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西江千户苗寨、万达旅游小镇、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侗乡风景区、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斗蓬山景区、翘街古城、麻江蓝莓生态旅游区、下司古镇、黎平五龙山自然保护区、范家山自然保护区、五里江自然保护区、太平山自然保护区、三省坡名胜风景区、黎平国家森林公园、秦溪白塔、堂安侗寨、少寨溶洞、黎平鉴泉、西佛崖石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江西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
万达旅游小镇
万达旅游小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万达旅游小镇地处贵州省丹寨县核心位置东湖湖畔,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22栋单体,小镇全长1.5公里。由于出色的设计,丹寨万达小镇项目夺得第54届美国PCBC(太平洋国际建筑协会)金块奖(GoldNuggstAwards)“最佳国际商业项目类大奖”。近几年,各地兴起建设旅游小镇的风潮,许多地方打着旅游的旗号,实则是房地产化,丹寨万达小镇的建设,算的上是业界良心,实现了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涵盖吉尼斯世界最大水车、3000米环湖慢跑道、

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是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是文化遗产保护地。肇兴民族风情浓郁,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是海内外游客体验侗族风情的绝佳胜地。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黎平侗乡风景区
黎平侗乡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黎平侗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境内,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景区中心黎平县城距省城贵阳467公里,黔东南州府凯里271公里,距枝柳铁路靖州站81公里,距广西桂林风景名胜区320公里,距舞阳河风景名胜区242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窗口和主要景区。景区总面积约为159平方公里,含“四区两点一群”,即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岩洞——口江、八舟河——天生桥四个景区、尚重、洪州两个独立景点和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景区内侗族建筑群古朴完整、侗族文化悠久迷人、民俗民风淳朴浓郁、岩溶天桥举世无双、红色旅游文化经典、风光绚丽多姿、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榕江苗山侗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境内,2009年12月2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景区资源类型丰富,苗族、侗族文化与自然山水环境融合,原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资源价值较高,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为六大景区:三宝千户侗寨景区、宰荡侗族大歌景区、七十二寨侗乡景区、都榕景区、龙塘奇观景区、十里百瀑景区、朗洞苗寨景区以及其它20个独立景点。景区内文化品位极高,这里有世界唯一的苗民祭祖庙“苗王庙”;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预备名录的村寨:大利和宰荡;三宝千户侗寨景区的章鲁村侗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
斗蓬山景区
斗蓬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斗蓬山景区斗蓬山景区地跨都匀、麻江、贵定三县境,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麻江有2个村,l0多个自然村寨的面积,斗蓬山是麻江县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区内有植物300多种和动物100多种,主要珍稀树种有马尾树、红花木莲、檫木、黄柏、三尖杉、红豆杉、香果树等。珍稀动物有大鲵、苏门羚、黑熊、木麝、大君猫、穿山甲、花面猩、红腹锦鸡、狐、野山羊等。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
翘街古城
翘街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长征历史文化街。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教导师、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均座落在翘街明清古建筑群中。此街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一公里,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街面为石条和卵石铺墁,小街小巷众多,著名的有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麻江蓝莓生态旅游区
麻江蓝莓生态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乌卡坪有机蓝莓生态循环产业园、乌羊麻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是园区的重点项目。项目围绕“麻江蓝莓”产业品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度假区,形成串联凯里、下司、丹寨的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和采摘体验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项目的建成将实现园区建设的“筑巢引凤”,蓝莓将成为这里健康与浪漫的代言,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后水果”。麻江蓝莓种植起步于1999年,目前麻江县种植近5万亩,成为中国蓝莓主要产地之一。为保证果品质量,麻江蓝莓一直使用农家肥,不用化学肥料,不使用农药。这样生产出来的蓝莓,既无害又环保。目前,麻江蓝莓种植基地被评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
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下司古镇下司古镇,曾被人誉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就在这里。嘉庆13年(公元l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中重要物资集散地。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头巷尾,彻夜营业,时人誉为“小上海”。西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古民居,古巷道。位于清江村观音山半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
黎平五龙山自然保护区
黎平五龙山自然保护区

五龙山自然保护区五龙山隶属高屯镇,距县城14公里,与湖南省交界,区内物种丰富,但植被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区内总面积7425亩,均为次生林。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范家山自然保护区
范家山自然保护区

范家山自然保护区范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茅贡乡和九潮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12′15″,东经108°47′18″,隶属茅贡乡、九潮镇两乡镇,土地权属为集体。为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该山历史上人为破坏严重,但已恢复为较好的次生林,在河溪两岸仍保存部分原始林分。该山物种极为丰富,总面积2.5万亩,其中有林地21720亩,农地3315亩,居民点13处。珍稀动物有娃娃鱼、刺猬、松鼠、秧鸡、画眉、竹鼠等。主要植物建群种以木兰科、松科、壳斗科为主,小叶红豆群落是其主要特色。珍稀树种有乐东拟单性木兰、亮叶含笑、南方红豆杉、木莲、中叶红豆等。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五里江自然保护区
五里江自然保护区

五里江自然保护区五里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土地权属为国有。是县城关地区饮用水源,其周边植被情况好坏直接影响水库水质,关系到整个城区人民的饮水问题。库区及流域以杉、松林为主,其次为灌木林。总面积5.1万亩,其中水域375亩。居民点2个。主要动物有鸟类、兽类、鱼类、蛇类分布。常见种有白鹭、画眉、竹鼠、蛇、野猫等。植物群落以杉木、马尾松为主,其次为壳斗科植物。保护区类型为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太平山自然保护区
太平山自然保护区

太平山自然保护区太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处,距县城5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6°15′30″,东经109°18′28″其核心隶属楠竹林场,土地权属为集体。最高海拔1256米,最低为500米,植物垂直分布极为明显,呈竹林――竹阔混交林――阔叶原始林――灌木林――草丛分布,所以物种极为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4%。太平山总面积7558公顷,其中有林地6025公顷,灌木林地595公顷,灌从地344公顷,竹林594公顷,村庄2个。太平山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有鸟类、蛇类、兽类、鱼类等,其中珍稀动物有刺猬、娃娃鱼、甲鱼、丛林猫、虎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三省坡名胜风景区
三省坡名胜风景区

三省坡名胜风景区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坡的西面为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六爽村,东面为湖南通道县独坡乡,南面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因地处三省而得名。主峰海拔1336.7米,为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的最高峰。三省坡植物丰富,阔叶树成林,牧草茂盛,风光独特。坡的西面,从六爽村(原称高山村)后至主峰顶端,一片葱绿,树种繁多,除大量的栲栎树类树木外,还蕴藏有国家二级保户树种伯乐树、马尾树,三级保护树种白辛树、红花木莲、凹叶厚朴等珍贵树种。山中中草药材丰富,人们经常采集的有勾藤、厚朴、灵芝、桂皮、百味莲、独角莲、九牛胆、断续等几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于200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0万,侗族人口32万,为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中国侗族文化生态旅游中心。这里有四项基尼斯之最——肇兴鼓楼群、高屯天生桥、述洞独柱鼓楼、杉阴沉木;有中挪文化合作项目——中国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有毛泽东在黎平重新崛起的历史见证——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有蜚声海内外、正在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2004年1月,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秦溪白塔
秦溪白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溪白塔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四周用土砖、青砖环砌成封闭式的四合大院。青砖砌筑的塔体耸立在四合院正中。大院左侧,秦溪流水潺潺;右侧,无限延伸的林区公路直穿秦溪村。左侧小门边的围墙上,有红军长征留下的标语:“武装起来,行动起来,要打倒土豪分田地”,十分醒目耀眼。秦溪白塔高约30米,面墙高7米。方墙内镶嵌一方长3米、宽1.2米的青石横匾,行书“秦山保障”4字。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门楣有联一副:锁水口,祯凌塔巍峨,从此一乡蔚起文人登凤阁妆沙脚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堂安侗寨,800多人,住户散居在“班柏”、“几定”两支山脉和“贵近”冲。房屋大多数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赢陆两姓为主,还有潘、蓝、吴、杨、石七种姓氏和睦相处,按传统风俗,寨中陆姓与潘姓又有大陆、小陆、大潘、小潘之分。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少寨溶洞
少寨溶洞

少寨溶洞少寨溶洞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少寨山,共有3个洞,在少寨山脊右边叫绾凤洞,在左侧绾鸾洞,两洞相通,故称“姊妹洞”。绾凤洞洞口椭圆宏阔,入洞20米处又分东西两洞。洞内溪水潺潺,多钟乳石,形态各异,似柱、似笋、似观音、似菩萨,更有梯田层层等,可谓奇绝,故又名“仙人洞”。绾鸾洞洞口狭小,深里许,洞内钟乳石似宝塔、似鼓楼、似猕猴、似雄狮,惟妙惟肖,整个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地形复杂,是游玩历险的好去处。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黎平鉴泉
黎平鉴泉

黎平鉴泉黎平鉴泉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北门外福禄江西岸,俗名“磨刀湾”。水自石岩缝隙渗出,傍崖凿井,二尺见方,水质甘甜。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黎平进士胡长新邀集当时名士聚会泉边,品尝泉水,题记刻于石上,至今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泉石镌“鉴泉”两个大字,取“以泉为镜,明鉴心志”之意,故名。另刻有“同治癸亥十月胡长新题”一行小字。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西佛崖石刻
西佛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石刻位于贵州黎平县城西隅的西佛崖,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由周出资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为横行楷书,笔力遒劲洒脱,阴刻于石壁上,每字见方60厘米,两侧直行小楷阴刻,上首“民国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陆军上校湘西周曰痒”。整个摩崖题刻长2.75米。“浩气常存”摩崖至今完好,属于何腾蛟墓地的附属文物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