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化故居
袁大化故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大化故居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涡阳县,袁大化故居为涡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袁大化故居,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青町镇。占地4000平方米,存有房屋40余间。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静静伫立着一座颓败的故居,祠堂旁边松林响起的阵阵松涛声,向路过的人讲述着它的百年沧桑,讲述着从这里走出的一段传奇:在这个叫大袁庄的地方,曾经出来一位叫袁大化的清廷要员,做了很多要事、好事,也有受人诟病的瑕疵。

袁大化故居在涡阳县青疃镇大袁庄,日前,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大门是新修的,开门进去,一种古朴和衰败之感扑面而来。院内晒着一些农作物,原西花园里种点蔬菜,杂草丛生,一些房间看上去已成危房。这三进三出的大院,已看不出原貌,屋内也没任何旧时摆设。涡阳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刘书平说,袁大化故居曾被严重毁坏,尤其文革时,房屋、什物、石雕、大门、院墙等大多被毁,也作过粮站、小学和村务室,现在仅剩这些残宅。

据1983年《青疃区志》记载,袁氏旧宅“计正堂九驾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偏为厨室,二门过道一间,周以内垣,二门外东西房各三间,大门三间,左右为门房,东西侧门二间,堂后仓房十一间,东西房各三间,周以外垣,西侧门外,开井泉一眼”。另据其它文字资料说,大院不但有宏大的门楼照壁,还有飞檐斗角。一条穿过村中的小河,把几处宅院,连成一个整体。兴盛时,有花有草,有亭有榭,繁简相间,错落有致,“把江南水乡的建筑格局,活生生地搬到了皖北平原”。

现在,人们看到祠堂仅存的22间主体建筑,仍然高大威风,只是屋内荡然无一物,门前的石阶断裂。刘书平说,它是涡阳县仅存的比较完整的祠堂。

袁大化(1851~1935),字行南,涡阳县青疃区大袁庄人。进学入廪后不甘寂寞,于光绪十七年(1891 年)往关东投效。当时负责外事的吴某,曾派袁大化往伯力、海参崴、双城子等地侦察俄军情况。后到额木尔河沿岸勘察漠河金矿,提出采金方法,受李鸿章赏识,委以重任,并为袁大化特捐“同知”衔,派充漠河总办。经营8 年,每年盈余万计,被晋升为二品衔道员,戴花翎。因户部尚…… 袁大化详细信息++

大袁村:大袁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养殖为主,外出务工人员较为多,为家乡带来资金与技术。该村共有人口3427人,土地6985亩,村民组17个。村两委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大袁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亳州古地道
上一篇 东太清宫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5082.html
涡阳县周边景点
涡阳天静宫
涡阳天静宫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涡阳天静宫涡阳天静宫景区坐落在涡阳城北的涡北街道郑店村,为国家AAA旅游景区。距县城中心五公里。纪念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今安徽省涡阳县人)而修建。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其东有天齐庙、问礼堂,南有流星园、圣母殿、九龙井,西有太霄宫、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此外,灵官堂、诵经堂、钟楼、井亭、客房、道士舍、庖、库庾、厩,无不毕具。楹柱有一百多个。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宫中殿阁林立,松柏交翠,庄严肃穆,气势非凡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
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涡阳县新兴镇,占地3000平方米,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2A级旅游景区。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1939年9月初,彭雪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晚苏边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6月又与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二纵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1941年新四军组建后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四师,同年彭雪枫率新四军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四师在新兴集期间,司令部直属机关有政治部、锄奸部、民运部、参谋部、军法处、副官处、供给处、拂晓剧团、拂晓报社等十多个部门。四师司令部旧址为砖木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