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郑州市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雁鸣蟹岛、大熊山仙人谷、尖岗遗址、胡河遗址、过垌王东北遗址、皛店遗址、中牟赵家遗址、陈丁遗址、郑州纺织工业基地、寨沟遗址、魏岗遗址、王博文墓、石咀遗址、芦医庙、曹彬墓、沙固遗址、南陕窝遗址、马固王氏宗祠、观沟遗址,河南省郑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郑州市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依托邙山“引黄入郑”工程和黄河桃花峪段导控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为依托,南依巍巍邙山,北靠滔滔河水,东临京广铁路,西望著名的楚汉争霸古战场。整个景区包括五龙峰、桃花峪、汉霸二王城三大景域,炎黄二帝广场、五龙峰、大禹山、岳山寺、星海湖等七大景区。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
雁鸣蟹岛度假风景区是中牟县雁鸣蟹岛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景区位于雁鸣湖镇小店村境内,北靠连霍高速,南临郑徐高铁。景区占地3000亩,水域面积1000亩,林地面积1000亩,含沙滩浴场,沙滩摩托、射击运动、趣味活动、滑雪场、水上划船、生态住房等,用AAAA级景区设计理念和建设标准精心打造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森林人家、森林穿越、拓展训练于一体的高品质原生态旅游风景区,为广大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会议、滑雪、水上游乐,树上温泉,野生动物观赏为一站式服务。景区借雁鸣湖及雁鸣湖大闸蟹的品牌优势,着力打造一个生态文明广场,一条生态美食街区,一个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熊山风景区的仙人谷风景怡人、山清水秀、幽幽曲径,好似室外桃源一般。这里是尧帝故里,是少林寺历史上的粮库水峪寺所在地。登封情人谷的名字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夏代时期的大熊山原来是光秃秃的荒山,周围百姓连年干旱苦不堪言,九龙圣母以慈悲心肠带领龙子开泉引水后,大熊山变得山青水秀,面貌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盛唐时期起,少林寺地位得到空前的高涨。皇家赐良田无数,随在大熊山建立水峪寺,属于少林寺下院,因位于马峪川畔而得名。水峪寺不仅是少林寺的下院,也是少林寺的一个重要粮仓,历史上少林寺曾储藏粮食于此,灾荒时救济灾民
尖岗西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部倾斜呈缓坡状。在遗址西部地表,发现有较为丰富的陶片。断面发现有文化层,厚0.6-0.8米,红褐土,土质较松,包含有少量的陶片等遗物。采集陶片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器形有陶罐、盆、鬲、大口尊、甗等,尤其是发现的鬲足最多。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尖岗村西北
胡河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北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东高西低呈缓坡状。遗址大部被村庄占压。在村子的西南部、东北部的沟壁均发现有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红陶、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鼎、盆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对于新石器时代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胡河村
过垌王东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现遗址区为果园。断崖剖面发现有文化层,厚1.50米。地表采集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褐陶、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瓮、盆、鼎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过垌王村东北
皛店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官庙乡皛店村西北,西、南临公路,北临沙岗。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35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盆、鬲、罐等。该遗址是一处商代的聚落遗址。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官庙乡赵家村西600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区内遗迹、遗物较丰富,在梯田的断壁上可见到文化层分布,地表散落有大量的遗物,地表发现有泥质和夹砂灰陶及夹砂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直领罐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丁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遗址区地势为西高东低呈缓坡状,后经平整形成梯田。在剖面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0.8-1.2米,灰褐土,夹有红烧土颗粒,土质较松,包含物主要是陶片。灰坑呈圆形、筒状,填土为红褐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石块等遗物。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鬲、大口尊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对于商代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陈丁村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嵩山路以西、秦岭路以东、建设路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区域,分布着郑州国棉五、六等六个棉纺织厂,占地约2.5平方公里,以棉纺织厂为中心,路北是六个厂的生产区,路南是生活区。生产区坐北面南,各厂均有大门、办公楼、车间、仓库等组成,共占地600万平方米。其中以郑棉三厂原貌保存较好。生活区主要是职工住宅及配套设施,在建设路北侧与各厂对应各建一个牌坊式大门。“一五”期间,郑州和咸阳、石家庄、北京一起,被国家确定为“四大纺织工业基地”,成为郑州的支柱产业,郑州轻纺织工业城也因故而得名。50多年来,郑州纺织工业基地遗留
寨沟遗址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城区南部,现地表为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在遗址南部和西部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分布,灰坑填土为灰褐色土,包含有石块、陶片等遗物。地表采集到少量陶片,陶片陶质为泥质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器形有罐、刻槽盆、深腹罐、碗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寨沟村北
魏岗遗址地处丘陵地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后被平整为梯田。在地面采集有陶片、残石器等遗物。在遗址中部及北部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层分布,灰坑为袋状坑,弧壁平底,坑口距地表0.5米左右,口径1.2-1.5米,底径1.8-2.2米,深1.6米,坑内填土为黑灰土,夹红烧土块及大量的草木灰,包含物丰富。文化层暴露部分厚0.6-0.8米。另外还发现一处陶窑遗存,大部分已被破坏,内含红烧土块、草木灰及陶片等。采集遗物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陶片有灰陶、黑陶、红陶等;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弦纹、素面等;器型有陶罐、高领瓮
原墓冢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现为平地。墓前立宋代碑刻2通:一通是王博文之子王畴所立,碑高1.98米,宽0.64米。题铭为:“宋□□□□□(5个被凿毁)枢密院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封郑国公谥肃讳博文字仲明王公之墓”;一通为王田之子第峋等7进士所立,题铭:“大宋朝奉部太守常少卿致仕护写赐紫金鱼袋讳田字介然王公之墓”。王博文,字仲明,曹州府济阴人。幼善文,以回文诗4篇中进士,人谓之“王回文”。真宗时任亳、淮司事,后升至监察御史、梓州路转运使。天禧中,任尚书兵部员外郎、户部郎中、龙图阁侍制、枢密院事。有二子,长子王田,天圣间进士,官至枢密院副
石咀遗址位于郑州市上街区西部,汜水河东岸台地上,南邻汜水河支沟,东部北昆仑路南北向穿过。现地表为耕地,地势南高北低。在遗址东部因取土形成的断崖上发现有大量灰坑,土色灰褐色,包含有石块、烧土、草木灰、陶片等遗物。采集大量陶片,陶片陶质为泥质和夹沙,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器形有罐、盆、鬲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石咀村北
芦医庙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上街村,又名扁鹊祠,据传初建于西汉洪嘉三年(前18年),宋、明、清历代皆有重修。其主要供祀扁鹊,而后历代名医也依次左右列内受祀。其建筑群坐北朝南,原有规模5000平方米,围绕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长桑阁、卷棚、老君殿等建筑。庙内现存建筑只剩山门、长桑阁、卷棚、大殿。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为大冢,高10米,方圆占地7亩。前临汜河,后倚曹坡。墓前立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汜水县令曹德锡撰文墓碑一通,碑文载:“草公墓在沙窝曹家坡,千载久土,人不知为冢,传为凤凰台,……隆庆年间,台下有狐狸穴,捕纵者穷其穴底得志石一方,读之为曹公之长夜室。……于宋咸平二年卒于京师,其子璨、玮迎葬于汜水,故其土地名曰:‘曹家坡’。”一址在巩义市东5公里北山口镇北官庄村东南岭上,与赵普墓相并,现在长城地毯厂院内,其墓冢周围现用砖砌成城堡式,顶部建凉亭。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沙固村西北
沙固遗址位于郑州市上街区西部,汜水河东岸台地上,遗址东临昆仑路,北部临汜水河支沟。现地表为耕地,地势较平坦。在昆仑路两侧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土色灰褐色,包含有陶片等遗物。地表采集到少量陶片,陶质为泥质,陶色有灰陶,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器形有罐、板瓦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沙固村
南陕窝遗址位于郑州市上街区中部,遗址北临310国道,南部临汜水河支沟。现地表为耕地,地势南高北低。在遗址区北中部发现有灰坑数个,灰坑土色黑褐色,包含有陶片、石块等遗物。采集到的少量陶片中,陶质为泥质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器形有罐、钵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固王氏宗祠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1575年),创建人王汛。占地二十七亩。现存房子十八间,整体为明代建筑格局。正宫两进,东西厢房,门楼、影壁俱全。碑刻二十余通,含有宋代苏颂所撰的王田墓鋕,“狼吞日”的雕塑影壁。宋元明清的神道碑。王氏宗祠坐北向南,由主院和西跨院两个四合院组成,中间不用围墙分隔,可自有贯通,只在两院外围做围墙以分内外。主院整个布局明朗均称,以中轴左右分列,主殿座中,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点;中轴线上有的门楼、影壁、拜殿、寝殿,影壁两侧分立东西厢房;整个院落环境地形为北高南低,从大门拾级而上。西跨院有库房、
遗址位于郑州市上街区西部,汜水河东岸台地上,遗址南临310国道,西部为上街至大峪沟铁路和工厂,北部临汜水河支沟。现地表为耕地,地势北高南低。在遗址南部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土色灰褐色,包含有陶片、烧土、草木灰、石块等遗物。地表采集到少量陶片,陶片陶质为泥质和夹沙,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素面等,器形有罐、盆、杯、碗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