门高6米,门内建有5间一坡水木构建筑,每间长3米,宽3米。临潭一中大门为中西混合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省现存不多的近现代建筑类型,也是临潭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门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
察干外香寺
察干外香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察干外香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尼玛镇萨合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系格鲁派寺院,是拉卜楞寺属寺之一。寺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现存大经堂、-殿、加仓-小殿、玛臼拉布壮佛殿等建筑。寺院还存有泽乎寺遗址和第二世参巴仓-居舍遗址,是一座集宗教、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多元文化载体,对研究清代中期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有着重要价值。2006年被玛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经堂建筑台明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30米,向南延伸90米,向西延伸60米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
千家寨堡子
千家寨堡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家寨堡子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长川乡千家寨村,始建于明代,为明代将领敏大镛驻守洮州时修建,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现存南门和西门。堡墙由黄土夯筑,基宽7.5米,残高7米,顶宽8米,夯层厚度0.1—0.15米。千家寨堡子对研究敏姓在洮州的发展史、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堡子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
杰迪寺
杰迪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杰迪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立节乡杰迪村,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多有增修,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寺院现仅存释迦牟尼佛殿、菩萨殿、山门和茶房,是甘南地区唯一一座吐蕃苯教和佛教并存的寺院,在舟曲县境内有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宗教研究价值。2010年被舟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寺院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米。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
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
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大川镇石门沟村。始建于三国,历代多有修建。栈道遗址从石门北侧峭壁与沟溪平行延伸到石门南侧,东西峭壁上分布有正方形的栈道孔共4层80多个,每层栈道孔分布均匀,大小基本一致,间距1.2米至3米。东侧石崖有摩崖石刻1处,共刻有103字,为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刻,记述了宋时诸官员巡查舟曲县境内时的情景。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对研究古代陇蜀政治、军事、交通、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两峡公路东侧以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
洮州边墙
洮州边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洮州边墙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因位于明代洮州卫辖地,故名。该段边墙修筑于明中期,具体时间待考。边墙南起洮河北岸的阿子滩乡玉古村,向北延伸经达加沟东侧山脊北上,经巴舍、哲孜纳、甘布塔、官洛到申藏乡恶化转向东北沿山脊,经牙沙隆沟到恰盖土桥村,再从土桥跨越羊砂河,向东北继续延伸,经冶木河上游的纳沃开曲和温加伊坦到康多乡扁古村,向东沿山脊进入临潭县八角乡的庙花山,再向东延伸至临潭、康乐两县交界的扎那山结束,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30公里。边墙均依山势而筑,凭山堑壕,遇谷筑墙设隘,部分地段用石栈、木栅为障,沿线设烽燧、堡址。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
果者堡遗址
果者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果者堡遗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白龙江南岸的果者村凤凰山,堡子东西宽约33米,南北长约40.3米,占地面积约1330平方米。堡子坐北向南,略呈长方形,四面墙体均用石板垒筑而成。堡子内呈上下阶台地状,上阶为麒麟寺所占,下阶为荒院,西南墙体上层有大小不等的箭窗10多个,北墙处有后勤供给门道,堡子南面有古道由东向西通过,再延伸可达华年城址。另外,在果者村后现遗有一段残垣,根据地形特征和建筑风格,可能与华年城址始建于同一时代。果者堡子位于古丝绸之路河南道上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地带,是甘川交界地带保存最完好的古堡垒,对研究唐、宋时期历史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
安果遗址
安果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果遗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乡安果村东1.5公里。遗址现为安果村梯田,北临洮河,西面与顶卡山相望,南北长约530米,东西宽约18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在遗址中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唐宋以后的砖、瓦残片。地标散落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及砖瓦残片,以及寺洼文化的夹砂红褐陶片、器表素面或饰拍印绳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马鞍形口单、双耳罐和鬲等。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
羊永墓群
羊永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永墓群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羊永乡羊永村,该墓群葬有明洪武时期曾任洮州卫标营把总杨勇将军,杨勇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洮州,二十一年(1388年)率部于洮州卫西30里(今羊永地区)屯军。该墓群约有50个封土丘,直径1-2米,高0.3-1米。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
多儿水磨群
多儿水磨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儿水磨群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多儿乡羊布村南侧断崖下。由11个独立的水磨房组成,集中分布长150米、陡降约15%的多儿河上。每个磨房长7.5米,宽5.6米不等,高6-7米,人字型顶。水磨半部位于多儿河上,为木结构,另处半部位于河边,外层由泥石筑成,内层为木结构,由于水气的侵袭,房顶、墙壁上都长出了青苔。将水引至磨房底部带格的方形木轮上,利用水的冲力带动连着木轮的木轴以及磨房内部的石磨,达到利用最原始的水力机械,磨制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的目的。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
丈地均粮碑
丈地均粮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丈地均粮碑位于舟曲县城北街。大理石质,圆首,座佚,碑高1.7米,宽0.76米,厚0.17米。大明万历十年(1582)立。碑阳额篆“丈地均粮碑记”,边刻麒麟图案。碑文楷书竖行20行,每行38字,记载巩昌府策奉陕西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之命,在西固境内丈量田亩和依规纳粮的情况,详载了面积和富地、民地各纳粮的数额。碑阴额篆“碑阴之记”4字,碑文楷书竖行29行,每行49字,记载实行丈地均粮的原由、经过。欧阳策谨识,杨松同立石,杨居书丹并篆,石匠孙凤歧。碑文保存完整,对研究明代后期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位于卓尼县柳林镇白塔村东北600米,为纪念藏族革命烈士肋巴-而建。肋巴佛(1916—1947)藏名怀来仓·贡却单增,生前为卓尼水磨川寺的-。1943年同甘南农民领袖王仲甲、回族农民领袖马福善、马继祖父子秘密联系发动了震动全国的甘南民变即汉、回、藏十万农民参加的反蒋抗日起义。起义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失败后,肋巴佛仍与毛德功等陇右战友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并于1946年派肖焕章前往陕北,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党派高健君、牙含璋前往陇右地区,领导他们建党建军,不久肋巴佛、郭华如等同志加入共产党。1947年4月肋巴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