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土家风雨桥、里耶古城、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龙山南岳宫、太平山寺庙遗址、惹巴拉土家古村、里耶婆婆庙、里耶尖山寺、里耶关帝宫、树比冲天楼、洗车河关帝宫、那丘村向宅、他沙村姚宅、天桥村刘家大屋、捞车河古建筑群、里耶瞿家大院、李同发商号、葛元记国药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湘西龙山县捞车惹巴土家风雨桥全长288.8米,,比世界纪录保持者252米长的芷江龙津风雨桥长36.8米,中国最长的土家风雨桥。在土家语中,“捞车惹巴土家风雨桥”意为“捞车河上美丽的土家风雨桥”。它连结捞车河上的捞车、梁家寨、惹巴拉三个土家古村寨,桥为三向构造,呈“丫”字形;上为木质、下为钢筋混泥土,比世界纪录保持者246.7米长的芷江龙津风雨桥还要长41.1米,完整地保留了土家风雨桥的特色和建筑符号。
里耶古城是酉水河上的边陲重镇,历史上被称为“楚蜀通津”。“里耶”是土家语,即开垦、耕耘土地之意,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类居住。2002年里耶战国古城的考古发现,被专家称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最为重要的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土家语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虽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但交通的不便使其经济文化一直较为落后,是一个偏僻小镇。古城邻江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茨岩塘镇:茨岩塘镇位于龙山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距209国道10公里,桑龙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468人,其中农业人口19446人,非农业人口1022人。镇区平均海拔850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和碱反应,很适宜于种植烤烟、药材和反季蔬菜。目前,全镇种植烤烟140……茨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召市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召市镇:贾坝乡、召市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召市镇召市镇位于县城南48公里。东接洛塔乡,南连老兴乡、贾坝乡,西邻湖北省来凤县,北接洗洛乡。民国时期属他砂乡,1950年为三区召市、大兴、官厅、天塘等乡。1958年为召市大公社,1961年为召市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镇,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3公顷。有1个居委会和召市、双进、兴合、前卫、方坡、院塘、双溪、…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茨岩塘镇:茨岩塘镇位于龙山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距209国道10公里,桑龙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468人,其中农业人口19446人,非农业人口1022人。镇区平均海拔850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和碱反应,很适宜于种植烤烟、药材和反
龙山南岳宫在龙山县民安镇朝阳西路,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占地面积1128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三殿,前殿正门有戏台,中殿置佛像.及罗汉塑像数尊,并有记事石碑两通,后殿.木柱高约7米,围径1米,梁上悬挂铁钟和.大鼓,三殿均为飞檐翘角,硬山顶,穿斗式构.架,现辟为龙山县民俗文物展览馆。
太平山寺庙遗址年代为清,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桶车乡。2019年3月,太平山寺庙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桶车乡:桶车乡位于县城西北23公里。东接大安乡、茨岩塘镇,西交三元乡、石羔镇,北接石牌乡。清属白岩里,民国属白岩乡,解放初改桶车乡,1958年为城郊公社桶车管理区,1961年为桶车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总面积68平方公里,稻田面积657公顷,旱地368公顷,林地2,165公顷。辖桶车、大塘、龙洞、梁山、义比、太平山、大茶园、新桥、神州、香锦、桂花、苦溪、下母池、……桶车乡详细信息++
在土家语中,“惹巴拉”意即“美好和美丽的地方”。惹巴拉土家古村寨景区,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捞车河,由捞车、惹巴拉两自然村寨和梁家寨组成,属于苗市商周文化大遗址的一部分。惹巴拉集结了众多的土家古村落,许多土家古民居都镶嵌在这里,是武陵山区古朴、原生态土家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善,最为活跃的唯一地域,被民俗学家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搏物馆”、“中国土家第一寨”。惹巴拉土家古村寨依山傍水,渔舟唱晚,民风古朴,如荷叶般安卧在山水之间、田园之间。这里如今仍保存着原始古朴的明清街巷,风格独特的土家吊脚楼,以及古老的摆手舞、茅古斯、咚咚喹等灿烂的民
西方的第一女神夏娃,随着伊甸园的沉没,早已无迹可寻。在东方的开天辟地之所,神舟还在,繁衍人种的女始祖雍尼还在。雍尼在庙里,她已被后人奉为神灵,世代敬称为pha3pha1(琶3葩1,祖婆婆),供奉她的地方叫做pha3pha1ie3tsho4(琶3葩1月3挫4,祖婆婆神堂),汉话俗称“婆婆庙”。婆婆庙全世界只有一座,不知建于何时,现属于战国古城的一部分。老人回忆,神堂朴实肃穆,岩门砖墙,木柱青瓦,并无皇皇神殿,也无闪光额题。土家人有语言无文字,庙名就挂在四邻八近乡民的口头上。婆婆庙不属儒释道三列,更与耶稣、穆罕默德无关,里面只有一尊神,那
从里耶东行三公里便到达乐里湖村。这里有一座独立成峰的寺院,名曰尖山寺,海拔六百六十二米。清雍正年间,乐里湖村一位农夫在山上拾得一个碗口大的金钟(铜钟),地方官把这一金钟交到永顺府。后来永顺府行文,要当地百姓在尖山顶建一寺院,老百姓自发地筹钱建寺,于雍正癸丑年建成。围绕寺院的建筑群在道瑜和尚主持下,道光年间才完成。周围绝壁上是吊脚楼。斗拱组合的寺院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寺院内大小菩萨五百余尊。加之树木参天,云蒸霞蔚,近两亩面积的寺院,飞檐翅角,吊着的铜铃悠悠作响,真乃天下之奇景。加之,那鼻梁岩岭,人工凿的一百二三十丈的石级,寺院的圣名和它
关帝宫是清朝咸丰年间修建的。它位于里耶河街,面向东流河边,庙的围墙方达四十米宽,深长一百米,高二十米。庙的后端宫殿有关云长的圣像,九尺长的红须。圣殿内有一座三角鼎炉。鼎炉上刻有“咸丰元年”四字。庙的中间是操场,全都铺的岩板,名花争艳两边墙脚。庙的前端是戏楼大院,两丈成方的戏台,双龙抱柱的楼阁翘首墙高,戏台两边厢房是化妆演扮室。宫外岩板数十米,岩狮雌雄排立,小狮扶母仰望。座板岩前方,刻有“咸丰元年”四字。岩柱庙门高达九尺,面向河流。在大门上壁直框内刻写“天地同流”,左右横匾刻有“文经”“武纬”四字,还有古代文坛故事刻画,是怀念东汉人物义
穿行于湘西山区蜿蜒起伏的山岭茂林,在隐约其间的青瓦小木屋和灵巧的吊脚楼之中,赫然出现一座冲出屋顶的小楼,使人感受到一种凌人的气势,因此将其冠之以“冲天楼”这样的名称,也就显得极为贴切了。冲天楼其实也是民居建筑,只是这样的规模气势决非普通人家可以企及,于是它便成为乡间富豪们借以炫耀家势财富的标志。在龙山县树比村,还保留有这样的一座冲天楼。据当地人讲,这是当年一位靠种植鸦片发家的大地主,为躲避山下的土匪,在山上开辟营建的乐土。如今,也正是因为山高路远,才使得这座冲天楼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建筑外观最为突出的地方,是其顶部伸出屋面以上似小楼般
关帝宫位于洗车河镇东平街,这里曾经商业繁荣、香火鼎盛,有着众多的寺庙会馆。洗车河地区的土特产十分丰富,因而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后,各地商人纷纷来此,有实力的外地商人聚众集资兴建会馆,作为聚会活动的场所。当时兴建有关帝宫、万寿宫和文昌宫等,关帝宫是该镇目前仅存的一座会馆。目前关于关帝宫究竟是何人所建已难以考证,但是从其名称推断,应该是由北方商人,尤其可能是由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建造。因为古代商人建会馆往往都有固定的祭祀对象,行业会馆中祭祀本行业的祖师,地域性会馆中祭祀家乡共同信奉的神灵,因此名称也都是统一的。例如福建人敬妈祖,
王村镇那丘村的向宅,主人是民国时期的将军向敏思。住宅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宅基坐北朝南,主屋前后两进,两端厢房前出吊脚楼,形成纵长的院落式平面布局,俗谓“二龙护主”,东西面阔19.5米,南北进深40.8米。建筑系全木穿斗结构。正屋五柱八瓜,脊高6.38米,檐高3.6米。宅址西侧房基为石砌高台基,以填补地形的缺陷。该宅平面布局严谨,结构清晰合理,装饰精美。正屋中堂大门扇页所雕花草虫鱼和人物故事,构图饱满,物象传神,生动有趣,其雕刻刀法精炼,线条圆润流畅,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该宅原本有两进院落
姚宅位于石堤镇他沙村姚家寨,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至令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整栋建筑为垒木结构,四合院式布局,由门楼、正屋和厢房所组成。面阔28.9米,左右基本对称。姚宅从外观上看是同等高度的规则四方形院落,但实际上前面一方为两层,其他三方为一层,院内两侧分别有楼梯通往二层。这种两层与一层同高的做法是土家族吊脚楼与主屋关系的特殊做法。在土家族的吊脚楼民居中,两层的吊脚楼与一层的主屋同高,甚至比主屋还要低,姚宅就运用了这种手法。前方楼层屋檐出挑深远,有效地解决了庭院内部的交通联系。两层建筑中下层主要用作杂屋,上层住人。底
位于龙山县他砂乡天桥村的刘家大屋,是当地刘姓大户人家于清乾隆末年(1790—1795年)修建的。据其后人介绍,刘家从江西洪安搬迁至此,初来之时家境贫寒,经过三代的苦心经营,逐渐成为殷实之家。家业兴旺后,大量购置田产,其覆盖范围近至靛房镇,远至永顺和西岐瓦厂八百田一带,现存的刘家大屋即此时修建。当时共建三栋(北栋,中栋,南栋),以中栋为主,北栋与南栋为辅。由于当时建造者刘占魁共有六个儿子,因此每栋房屋由两兄弟共同居住。现存建筑为其中的北栋,现有四户人家共同生活,均为刘家后人。建筑依山而建,沿山路蜿蜒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朝门。虽然门和围
捞车河村位于我县苗儿滩镇,地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捞车河村因古朴厚重的土家原生态文化、俊美的山形水系及生态环境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亲睐,因而被誉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博物馆”、“土家原生态民居博物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土家织锦之乡”、“省级生态村”、“湖南省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捞车河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捞车河村现在保存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时期建筑34栋以及287栋具有特色的窖子屋,四合水屋,转角楼是土家族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的代表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2011年1月
瞿家大院地址:龙山县里耶镇时代:清~民国瞿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年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达2600平方米,三进式。是里耶古镇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宅院,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门八字墙敞开,院门嵌乾隆御赐“作赋名家”匾额。里耶镇:贾市乡、里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里耶镇里耶镇位于龙山县城南124公里。北邻内溪乡,东接咱果乡,南连保靖县,西交重庆市秀山县。民国时期属四甲乡。1950年为五区吴家、大板、着落乡。1958年成立里耶公社,1987年社镇合并为里耶镇。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其中稻田447.4公顷,旱土708.2公顷,有3个居委会(中孚、里耶、
李同发商号地址:龙山县里耶镇时代:清~民国“李同发商号”是当时湘鄂川黔边区第一大商号。辗转70余年,记载李同发家族荣光的却远不止于一道以其命名的街道。是著名的开明爱国商人李瑞林兄弟的商业铺面,商号名为“同兴恒”。意思是兄弟俩共同兴旺发达。本地人赞誉其兄弟情深,叫他们“李同发”。因为独到的商业眼光和仁义为先的经营方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迅速发展成为湘鄂川边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号。商号拥有自己的船队、桐油作坊、商业铺面和占地20多亩的同发庄园,其流动资金在临近解放的1949年,达到了桐油万桶,换算成人民币,约在四千五百万元以上。“李同
葛元记国药铺地址:龙山县里耶镇时代:清~民国里耶历史上最出名的“立生堂”国药铺,俗称“葛元记”它按处方发药,实行零包制(即一味药一纸包),药目齐全,质量上乘,服务周到,童叟无欺,在湘鄂渝边区享有盛誉。是里耶商人经商道德的代表性铺号。屋后有晒药坪和水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