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地道
亳州古地道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亳州古地道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谯城区,亳州古地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亳州古地道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毫州市老城区。

古地道原为三国曹操连通城内外的地下运兵道。现存大部分为宋代重修,砖结构,券顶为拱形砖券,有齐口和咬口两种砌筑方法。地道壁为单砖跑砌或丁砌。砖墁大部分为平砖交错横铺,也有少量立砖十字纹铺。已发现的古地道长4000余米,以大隅首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城门延伸,并通达城外。地道有单行、平行、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四种形式。还有猫耳洞,可容1-6人。道内转弯处为T字形,道内并设障碍券、障碍墙、陷阱、绊腿板(棍)。指挥中心位于大隅首,平面呈“工”字形,南北长10米,两头各有一间宽2.5米的八边形平顶主室,中间用上宽2米、下宽1.4米的梯形通道连接。

古地道0土有土弹丸、雷石、铁刀、铁剑、箭镞、铁灯、衔枚、铜镜、陶器、瓷器、砚台等汉、唐、宋历代文物。2001年亳州古地道作为东汉、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古地道两侧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各50米。

上一篇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上一篇 三国揽胜宫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5081.html
谯城区周边景点
亳州博物馆
亳州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为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87余件。亳州博物馆一层主展馆的陈列主题:《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寻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展览由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圣地、汉魏风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当代亳州8个部分组成,展出文物810件套。亳州博物馆是亳州城市的名片、文化的芯片、历史的底片。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曹操地下运兵道
曹操地下运兵道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长达四千余米。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2001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155至220),字孟德,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当年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亳州花戏楼
亳州花戏楼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关帝庙碑记》称:亳州北关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楼,藻采歌台,固已极规模之宏敞,金碧之辉煌矣。”这当是东西座楼建始,戏楼增加藻井彩绘。又乾隆四十一年碑记:“关帝庙特华内极雕缕藻绘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戏楼木雕及门墙砖雕,据考证最迟不会晚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现存花戏楼原貌应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建筑,可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亳州市古井文化园)
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亳州市古井文化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古井镇,包括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古井酒工业生产观摩区、魏井园和古井园等四大部分。2007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为仿明清宫廷建筑,是安徽“十大”行业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的酒文化博物馆之一。连同古井酒厂、魏井、宋井,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建于1994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0万元,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陈列布展,1996年对外开放。整座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布局巧妙,汉式阙门,明式主体,院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