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月溪、江口风景区、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湘西雪峰山会战旧址-江口阻击战旧址、红二、六军团洞口花园会师旧址、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尹氏宗祠、洞口曲塘杨氏宗祠、石江武安宫、王元帅宫、秀云观、洞口廖氏宗祠、洞口宗祠建筑群、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蔡锷公馆、洞口金塘杨氏宗祠、洞口文昌塔、雪峰抗战文化旅游区、洞口龙眼洞、洞口塘风景区、罗溪风景区、半江风景区,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月溪、江口风景区位于雪峰山腹地的古楼、长塘、月溪、江口等乡镇,地形狭长,岭谷相间,江水湍急,形成了数十里的绿色画廊。古楼水、长塘水如清明的小山峡,月溪仙山界水灵寺,月溪瀑布久负盛名,江口地处交通要塞,320国道和绥宁至江口的公路在此汇合,是东去洞口、邵阳,南达绥宁、广西,西赴黔阳、云贵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月溪镇:月溪镇位于洞口县西北部,雪峰山腹地,东与长塘相依,南连古楼,西接绥宁,北邻江口,辖22个村,168个组。人口16000多,版图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万亩,水田8700亩,旱土2800亩,属典型的山多耕地
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位于邵阳市洞口县茶铺茶场管理区。2019年,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西雪峰山会战旧址——江口阻击战旧址位于邵阳市洞口县文昌街道办事处、高沙镇、山门镇、桐山乡。2019年,湘西雪峰山会战旧址-江口阻击战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街道:文昌街道:撤销洞口镇、花古乡的建制;2、以原洞口县洞口镇、花古乡的行政区域分设文昌、雪峰、花古三个街道。……文昌街道详细信息++
红二、六军团洞口花园会师旧址位于邵阳市洞口县花园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红二、六军团洞口花园会师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园镇:花园镇位于洞口县西南部,与武冈、绥宁毗邻,距县城20公里,1805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花园属新建制镇,各项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理想的投资兴业之所在。全镇面积79平方公里,辖27个村,1个居委会,3万1千多人,耕地面积45万余亩,山林面积9万余亩,小域面积4800多亩,农业人口3万余人,有小二型以下水库5座。花园是个农业乡镇,蓼水河贯穿……花园镇详细信息++
国务院确认湖南省洞口县为中国革命老区后,洞口的革命先进事迹已受到了中外爱国人士的特別关注。在抗日战争时期即1938年秋,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由武昌迁至武冈,简称“黄埔军校武冈分校”,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总校设在武冈县城,部分军官总队分别开设在洞口县的杨氏宗祠、曾八支祠、尹氏宗祠,六年来培养出各级军官23052人,投入抗日战斗前线,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给中国革命史冊上添上光辉的一页。尹氏宗祠位于洞口中县山门镇岩门村中心位置,风景秀丽,具旅游资源丰富的雪峰山麓。历史悠久,这里不但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四军官总队旧址,还是尹氏宗亲
洞口曲塘杨氏宗祠位于洞口县竹市镇曲塘村,建于1914年。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590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组成,主体建筑有大门(戏楼)、中堂、祖先堂、两侧厢房和钟鼓楼等。此祠堂的最大特点是正面并列三座西洋式的牌楼门,表明清末民初这里已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中门四柱冲天,大门上方楷书阴刻“杨氏宗祠”石匾,石匾上部题有“清白第”三字。进入大门后,里面的建筑又全是中式,整个建筑完全是中西合璧。大门后面是戏台,进大门后从戏台下穿过进入庭院,戏台重檐歇山顶。曲塘杨氏宗祠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曲塘分部旧址。1938年秋,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由武
石江武安宫,位于洞口县石江镇城区中心,处平溪江南岸。武安宫又名忠烈祠,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三十四年、光绪十六年两次复修。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石江时,曾借宿武安宫,开展抗日反蒋、打恶济贫等革命活动。2000年到2004年,石江镇各界人士自发筹资近60万元,对武安宫的关圣殿、南岳殿进行了抢修,并原址重修了牌门、戏楼和左右厢房。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江镇:石江镇位于洞口县东部,辖52个村,3个居委会,721个村民小组,27个居民小组,23312户。全镇总人口84748人,其中农业人口65925人,劳动力
王元帅宫时代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漳潭村,距县城37公里。王元帅宫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至二十八年(1848)重修,此系王氏后人为纪念其先祖名将王以权元帅而建。宫由三进正房和两侧厢房组成四合院,坐东朝西,长方形,占地2226.1平方米。依山而建,自大门、戏楼、观戏坪、正殿(王元帅殿)至后殿(神主堂),依次按“一、三、二、五、十五级台阶”逐级上升。木构牌楼,面阔3间,呈八字形廊柱。匾曰“王元帅宫”。大门内有戏楼,重檐翘角,瓷宝瓶收刹,通高15.8米,正檐中有“三星”、“八仙”造像,翘角上有鹤翥
秀云观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为湘西南名刹及旅游胜地。清光绪《武冈州志》:“南岳庙地灵神显,不知起何代。”传说从宋代始,此处宫殿建筑已初具规模,经历代扩建,形成南岳殿、大雄宝殿、地母殿、灵霄殿、观音殿、钟鼓楼、进山牌坊等古建筑群。上述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遭到部分破坏,1993年当地群众集资百万,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恢复了旧观。秀云观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殿宇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巧为构筑。进山牌坊石材构筑,四柱三拱大门,重檐翘角。大门及左、右拱门和石柱、梁、枋、基座等部位,均雕刻有花卉、人物等图案,构图生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廖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洞口县湛田乡湛田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崇祯九年(1636)重修,清乾隆十年(1745)复修,道光十八年(1838)、民国六年(1917)先后补修,占地1430㎡,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廖氏宗祠”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口宗祠建筑群(含兰陵会馆、钟元帅庙、谭氏宗祠、潘荣公祠、曾八支祠、尹定公祠、黄氏宗祠、廖氏宗祠)有“天下宗祠”美称的湖南洞口县,境内保存着百十座古宗祠建筑群,结构完整,美轮美奂。一座座宗祠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西南的青山绿水间,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19座宗祠陆续列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洞口宗祠之美才逐渐为世人所发现。洞口宗祠的选址无不刻意讲究风水,均为依山傍水而建。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应数萧氏宗祠,它位于县城城区西南平溪江中的伏龙洲上。洲头古木参天,祠堂华彩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流水中,一静一动,相得益彰,辉
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位于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中学内。竹篙塘(今洞口县竹市镇)国立第十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接收沦陷区、抗战区学生2000余名。当时,国民党右派掀起一股-逆流,“限制异党活动”,“从严处置异党”。共产党巧妙应对,实施“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16字方针,在校内建有两个由省委直辖但相互保密的中共秘密支部:一为中共洞口特别支部,支部书记雷震寰,党员以洞口籍学生为主,多在师范部、高中部活动,而且走出洞口,去绥宁金屋、瓦屋、黄土坑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他们在校内建立秘密读书会,发展新党员,针锋相对地与反动势力作斗
蔡锷公馆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回龙街,地处黄泥江北岸,秀云山西麓。原为“武安宫”,始建于清康熙21年(1682)。蔡锷青少年时代大都在洞口县山门镇度过。蔡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蔡锷公馆座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第一进牌楼与戏楼合建一起,正面砖筑牌门,石灰抹面,叠氏檐口,饰工笔彩绘,大门石刻对联“修文演武又能手,护国倒袁一伟人”。门上方楷书浮塑“蔡锷公馆”四个大字。牌楼分上下二层,左边楼系当年蔡锷的卧室兼书房,底层系蔡锷父母的寝室,右边二间为当年蔡家蒸酒打
杨氏宗祠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金塘村,此为省内具有独特风格的祠宇建筑。宗祠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竣工于1915年。20世纪60、90年代曾进行维修。祠宇为江南庭院式建筑,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台基平面长方形,宽23.2米,长48.85米,建筑面积2029平方米。大门内第一进为戏楼,面阔5间。明间筑戏台,覆盆藻井,双重飞檐,六角攒尖顶。二进为中堂,面阔5间,进深3间,前后出廊,单檐硬山顶,有马头式封火墙。三进为神主堂,面阔5间,进深4间,前出廊,单檐硬山顶、封火墙。两侧有厢房。祠宇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中堂、神主堂
文昌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城关镇。文昌塔雄伟壮观,堪称古塔建筑艺术的完美力作。文昌塔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同治六年(1868)竣工,光绪四年(1878)刊碑记事。文昌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方,八角攒尖顶,塔刹为铁葫芦宝瓶,通高41米。塔基以条形青石砌筑;边长4.67米,周约37米,高1.7米。塔身七层,每层有门、窗和叠涩式塔檐,檐边饰山水人物等彩画。1至6层檐面盖小青瓦,塔顶盖铁瓦。每层塔檐有8个鳌鱼翘角系铁铃,风吹铃响,清音远扬。一层门上以青砖筑牌科墙门,重檐翘角,叠涩式檐口。门额石匾为“依日月光”。门联曰:“碧水环流
这里地势险峻,沟壑纵横,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湘西会战”的主战场,蒋介石亲笔题写碑名的陆军第七十四军湘西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马颈骨抗战遗址、洞口塘抗战遗址、虎居湾日军墓地等抗战遗迹遍布区内。1935年,贺龙、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先后来到洞口境内集结,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最主要的有:红军标语墙、红军桥、红军街、红军烈士墓、肖克指挥所等。
龙眼洞旅游景区位于雪峰山脉东麓,距洞口县县城仅3.9公里,邵怀高速公路穿景区而过。神奇的龙眼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质溶洞,大约形成于6000万年前,极似地下龙宫。老人世代相传,杨家将后裔曾在此藏兵习武。明代大学者、安徽桐城方以智先生曾游览龙眼洞,留下了“避秦箫鼓在渔塘,仙迹犹存旧爨烟;石壁未经人一语,名山留得月千年;夜窥翡翠屏前镜,诗写桃源洞里天;鸡犬无声炉尽灭,丹青难与世人传”之千古佳句。洞内冬暖夏凉,泉水甘洌,景点数目多,品位高。洞上有洞,洞内藏洞,洞中套洞,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被形象地称为“天堂”、“人间”“地狱”,共聚集了1
洞口塘风景区位于洞县城4公里,是典型的峡山峡水风光。她既有长江三峡之幽,又有华山陡峭之险,更有衡山烟云之秀,每日烟云变幻万千,绮丽多姿。有湘黔古道等大小景点三十多个。洞口塘又名双壁岩,古名峡谷口,两岸山峰屹立,平溪江水从峡口泻出,形成深潭,故名洞口潭。1966年在此修四清坝,形成山塘又名洞口塘。洞口塘景色秀丽,水清见底,没有污染,是天然的游泳场。平溪水路景点有:半边渡、大钟鼓、双钟鼓、两石弄、四方石、棣谷坪、金鸡下海、癞子石、大双石、鱼草湾、晒霜石。湘黔古道的景点有:仙人洞、岩钵井、杨道人庙、实心桥、双星石、将军岩、仙犬岩、兰陵碑志、
罗溪风景区位于洞口的最西边,平均海拨1200米,素有“小西藏”之称。这里有瑶、汉、侗、苗、回五个民族,瑶族占54%,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去,瑶族祖先在溪边搭棚走居,开荒谋生,他们以茅草盖顶,瑶语“茅草”,故名“溪”。罗溪风景点星罗棋布,有高登山、仙人洞、仙人桥、太平桥、思义亭、鸳鸯古银杏、湘黔古道、岩门洞,公溪河原始次森林、高山梯田160多处。其中大江风景区壁立千仞,瀑布直落九天。高登山普照寺,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高建祗院宽眼界,登斯胜地谅心惊”,成为独特高山奇观,境内公溪河、崇山江、长塘江原始
半江距洞口县城十二公里,沿省道1805线右侧西进二公里,位于古都梁牛栏山境内,现属雪峰山脉一支。该处群峰耸峙,山峦陡峭入云,素有“南岳归来不看山,半江归来不看岳”之说。每年春雨之时,一川蜿蜒而出,虽峰回路转,水流湍急,总呈“半江清澈半江浊”之奇景,因而得“半江”之名。五十年代,在川口拦河筑坝,建半江水库,水色澄碧,似一块璞玉镶嵌在奇峰叠峦之间,青山绿水,人入其境,流连忘返。半江共有一龙、三潭、四瀑、六洞、九冲、十三岭、十八峰、二十四石等大小近百处景点,半江口左狮右象,隔江相望。临江过桥,桥连贺仙寺。该寺始建于乾隆十六年,今贺仙寺为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