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真岩摩崖石刻
通真岩摩崖石刻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真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阳春市,通真岩摩崖石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民国 阳春 通真岩摩崖石刻位于阳春市春湾镇东南面的通真岩内。通真岩是由于宋真宗赐名“通真岩”而得名。原名铜石岩。岩内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建有“德慧寺”,铜石禅林曾享誉全国。通真岩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原有石刻因受破坏,现保留宋至民国时期石刻仅20题。其中宋代4题,明代5题,清代6题,民国2题,无年代3题。石刻字体隶、楷、行、草均有。宋真宗赐名“通真岩”三字,镶嵌在寺门,为三通大理石所刻,每块一大字,字径0.35米。相传唐景龙年间(707-710年),广西贵县刘三姐到此定居传歌,后得道升仙。宋真宗皇帝闻知甚悦,将宋太宗御书藏于洞中,并赐名“通真岩”,意为通向仙境之岩也。石刻最早为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广东转运使祖无择刻于岩寺顶层崖壁上的留题。文曰:“予因按部税驾此山。皇祐二年仲冬月十九日,范阳祖无择记。”石刻高0.41米、宽0.45米,四周饰直线纹围绕,直书楷体四行,满行六字,字径0.07米。落款直书楷体三行二十字。其正文与落款非一人手书。岩壁还有宋熙宁二年(1069年)著名理学家、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周敦颐到岩洞一游的题名。另有广东转运副使许彦先于宋熙宁十年(1077年)到岩洞一游的题诗,刻于顶层岩壁上,此刻直书行文殊异,由左至右,与众不同。通真岩摩崖石刻,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是阳春保留历史年代较早的石刻群。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春湾镇:春湾镇位于漠阳江上游,是全市农业大镇之一。全镇农业人口51876人,总耕地面积53364亩,其中水(旱)田35867亩,旱地17497亩。山地面积211478亩,其中有林面积137826亩,林业资源丰富。我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干湿分明,年平均22度,年降雨量2400毫米,年日照对数1700小时,具有水、热、光同季特征,气候宜人。我镇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春湾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崆峒岩摩崖石刻
上一篇 铁屎迳铸钱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7642.html
阳春市周边景点
阳春凌霄岩
阳春凌霄岩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阳春凌霄岩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府”。洞内童乳石千姿百态,神奇变幻,加上旅游部门用彩灯装点后,更显得七彩缤纷,维妙维肖。凌霄岩岩高100米,游览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分三层游览,有凌霄大厅,凌霄宝殿和观景台。其中底层凌霄厅高60米,宽34米,长105米,有一岩底河长320米,可泛舟。可沿“百步云梯”至凌霄宝殿,有“寿星迎宾、灵芝巨柱”等景观。再到观景台俯瞰洞内景物,“仙女思凡”、“八仙过海”、“群狮起舞”等,更为气象万千。尤其是“吉星高照”、“一线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天然奇景,实为世间罕见。洞内19条如楼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
春湾景区
春湾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春湾景区距阳春市区40公里,含龙宫岩、石林、通天蜡烛三个主要景点。龙宫岩距春湾镇中心两公里,岩洞长1000多米,景色瑰丽,像传说中的海底龙宫。岩洞分四段。首段迎宾廊,“龙王水族”栩栩如生;二段龙王殿,惟妙惟肖;三段聚宝库,内有“镇宫宝塔”、“定海神针”、“金玉龙床”等宝物;四段龙母阁,“龙宫罗帐”、“龙女浴池”等形象逼真。洞内常年有清溪碧水。身历其境,你会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石林,距龙宫岩几不到一公里,也称“百页剑门”,从“百页剑门”进入,草地四周矗立着无数如刀似剑的石峰,极其险峻奇特。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亚洲电视台等这里先后拍摄了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