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西江千户苗寨、晚寨侗寨、大利侗寨、丰登、宰荡侗寨、新桥苗寨、猫猫河苗寨、固鲁大湾旅游度假开发区、水上粮仓、西江梯田、苗王墓、控拜村、开觉村、千户苗寨观景台赏江楼、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千户苗寨观景台、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朗德上寨、西江苗寨、高岩大峡谷,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江西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
晚寨侗寨晚寨侗寨位于榕江县寨高镇的大坡上,距县城53公里。晚寨以琵琶歌为最,逢大小节日都会举行“踩歌堂”活动。晚寨距离嵩蒿镇不远。在榕江汽车站乘往嵩蒿镇的中巴车,1个多小时1班,约50公里路,车资7元。到嵩蒿镇后,一般需要步行前往晚寨,逢到集市时可以在镇上打听有没有去晚寨的农用车。地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寨蒿镇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大利侗寨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面,距县城23公里。主要景观有建于清乾隆58年的石板古道、五座侗族风雨桥、气派雄奇的侗族四合院以及独特的晾禾谷仓。村寨四周古木葱茏,古楠木树达400多株。县城有往黎平或栽麻的中巴车或面包车直达大利路口,票价5元,再步行3公里油路可达。同时也可从县城或栽麻包车去宰荡,分别为50元和30元之间。用时参考1天交通在榕江大桥桥头(南)拦到栽麻或着九潮方向的小面包车,那边是始发站。坐公交车3路进城到终点站下车或者小面包车过去,车站名字"道路运输局",在桥头边的亭子边上等就好。10元到大利路口。下车后再步行5km,约
丰登、宰荡侗寨丰登寨离公路不远,但隔着一道山口就很安静了;宰荡最出名的是侗族大歌。这两个寨子比较小,宰荡有漂亮而古老的鼓楼和花桥,丰登虽然寨中没有鼓楼,也没有花桥,但是幽林水井、木楼人家,同样也像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在县城或车江侗寨公路边搭开往黎平、宰麻方向的班车或农工车到丰登坳下,车费为5元。下车后步行20分钟到丰登,从丰登沿公路步行50分钟左右也可达宰荡。同时也可从县城或栽麻包车去宰荡,分别为50元和30元之间(但要天气晴朗)。用时参考2-3小时交通在榕江乘小面包车,4-5元/人,在丰登小学下车,徒步进去,丰登寨有很多小孩收费5-1
新桥苗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乡新桥寨,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奇特又实用的“水上粮仓”。这些粮仓建在村寨的水塘中,为全木结构,底部立在露出水面的石墩上,具有防火、防鼠、防虫蚁的优点。景点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
猫猫河苗寨乍一听这个寨子的名字一定会觉得有些奇怪,难不成寨子里喜欢养猫吗?其实不然,猫猫是当地人的说法,苗语叫“欧秀”,意为老虎出没的地方。猫猫河苗寨,保留了苗族古老的手工纺纱和刺绣工艺。当地的苗族妇女们,开口即能唱迎客歌、敬酒歌、飞歌……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寨,吊脚楼层层叠叠。据说曾经这里有虎出没,苗人把虎称作“猫猫”,猫猫河由此得名。猫猫河现属丹江镇,是独立的行政村。距县城2.5公里,有乡村公路乘车可直达。这里为苗族聚居,现有102户,502人。解放前,猫猫河各种疫病流行猖獗,农民贫病交加。民国17年(1928年),霍乱流行,因缺医少
固鲁大湾旅游度假开发区雷山固鲁村为我县重要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离雷山县城仅2公里,炉榕公路绕寨而过。
水上粮仓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有座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的水上粮仓,粮仓由40多个分仓组成,整齐地排列在一个水深数尺的水塘中,用青石块垫基脚,六个木柱置寸:石墩上,仓高约3.5―4米。在距离地面1.5米处,用横穿枋将六个柱子连起来,再横装楼板及板壁,屋顶用青瓦或杉木皮加盖。每仓面积约25平方米,可储粮5000公斤,全部粮仓可容纳上百吨粮食。这种粮仓具有防火、防鼠、防虫蚁三大功用。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着迷。历史上,该村村寨经过2次大火灾洗礼,粮仓却毫发未损。据了解,这种储存食物的“粮仓”全国独有,已有600余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是保留最完整、规模也最大的苗寨,都说西江苗寨的夜景美,可西江的梯田也是不逊色的。登上西江的后山,你会看到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秀美梯田。它是西江苗寨6000苗族父老兄弟姐妹的“大粮仓”。西江梯田最大的特色就是依傍千户苗寨,画面中不仅有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风雨桥,更有让人迷恋的整座后山的梯田。爬上山顶的最高处,吹着徐徐飘来的泥土青草香的微风,欣赏着精美的描绘着劳作场面和秀美梯田的画卷,那种栩栩如生,翩迁入画的生动,跃然纸上。那种灵动、细腻、朴素的神韵,正如苗族画家说的一样,"只有我们苗族的画家才能画出这样的画,这种
从榕江县城往西,走沿都都柳江的321国道50余公里,到达兴华水族乡,再往北面爬3公里的山路,在一个丛林的半山腰上,就看到一个全用木皮盖的苗家大寨,这就是古老的摆贝苗寨。鳞次栉比的300多幢木屋,常常掩蔽在山雾和炊烟的迷茫中。在寨旁的一片古树丛林中,有座奇特的苗王古墓。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目前中国发现唯一的苗王古墓。这位苗王,传说他的手有三节臂直立手掌伸至膝盖,力大如牛,行走如飞,行侠仗义。苗王坟有三个奇特之处,留下三个难解之谜。从苗王坟墓门中央的一块墓碑记载看,此墓是道光十一年十二月立,此坟可能是汉人所为。此墓是当时“苗王”死时建造的
控拜是蜚声中外的“银匠村”,家家有银匠,代代出名师。控拜村的银匠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但是近年来都外出谋生去了,只留一些老银匠在村里。控拜村全村主要由上寨、中寨、下寨三个部分,这里是最高点,也就是上寨。年轻人都去了城里,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呈老龄化趋势。村寨主体为干栏式纯木吊脚楼,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房屋建筑多沿道路两侧分布。村寨主体为干栏式纯木吊脚楼,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房屋建筑多沿道路两侧分布。景点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西江镇开觉村位于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东临西江镇堡子村,南抵雷公坪脚下,西连西江镇西江村,北与西江镇长乌村接壤。距镇人民政府7公里,距雷山县城43公里。近两年来,随着游客的不断来访,已有一些顺口溜在传开,那就是“吃在西江、玩在开觉”、“开觉是西江的后花园”等等。当你去到西江千户苗寨时,再驱车沿着西江至排羊的公路驶去,绕过一座山,便进入开觉了。放眼望去,一片片的梨子树满目皆是,苗家吊脚楼散落其间,错落有致。开觉苗寨两侧大山合拢而来,留下寨门处的缺口,寨后也是一座大山环绕,整整个寨子就座落在这三座大山环绕的小盆地中。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从
赏江楼位于西江千户苗寨,是欣赏西江千户苗寨的绝佳地点。赏江楼正对着西江千户苗寨,其正下方即是苗寨民俗表演的广场。这里集观景、住宿、餐饮为一体,既可以登赏江楼观千户苗寨盛景,也可住宿和吃饭。如果为了晨起观日出,傍晚观日落方便的话,建议住在这里。用时参考1天交通赏江楼属于西江千户苗寨内观景台,到达赏江楼需先前往西江千户苗寨,交通方式如下:1、由凯里火车站或凯里火车南站乘火车抵达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后,从凯里洗马河凯运司乘至西江的班车,24元/人,平时1小时/班,节假日有加车,车程约1小时;2、包车前往,3-4人车120元;3、从雷山县乘班车至
地处雷山、榕江、台江、剑河四县之间,乌蒙山脉苗岭的主峰,最高处是黄羊山,海拔2189米。景区内原始森林成片,众山环拱,峰峦起伏,飞瀑流泉,犹如百练悬空、银河泻地,尤以响水岩瀑布、乌茫沟瀑布最为壮观。是著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提醒:由于没有接待条件,登雷公山需要携带野外露营装备,山顶很宽,可以扎营的地方比较多,营地附近有水源。但下山途中水源较少,需要提前准备充足。交通从凯里坐汽车到西江10元/人,大约一个小时。到了西江后徒步进山,约15公里的路程,其中有8公里为上坡路,前半段岔路较多,可以请一个当地百姓做向导(费用30-50元)。特别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看西江千户苗寨全景,整个西江千户苗寨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观景台位于西江千户苗寨对面的山顶上,其所在高度超于苗寨所在山体的高度,因此,是欣赏苗寨的绝佳地点。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看西江千户苗寨全景,白水河如玉带缠腰,将西江千户苗寨一分为二,村寨建立在70度的高坡上,蔚为壮观,夜晚几千盏灯,灯火通明,让人感叹。整个西江千户苗寨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留连忘返。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电话:0855-3348829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交通:观景台位于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可步行前
在很多介绍苗族风情的宣传册上往往能看到一个用卵石排列得很好看的芦笙场,图案模仿古代铜鼓上的十二道太阳光芒砌成,两头还有用石料铺的两匹飞奔的骏马,那就是在郎德上寨拍的。郎德上寨郎德上寨是贵州省命名的民族文物村,也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当年打仗用的刀枪箭戟自是遗留了不少。那时清兵整整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大怒之下把寨子烧光,人口几乎被杀绝,侥幸有15人逃至深山野林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15人组成了4户人家,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至今全寨已经有118户,500多人。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
朗德苗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报德乡,是一个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7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这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郎德上寨系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欧兑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纠”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属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郎德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镇内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和“芦笙之乡”。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西江苗寨位于雷山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高岩大峡谷位于苗岭主峰雷公山南面巴拉河源头,从贵州省雷山县高岩村的南晓开始,到交腊村的交腊瀑布结束,总长约10公里,宽1公里,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500米,峡谷山美、水秀、石奇、崖险,景观煞是迷人。从雷山县城出发到响水岩后,沿弯曲的小径爬涉近两个小时,接着顺1000多米高70度的山坡往下走,到达高岩大峡谷中的两岔河。一条细银链似的小溪豁然现于眼前,走近前去,掬之清爽温和,观之清爽见底,各种小生物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肢体。虎口峡内,立在石上,举头仰望,只见悬岩上冲下一条“大白链”,汹涌奔腾,声震山谷,正如元代汪克宽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