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福建省莆田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韩永藩烈士故居、雷光熙烈士故居、郑金照烈士故居、马院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金川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闽中革命史纪念馆、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闽中特委机关延寿联络站旧址、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七境交通站旧址,福建省莆田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韩永藩烈士故居
韩永藩烈士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韩永藩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江北里小组。韩永藩(1902—1931),化名李应葵,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在校友郭寿銮的引导下思想趋向进步。1928年秋后,被吸收为共青团员。同年12月,莆田党团组织分开,任共青团莆田县委负责人。1929年3月,参与开设城关党的地下联络站——“人生商店”的工作,并经常积极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工作。同年7月,韩永藩转为中-员,成为莆田常太地区早期党员之一。由于韩永藩在莆田城关学校组织青年开展反帝斗争中成绩显著,于同年9月被任命为共青团莆田县委书记。此后,他一方面继续组织学生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雷光熙烈士故居
雷光熙烈士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雷光熙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雷光熙(1915—1941),曾用名雷音,畲族。其父雷觉苍是倾向进步的民军营长,北伐战争结束后,莆田民军被国民党军林继增部收编,雷觉苍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枉杀。面对家庭突遭的厄运,雷光熙十分悲愤,深感社会黑暗,遂中断学习回乡继承家业。1934年9月间,王于洁回到莆田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后,派陈建新到常太做雷光熙思想工作。雷光熙对共产党振兴民族的作为深有好感,表示坚决投身革命,并主动献出家里所藏的3挺轻机-、9支-、1支驳壳-及-、手-数箱。于是,党组织用这些武器在常太建立一支游击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郑金照烈士故居
郑金照烈士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郑金照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常太镇常太村梧坑小组。郑金照(1911—1936),曾用名李逵。1926年秋考入福建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在校期间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组织,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是年9月中旬,中共莆田县委决定成立“莆田各界反帝援助林案委员会”,组织开展反帝爱国斗争,郑金照作为委员会5个成员之一,与郭寿銮等带领学生、工人和农民登上英商泰利公司的“驾鳌”轮,揪出买办分子进行游街示众,并捣毁设在涵江宫下街的国民党特种消费税局和勾结英商的陈湖泉豆饼行,政治影响较大,受到福建省委的通报表扬。193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马院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马院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1933年10月,中共常太区委书记郑金照在常太开展工作,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并深入漈川等村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在漈川发展了陈金藩、陈丛中等积极分子,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10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委员郑金照、陈建新奉命到常太开辟新区,很快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漈川建立了稳固的活动据点。漈川成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边游击根据地的3个主要基点村之一,是中共闽中特委和闽中工农游击队的主要驻地,全村参加革命的人数占40%以上。1935年10月下旬,中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金川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金川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金川村金竹坑自然村。1933年10月,郑金照被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派回常太开展革命活动,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并深入金竹坑等村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在金竹坑发展了何凤袍、李玉同等革命积极分子,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10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决定到常太开辟新区,郑金照、陈建新等奉命到常太建立革命据点,很快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金竹坑建立了稳固的革命基点村,并以此为据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杀恶霸,开展抗租抗税斗争。金竹坑成为闽中游击队驻扎和活动的基地,是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1933年10月,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队长郑金照被任命为中共常太区委书记,派回常太开展工作。郑金照回到常太动员各村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同时深入外坑等村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积极分子,在外坑大厝、畲角里发展了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等参加革命队伍,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9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灵川西厝村重建后,决定到国民党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常太山区发展新的活动据点。同年10月,郑金照、陈建新、翁鸿镗等奉命到常太开辟新区。当获悉外坑有位原民军营长的儿子雷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
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尾厝自然村。1934年秋,莆田的革命斗争形势逐步发展,为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共莆田县委派郑金照、翁鸿镗等一批同志来到常太的漈川、金竹坑、外坑一带,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提高群众觉悟。在外坑培养了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等骨干分子,组织农民队伍,开展斗争。同时,为发展党团组织,扩大农运影响,增强战斗力,在渡里建立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支部设在凤集书院,由黄国璋组织建党,陈文通任支部书记,委员陈文义、陈喜孙。抗战后渡口支部由陈文宫负责。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原是凤集书院,后改名为凤集祠,始建于咸丰元年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位于莆田市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要求莆田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暴-动-,开展苏维埃运动。莆田党组织在邓子恢的领导下,于同年12月9日在新县外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遭到国民党地方当局的重兵“围剿”,外坑苏维埃政权被摧毁,斗争转入低潮。1931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撤销莆属特委,恢复莆田县委和仙游县委。并提出“莆仙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扩大拥护苏维埃政权运动,打破群众的失败观念,接受斗争中的教训,扩大土地革命的影响。”为了打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
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山门村新厝。1926年6月,林凤池在哲理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乡常太开展活动,发展组织,在山门村秘密吸收林奎、林初、林烈、林岳、陈柏、钟金贵、林桢祥等7人参加共产党组织,同年10月,建立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是莆田第一批农村党支部,由林凤池任书记。支部成立后,在常太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先后建立了山门、马垅、慰洋3个乡农民协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为单层土木结构的民房,坐南朝北,因年久失修,左侧厢房已坍塌,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西路565号。闽中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闽中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闽中游击区被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5块独立游击区之一,从而确定了闽中革命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中的地位和作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建于1998年,为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2000年4月,该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革命史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围绕闽中革命史实,设有前言大厅、五四运动馆、建立苏维埃馆、三年游击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6个展室和1个放映厅。这些展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声、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田尾新村208号。抗日战争初期,闽中地区通过和平谈判,把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师独立大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闽中工委在莆田城关西来寺设立抗日办事处,以便双方联系,负责人方子明。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背信弃义,悍然发动“泉州事变”,谋害了工委和部队负责人刘突军,并将独立大队包围缴械。后经我方据理力争,国民党方面被迫同意把闽中红军游击队交还新四军,开往皖南前线抗日。1939年,国民党又推行“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并陆续颁布所谓“限制异党活动”的一系列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闽中特委机关延寿联络站旧址
闽中特委机关延寿联络站旧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特委机关延寿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延寿路38号。延寿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群众基础较好。1930年11月,为了便于山区和平原的联系,中共莆属特委决定在延寿村杨杞松家建立联络站,从此,延寿村成为闽中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1945年6月,杨杞松任中共莆田县委书记,苏华、张兆汉、黄国璋、林汝楠等委员便经常居住在杨杞松家中。1947年7月,闽中游击纵队转战戴云山失败后,杨杞松转移到西天尾溪安村张坤家中隐蔽,8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后被国民党保安团活埋在莆田城关东岩山,牺牲时年仅32岁。1949年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
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宝胜村院后自然村。1947年4月10日,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成立后,为了加强游击纵队力量,黄国璋一面派陈振先、饶云山返福清了解龙高暴-动-情况,争取把失散的游击队员找回来;一面指派林汝楠暂留莆田整顿县委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游击队,以增强闽中游击主力。4月26日,林汝楠在莆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活动据点壶公山西院寺主持召开莆田县党员干部会议,传达贯彻闽淅赣区党委和闽中地委关于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一系列决定,布置分头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组织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游击队。会议决定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
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东宋村西亭自然村。1935年5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并入闽中特委后,重建了中共莆田县委,机关驻新度西亭。1936年7月,因游击战争的需要,县委机关迁至莆永边区,西亭成为莆田党组织活动的一个基点村。1947年3月20日,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为贯彻执行闽浙赣区党委关于“放手发动游击战争”的指示,在长乐县玉田龙卷墓农场召开闽中地区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干部会议,传达区党委“三•一六”指示信精神。4月上旬,黄国璋与陈亨源、林汝楠研究地委支持福清发动龙高暴-动-的方案,地委武装与福清武装会合后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
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王厝自然村。1935年,中共莆田县委在新度青垞村中-员陈发治家建立秘密联络站,闽中党组织领导人王于洁、苏华、黄国璋、张兆汉等同志都到过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他们通过陈发治联络,晚上与当地的地下党员陈清凤、王春来等同志一起集中到陈发治家的后山如意坡和香山宫开会,讨论革命活动。村民陈亚连参与散发革命传单活动。青垞地下党活动据点的建立,为莆田(闽中)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提供基地,为莆田的解放作出了贡献。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为香山宫,坐南朝北,为一层土木结构,中间为主殿,主殿西面有5间砖木结构房子,东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
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桂林村三十六乡。1930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农村巡视员邓子恢来莆田,负责指导莆属地区革命。邓子恢到莆田后,在壶公山下的三十六乡中和寺召开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莆田总行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陈天章、王纪修、吴梦泽、郭寿銮、韩永藩、蒋声、郑纪等10余人,共青团县委7人,共20多人。会上,邓子恢传达省委有关指示精神和闽西土地革命经验,分析莆田当前斗争形势。指出莆田当前的斗争形势是敌强我弱,红军游击队在开展武装斗争时应当讲究斗争策略。红军游击队在开展斗争中不能采取单纯的军事行动,要帮助农民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东埔余村尾厝5组。1934年4月8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州台江区洋中亭地下交通站开会时被宪兵破获,市委书记陈之枢等集体被捕叛变。多次到莆田巡视工作的市委巡视员练文澜也被捕叛变,随后,带着宪兵到莆田破坏莆田中心县委及其下辖的仙游县委以及莆仙两县共青团组织。在王于洁、潘涛领导下,莆田党组织积极开展打叛肃奸斗争和进行思想整顿,莆田的革命形势逐渐好转。同年9月,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王于洁任书记,潘涛、林阿郎、郑金照、陈建新、黄国璋为委员。中心县委机关设在渠桥(现称新度镇)东埔余村余瑞龙家,从此,在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
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黄石社区玉塘街。1936年5月,中共闽中特委在莆(田)、永(泰)边的后溪召开会议,讨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撤出罗汉里根据地后下一步的斗争策略。会议认为由于第一支队支队长魏耿叛变,加上根据地群众受国民党军队的严重摧残,福永边游击根据地一时难以恢复,第一支队余部不宜再回原处坚持斗争,决定两个支队合编为一,以常太根据地为依托,在莆仙一带继续坚持游击战争。于是,第一支队开往常太漈川与第二支队合编,加强了常太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但由于常太通向平原地区的出口被国民党驻军--,游击队在根据地的活动受到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
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和丰自然村。1935年,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与苏华等同志隐蔽在清江五张厝地下联络点交通员林亚笔住处,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36年王于洁等转移住处,五张厝联络点林亚笔仍与闽中特委保持联系,负责地下交通工作。1944年黄国璋在清江桂苑祠建立据点,领导莆田平原、沿海、山区的革命活动。1949年2月,中共莆田县工委改称莆田县委,机关驻地从城郊四亭迁至黄石清江桂苑祠,游击队驻清江宗夏堂。游击队在县委领导下主动出击,破坏敌人通讯设施,缴获-支弹药、发动群众破仓分粮等活动,清江革命据点游击力量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七境交通站旧址
七境交通站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七境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七境村下庄自然村。1920年——1937年在黄石七境万隐寺创办钱沙小学,期间中-员彭超、傅韵簧、林天树、张俊煌等人在钱沙小学任过教,并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苏华也经常到钱沙小学参与活动。1944年秋,中共闽中特委决定在万隐寺建立地下交通站,由陈发泉担任地下党交通员。之后,中共闽中特委领导人黄国璋、林汝楠和莆田县工委书记杨杞松、林汝樑等都曾在这个交通站组织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和斗争。七境交通站旧址为万隐寺,原是唐贞观年间泉州开元寺在莆田所建粮仓,明嘉靖年间倭寇犯莆被毁。清乾隆年间重建,至20世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