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观音殿
少林寺观音殿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观音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登封市,少林寺观音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观音殿始建于清代,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观音殿又叫锤谱殿。观音殿殿内供有白衣大士铜像,两腿盘坐,二目微合,双手合十,端庄慈详,两侧侍立的是财神和龙女。白衣大士铜像仅为少林寺所有,此像原在寺外南园白衣殿中,外面用泥包着,后移于此。观音殿又叫锤谱殿。

观音菩萨

菩萨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也有译为“圣士”、“大圣”、“大士”等的,一般人常称菩萨为“大士”。菩萨在佛教中是仅次于佛的,据说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曾以菩萨为称号。据佛经说,菩萨可穿出家僧衣,也可作在家装束。佛教传入中国后,穿僧衣的菩萨甚少。菩萨的形象与装束,唐代开始定型。大致是面作女相。

但据佛经上记载一般菩萨都是男子,根据度化众生需要可以变相为女相。菩萨的形象是长圆盘脸,长而弯的翠眉,凤目微张,樱桃小口,高髻或垂鬟髻,多出来的长发披垂在肩上,穿带袖天衣,常袒胸,有帔巾,肤色润泽、莹洁、白皙。总之,繁丽的衣饰,是中国人想象的古代南亚次大陆贵族装饰,又夹杂有唐代贵族妇女时装,是这两者奇异而谐调的混合。健美的面庞和体态,则纯是以唐代贵族妇女特别是家伎等女艺术家为模特。大概女相使人感到亲切,再加上菩萨以度众生登彼岸为旨,可以出莲座历下界化愚顽,比抽象崇高的佛更具亲和力,故观音菩萨常现女相。

汉文佛经中著名的六大菩萨,弥勒升级成佛了,大势至菩萨未能独立成军,在中国没有“势力范围”,其它都自立道场,成了中国的“四大菩萨”,而又以观音影响最大。

观音殿壁画

观音殿墙上的壁画都与少林拳有关。壁画均系晚清绘制,出自民间无名氏艺人之手。

观音殿北壁绘的是清朝大臣麟庆巡视少林寺时观看寺僧徒手作拳术表演的场面,麟庆回去后即上报朝廷,从而撤消了寺院民间练武的禁令,少林武术重获生机。

南壁绘的是少林寺著名武僧湛举和湛洛指导寺僧持械格斗的场面,可分十五组,每组一个招式,或以拳对拳,或持刀、枪、剑、戟、棍、杖、鞭等武器,相互对练。

东墙壁上绘有两组绘画,北面绘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少林寺》电影就是根据这组壁画编写拍摄的。南面绘的是元末少林和尚紧那罗抗击红巾军的故事。

神龛两侧绘制的是降龙伏虎图案。殿的东南角和东北墙角分别画有“文殊骑青狮”和“普贤骑白象”的图像。白衣殿壁画的内容,对于研究少林拳法、“二八火厄”前的少林寺建筑布局以及历史传说故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景点位置

河南少林寺常住院千佛殿的东侧

上一篇 西流湖
上一篇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0387.html
登封市周边景点
大熊山仙人谷
大熊山仙人谷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熊山风景区的仙人谷风景怡人、山清水秀、幽幽曲径,好似室外桃源一般。这里是尧帝故里,是少林寺历史上的粮库水峪寺所在地。登封情人谷的名字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夏代时期的大熊山原来是光秃秃的荒山,周围百姓连年干旱苦不堪言,九龙圣母以慈悲心肠带领龙子开泉引水后,大熊山变得山青水秀,面貌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盛唐时期起,少林寺地位得到空前的高涨。皇家赐良田无数,随在大熊山建立水峪寺,属于少林寺下院,因位于马峪川畔而得名。水峪寺不仅是少林寺的下院,也是少林寺的一个重要粮仓,历史上少林寺曾储藏粮食于此,灾荒时救济灾民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