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谯城区,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至清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主体由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遗址及两口魏、宋古井构成。它们是古井酿酒文化的核心文化支撑。省文物专家认为“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是一处全面展现传统酿酒工艺流程的手工业设施遗址。明代窖池及部分古井、炉灶、晾堂、蒸馏设施等酿酒设施及作坊遗址,出土百余件碗、盏、盘、杯、缸等-用具,时间跨度宋至今,再现了苏鲁豫皖地区传统酿酒工艺全过程,体现中原地区及中国东部深厚酒文化,是该区域传统酿酒技艺重要实物见证。

明清酿酒遗址:与明代酒窖池群相邻。200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遗址面积76平方米。由上至下,文化层堆积达6层。在第⑤、⑥层出土瓷碗、瓷碟、瓷盘、小口罐等器物为明中期器物;在③、④层出土的青花瓷碗、瓷盘、瓷碟等器物有明晚期特征;②层为晚清时代地层。自下而上,相关出土器物表明,在明代酒窖池群范围内,从宋代以来就有酿酒活动存在。

宋代古井:1口,在古井股份有限公司南厂区,1992年厂区基本建设中发现,同年亳州市博物馆对此开展抢救性清理发掘。井口距地表48米,井口呈圆形,直径0614米,井深42米,井水在井口05米以下。井为砖砌结构(砖长29厘米,宽14厘米,

厚5厘米),井壁为立砖平砌,平砌5层,再立砌1层,底盘两层砖平砌,井底无砖。

明代古井:1口,在古井股份有限公司北厂区。此井系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为砖砌井,井口直径06米,井深27米,井身下部大于井口,井水清冽甘爽。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较全面展现了苏鲁豫皖地区传统酿酒工艺流程,集酿酒窖池、明清酿酒遗址、酿酒用水设施于一体,布局合理,工艺完备。在该遗址范围内相继出土宋、元、明、清时期酿酒设施,为研究苏鲁豫皖地区酿酒历史及其工艺提供了实物证据。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北院井。

保护范围:以古井为基点,东13米,西11米,南5米,北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5米,南10米。

(2)南院井及窖池。

保护范围:以窖池为基点,东20米,南40米,西40米,北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6米,西8米,北10米。

上一篇 蒙城博物馆
上一篇 亳州古地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5080.html
谯城区周边景点
曹操地下运兵道
曹操地下运兵道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长达四千余米。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2001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155至220),字孟德,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当年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南京巷钱庄
南京巷钱庄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巷钱庄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钱庄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亳州市南京巷钱庄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钱庄旧址南京巷钱庄景区由建于清道光五年的南京巷钱庄和建于道光九年的万泰长两家钱庄组成,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钱庄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景区内采取实物、蜡像等手法,再现了当时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亳州市古井文化园)
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亳州市古井文化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古井镇,包括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古井酒工业生产观摩区、魏井园和古井园等四大部分。2007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为仿明清宫廷建筑,是安徽“十大”行业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的酒文化博物馆之一。连同古井酒厂、魏井、宋井,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建于1994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0万元,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陈列布展,1996年对外开放。整座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布局巧妙,汉式阙门,明式主体,院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亳州博物馆
亳州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为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87余件。亳州博物馆一层主展馆的陈列主题:《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寻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展览由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圣地、汉魏风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当代亳州8个部分组成,展出文物810件套。亳州博物馆是亳州城市的名片、文化的芯片、历史的底片。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