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岩摩崖石刻
崆峒岩摩崖石刻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阳春市,崆峒岩摩崖石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民国 阳春 崆峒岩摩崖石刻 位于阳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内。原有石刻近百题,因年久风化剥落和人为的损害,现保存较完好的44题。从明代至民国时期,其中摩崖石刻37题,碑刻7通。阳春崆峒岩,又名“第四崆峒山”,因“黄帝问道于崆峒”而得名。它与河南汝州,陕西临洮、岭东定安的崆峒诸山并列。洞内石钟乳奇特,岩洞宽广,历代文人骚客纷踏而至,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亲临探胜。崆峒岩摩崖石刻,分布于各景点,有题字、题句、题诗、题铭,内容有描情写景、状物记人,字体有篆、隶、楷、行、草等。最早的是“崆峒岩”三字及其联语:“洞开重门虚旷中,景物千端呈本色;丹成一点隐冥处,变态万种透天机。”石刻高1.8米、宽1.4米。“崆峒岩”三字,每字径0.52米。刻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作者王许之,高安人,万历元年官电白令。其次为明万历十三年刻于岩洞后厅右侧岩壁的阳春知县张文浩题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礼部尚书曹秀先游崆峒岩,为姜山重修崆峒岩题“岩亭”二字,字大0.47×0.58米,笔墨雄浑。曹秀先还撰写“慧石铭”,寥寥数语,尽将岩洞生新、众人惊异等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千岩表”三字,萧丙堃摹,横书楷体,铭语、落款为楷体阴刻,是摹仿韩愈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在阳山县城北部朝阳洞侧一巨石的题刻。岩洞内还保存了明清二代各任知县的题字、题句、题诗等,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石刻已风化剥落,字迹模糊不清。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中共阳江县支部旧址(文昌宫)
上一篇 通真岩摩崖石刻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7641.html
阳春市周边景点
阳春凌霄岩
阳春凌霄岩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阳春凌霄岩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府”。洞内童乳石千姿百态,神奇变幻,加上旅游部门用彩灯装点后,更显得七彩缤纷,维妙维肖。凌霄岩岩高100米,游览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分三层游览,有凌霄大厅,凌霄宝殿和观景台。其中底层凌霄厅高60米,宽34米,长105米,有一岩底河长320米,可泛舟。可沿“百步云梯”至凌霄宝殿,有“寿星迎宾、灵芝巨柱”等景观。再到观景台俯瞰洞内景物,“仙女思凡”、“八仙过海”、“群狮起舞”等,更为气象万千。尤其是“吉星高照”、“一线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天然奇景,实为世间罕见。洞内19条如楼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
春湾景区
春湾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春湾景区距阳春市区40公里,含龙宫岩、石林、通天蜡烛三个主要景点。龙宫岩距春湾镇中心两公里,岩洞长1000多米,景色瑰丽,像传说中的海底龙宫。岩洞分四段。首段迎宾廊,“龙王水族”栩栩如生;二段龙王殿,惟妙惟肖;三段聚宝库,内有“镇宫宝塔”、“定海神针”、“金玉龙床”等宝物;四段龙母阁,“龙宫罗帐”、“龙女浴池”等形象逼真。洞内常年有清溪碧水。身历其境,你会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石林,距龙宫岩几不到一公里,也称“百页剑门”,从“百页剑门”进入,草地四周矗立着无数如刀似剑的石峰,极其险峻奇特。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亚洲电视台等这里先后拍摄了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