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门
双石门
双石门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渭源县,双石门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露骨山下,距县城50公里,因两座万丈石崖中开窄缝,湍急的激流从石缝中涌出,游人只能在水上穿行而被称为“双门踩浪”,又因这里青山如黛,芳草萋萋,野花铺地,牛羊成群而被称为“陇上香格里拉”。

这里曾经是三国邓艾0阴平开凿栈道的起点。宋熙宁五年(1072)通远军首领王韶征叠宕,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后来,这条古道便成了临洮通岷县的重要通道。如今古道遗迹犹存,当年栈道上穿架木梁的凿孔整齐列于崖壁。其独特而浓郁的藏羌民俗风情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传说加上幽寂奇诡的风景一直以来吸引着四方游客,这方纯净美丽的“乐土”已成为人们畅游休闲的天堂。

上一篇 渭河源景区
上一篇 天井峡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2240.html
渭源县周边景点
渭河源景区
渭河源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公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经注》云:“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鸟鼠同穴之山来脉于昆仑西顷,是一座名列经传的千古名山,“鸟鼠同穴”鼠在内,鸟在外同居一穴,和平共处,寓意和谐。鸟鼠山“品字泉”涌出的惠泽秦陇的汤汤渭河,更孕育了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和独特的渭河源文化。2012年以来,渭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上提出的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和定西市提出的全面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目标,依托渭源丰富的生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首阳山
首阳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镇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东汉-学家曹大家(即班昭)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渭源灞陵桥
渭源灞陵桥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腾越跨云天,岸柳朦胧锁雨烟。一泻随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铁璇。”这是甘肃“临洮诗词》主编汪弘祺先生对家乡名桥的由衷赞美。真的,陇上廊格渭源县灞陵桥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饮誉华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本美的靓雨容姿引了中外游人竟聚焦,成为大西北上镜率最高的华夏廊桥命品。廊桥命品村肃渭源县灞陵桥,坐落于渭水源头第一城谓源县城南南河滩。该格距省城兰州仅170多km,近百年来,如飞虹似蛟龙的灞陵桥,因其足可与兆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相媲美,而电视报刊而成为渭源和陇中泥游标志。号称“渭水长虹”“渭水第一桥”的灞陵桥,距黄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
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渭源县于2005年在会川镇建设集科研、生产、开发、营销、培训、咨询为一体的渭河源马铃薯种薯科技示范园区,现已建成研究中心综合楼一栋,组培苗生产车间600多平方米,组培温室1000多平方米,原原种日光温室36座,原种繁育网棚4000多亩,千吨以上储藏窖6座。目前,园区年可生成原原种4000万粒、原种1.2万吨,种薯远销新疆、陕西、宁夏、四川、江苏等20多个省区。盛夏时节,园区内芳草萋萋,成方连片的马铃薯飘香溢翠,摇曳生姿。登上观景台,一座座网棚恰如银波荡漾,碧浪起伏。四方游人接踵而至,在园区内饱览田园风光,品尝农家小吃,其乐融融。园区不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