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八路军文化园、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龙洞、武乡实景剧演出、砖壁村、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武乡真如寺、北良侯村造像、古脊椎动物群化石遗址、长乐村战斗纪念碑、北齐石刻造像、板山风景区、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武乡玉贞观、武乡福源院、石勒寨遗址,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八路军文化园位于武乡县城内,整个景区由前广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胜利大道、军艺社、胜利坛、实景剧场、八路村等七部分组成。园内三场常态演出:实景剧“反扫荡”,影视蒙太奇体验剧“太行游击队”,军民同庆“《欢庆胜利》大巡游”,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幽默诙谐的表现形式,喜庆热闹的民俗风情,生动再现了八路军将士与当地老百姓军民同心、共同抵制日寇的历史场景。地址:长治市武乡县太行西街类型:文化旅游区等级:AAAA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电话:0355-6456666开放时间:9:00-18:00门票:八路军文化园成人票90元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太行老区、八路军的故乡——山西省武乡县城,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直属山西省文物局,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简称八路军纪念馆)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也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到纪念馆交通便利,距太(原)长(治)高速公路武乡出口1公里、太(原)焦(作)铁路途经武乡县城,二○八国道、沁温红色旅游公路与周边景区相连。年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刘延东、-、-、-以及杨尚昆、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
地处武乡东部山区的石泉村,距县城50千米。该洞形成于5.7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期。这里峰峦叠嶂,林草茂盛。虽然地处北方,但却具备典型的南方溶洞特征的多层溶洞之一。就单层溶洞景色齐全,观赏价值和考察价值当属华北之首。目前发现四层,已考察过三层,总长314米。一层、二层有三个大厅,洞长约90米,高约30米;三层洞长224米,分两厅两洞,厅高25——30米,洞高3——4.5米。溶洞内大厅宏广,气温宜人,空气清新,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华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一层洞粗大的碳酸钙晶体石柱直径约2.5米,全国罕见。绿色的石花坡景色奇特,2号厅的“公主观
演出场景位于武乡县高速公路出入口三公里处的太行龙湖畔及山体之间,主剧场占地面积260亩,演出控制面积(含水域面积)1000多亩,演员达到近700人,《太行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表现八路军和太行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该项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电影导演李前宽担任总导演,分为“迎亲”、“太行血”、“太行魂”、“太行情”、“太行泪”、“太行剑”六个环节。该剧以我国北方第一个红色精品演艺为品牌追求,全力打造我们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品牌。每晚20:00—22:00为演出时间。
砖壁村位于山西省武乡县城东部45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且便于隐蔽,被选定作为八路军总部。作为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枢纽,它见证了在抗日烽火四起的华北大地上军民一心痛击倭寇的光辉历史,珍贵的红色标记使砖壁村名声大振。1940年,由彭德怀、左权等领导人部署指挥的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就发生在这里,八路军数十万将士驰骋在华北原野,砖壁村上空电波频传,在总长2500公里的破袭线上,拨据点、夺关隘、毁交通、炸桥梁,打击外敌侵略,建立了覆盖华北全区的抗日根据地。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左权、刘伯承等八路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人曾在这个院
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位于百团大战总指挥部、抗战旧址—蟠龙镇砖壁村,其园区以朱德总司令提出的“八路军十大游击战法”为主题设计,园区主要由地雷战、地道战、追击战和麻雀战等战术以及勇士扣篮秀现场情景表演、军事对抗体验区、儿童军事体验区等景点和项目构成,利用机械、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八路军与日寇斗争的历程,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打一场游击战”的角色扮演活动中,真正当一回抗日英雄,体验烽火年代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区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开放时间09:00——18:00景区门票60元/人交通信息长治
武乡真如寺原名真如院,清代改为现名,位于武乡县韩北乡土河村。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院落。据有关文献记载,元至治三年(1323年)、至顺四年(1333年)在宋代祭祀真如场所的基础上扩大建筑规模,增建大殿和南殿。明、清两代均有增补。现存大殿为元代建筑,南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则为清代所建。寺院由南至北依次为:南殿、大殿,西侧廊房,东侧仅存廊房遗址。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前檐柱头施五铺作双下昂斗栱,耍头斜杀内凹,令栱抹斜。当心间斗栱斜出耍头。不设补间铺作。殿内厅堂造,仅施内柱两根,当心间梁架为四椽对搭牵,次间则施
北良侯村造像北良侯村造像(第一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武乡县城西北70公里东良乡北良侯村中造像无题记,从现存造像的雕造风格看,当属北齐作品。造像为一尊菩萨像,总高3.45米、宽0.8米,跣足立于一莲台之上,像头戴花冠,颈佩项圈,身披天衣缨珞,内着长裙,细颈溜肩,身材修长,面相丰满,略显清瘦,手结无畏与愿印。造像手法为圆雕技法。风化较严重。
位于武乡县城北15公里处的楼则峪、石北、张村一带,其动物化石属三迭纪(开始于约2300万年以前)二-统以中国肯氏兽类为主的动物群化石。另外,武乡县全境有新第三纪以三趾马为主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在世界享有盛名。三趾马是马类进化中的一个分支,个体比现在的马小,每蹄均有三趾,现已灭绝。楼则峪遗址如今为省级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单位。
武乡县城东45公里处监漳乡的长乐村,是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主力粉碎日寇对太行山根据地实行“九路围攻”的主要战场。1938年春天日军调集重兵30OOO余人,由博爱、邯郸、邢台、石家庄、阳泉、榆次、太谷、沁县、长治等地分九路对我晋东南地区革0据地进行围攻,妄图在辽县、武乡、榆社一带消灭我八路军主力,摧毁我初创的太行抗日根据地。4月16日,日军北犯榆社扑空后,毁弃武乡,向襄垣窜去,我八路军129师主力与115师一部遵照-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命令,在-师长、-政委和-师长的指挥下,以四个团的兵力追歼敌军,我军以急袭手段将日军压缩在马家庄、里庄
北齐石刻造像位于武乡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北良候村,石刻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立体造像。石像高3.9米,腰围2米,手长40厘米,背北面南,立于50厘米高的石雕莲花座上。石像刻线明显,披巾搭胸,细腰束带。雕线棱角分明,刀法洗炼,在个体石像中甚为罕见,为我国古代石雕珍品。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山位于武乡县城东部窑湾乡左会村黎(城)武(乡)交界处一带,总面积6平方公里,是武乡县最高处,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花儿垴达2008.5米。板山距黎城黄崖洞风景区直线距离仅1.5公里。通往景区的二级旅游公路已经完成通车。板山群峰壁立,绝壁千仞;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是太行山精华所在,是溶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游览和消夏避暑为一体的综合风景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板山红叶、板山日出、板山云海、圣人泉、黄崖洞保卫战工事遗址群等。地址:长治市武乡县东部洪水镇西南一带类型:山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位于武乡县东丘陵山区,这里山环水绕,峡谷幽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总部在王家峪期间,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传统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武乡县城东70华里丘陵山区地址:武乡县韩北乡王家峪村电话:0355-6456236王家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45年地址: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柳沟村八路军总部附属机关旧址包括北方局旧址,杨尚昆、刘锡五、李大章、杨献珍旧居。其中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于1939年10月至1940年7月移驻至武乡县王家峪村,曾组织召开了晋东南各界反汪拥蒋大会,对坚持华北抗战,克服投降、0-、倒退危险和肃清暗藏在抗日营垒中的投降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讨论根据地工作,并在黎城县北社村召集太行、太岳、冀南三区和一二九师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会议,提出了建政、建军、建党三大建设方针。这里是华北抗日救国运动的精神中
武乡玉贞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城关村宝塔街中7号武乡玉贞观,寺观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原碑已失)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原为一进院落布局,现为二进院。全庙坐北朝南,东西长22.3米,南北宽48.2米,占地面积959.5平米。一进院中轴线现存山门和正殿为清代遗构,正殿东、西耳房及山门两侧二楼均为复建。二进院落为新建院落,分后殿与二进院东、西厢房。后殿为二层单檐硬山顶,东、西厢房为单檐卷棚硬山顶;二进院落建筑均为砖混结构,石质台明。正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顶,顶饰琉璃,砖砌台基,柱头斗栱五踩单抄单
福源院时代:明、清地址:长治市武乡县西北30公里的故城镇北良村北良侯福源院整体布局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佛殿、东廊房、西配殿,总面积130.62平方米。其中佛殿楼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殿宇两层,建于高台之上,前有抱厦已毁,底层面积较小,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设门,次间开窗,二层依土台而建,二层大于底层平面,前面依底层柱、墙设置,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寺内有一尊北魏佛像,但头部丢失。2019年10月7日,福源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石勒寨遗址(古遗址类)(第五批省保)时代:后赵(东晋)地址:长治市武乡县故县乡故县村北原山上该遗址位于故县村北原山上,依地势所建,呈梯田状分布。故县村为原武乡县县城,1938年,遭侵华日军焚烧。1947年武乡县由故县迁往段村。石勒城:又名“石勒寨”、“石赵故城”。清康熙版《武乡县志》载:石勒寨修于西晋永嘉六年,十六国后赵王石勒曾屯兵于此。近几十年来,城址被拆毁严重,现虽城池塌毁,但整个遗址尚在,部分城墙尚存。现存城门、城墙以及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其中城门(龙门)开口向南,可见明显的夯土遗迹,夯土多夹杂陶片等其他杂质,夯层厚7~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