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漯河小商桥、化身台兴国寺、东不羹故城、桃花岛庄园、临颍谯楼、阿岗寺遗址、郝家台遗址、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受禅碑和受禅台、舞阳城隍庙、许慎墓、杨再兴墓、召陵故城遗址、贾湖遗址、舞阳故城、大田遗址、尼庄遗址、土城王遗址、大沟桥、陈星聚墓,河南省漯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颍河故道)上。桥为敞肩单孔石拱桥,长20.87米,宽6.67米。大拱竞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岸小拱脚间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块拱石间均由咬铁连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兽,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据方志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
这座台子上的是一座寺院,名叫兴国寺.它始建隋代,毁于兵火,明嘉靖年重建,寺内有600年龄白果树一株,高4丈余,4人合抱。如今,古老的化身台兴国寺是漯河市唯一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化身台兴国寺简介化身台位于郾城西11公里龙城镇李湾村北约1公里处。台高8.3米,东四宽180米,南北长130米,面积约23400平方米。属龙山文化遗址。古碑记载:化身台,但云其夫行於外,其妻朝暮登台望之,心志挛凝,久而立化为石,因以名——化身台。化身台八方位正,五行气和,四野拱而平,若立若陵,不圆不方,磊磊然。而钟灵不异于灵鹫峰也。台顶古刹兴国寺之初建,不知
东不羹城位于汝河与灰河交界处,地势险要,风景优美。从军事需要看,沙、澧、灰三河可做为天然屏障,城池就建在沙河南岸,依沙河顺势而建,略呈三角形。城周长5.5公里,现存高度1-1.5米,城内面积约7500000平方米。为防水患,在城墙西北角筑建长1公里的巨石大坝,河下为深潭,名曰“石墓潭”,传为楚平王葬身处。汉定陵县、魏定陵郡皆设于此。东不羹城位于舞阳县章化乡前后古城村,为春秋时期楚国北方的一座重要的边塞要城,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据《左传》记载:“楚筑不羹,有东西二城,此或其东城也”又“楚筑二不羹,屯兵以拒中夏,此东城也”。1956
桃花岛庄园位于临颍县固厢乡北1公里107国道东侧,许昌以南15公里,属临颍县固厢乡,隶属固厢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管理,公司目前正全利打造田园生态类游玩景区。总占地面积6000亩地,采摘占地120亩,-占地2000亩,花圃苗木占地3000亩,特色种植800亩。未来再流转5000亩。空气清新、环境幽雅,花香鸟语,使人心旷神怡,是都市人放松心情、体验淳厚乡情的理想之所。交通极为便利,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档度假村。1、餐饮温泉酒店:定位休闲,特色,品味为主题,以临颍城镇及周边城市的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主力消费群体,以家庭商务
临颍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谯楼,又名钟鼓楼,始建于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明景泰二年重修,位于老城县衙前,占地140平方米,为砖筑楼台式建筑。台高6米,平台东西长14.7米,南北宽9.5米;飞中拱门洞宽3.5米,高4米,深9.5米;架层楼高五丈,铸钟两千斤,增置鼓大十围,民兴寝之便焉。它是周边县市仅存的一座反映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73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青砖平台,拱门南面上方青石匾横额上写的“谯楼”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拱门南面上方有“颍川古郡”阴刻石额一方。谯楼为青石阶、青石栏杆,平
阿岗寺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0公里的马村乡岗寺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阿岗寺遗址总面积21万平方米,遗址覆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裴李岗文化等类型的文物和遗存,出土文物有有石斧、石镰、石铲、骨锥、陶纺轮、陶拍、网坠、陶鼎、陶豆、陶罐、陶觚、陶壶以及稻粒和动物骨骼。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遗存从地表和断层上可见窖穴、房基及红烧土地坪。在断壁上采集到大量的标本有石斧、石镰、石铲、骨锥、陶纺轮、陶拍、网坠、陶鼎、陶豆、陶罐、陶觚、陶壶以及碳化稻粒
郝家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城东沙北街道石槽赵社区东北的台地上,京广铁路从遗址的西南部穿过,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遗址高出周围地面2-3米,文化层厚约3-5米,面积5万多平方米。郝家台古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2米,东西宽148米,面积近3.2万多平方米。建于郝家台龙山文化二期,距今4600年左右,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河南龙山文化中时代最早的重要城址。1986年-1987年先后发掘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遗址内西南部发现有城堡遗迹,大面积成排房基,并有木板地面遗痕。另有窖穴、墓葬、灰坑、陶窑等遗迹以及城墙基和外围防御沟。出土有陶
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在舞阳县城北25公里北舞渡镇。镇临汝水,西通汝洛;东下江淮,北转郑汴。江南商货由此吞吐中转。有“装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镇内山陕会馆为-巨商筹金创建。彩牌楼居会馆拜殿前,清道光五年(1825年)山陕粮商同建,为三间六柱五楼。建筑精巧玲珑,雄伟壮观。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中国历史上的会馆,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代,衰微于民国。蕴涵着乡音、乡情的会馆,以其人文气韵的独特,已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新景观。据现存碑刻记
受禅碑和受禅台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镇,台高20米,长宽约30米,是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的地方。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阳(今繁城)筑灵台,举行受禅大典,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是谓魏文帝。从此结束了刘汉王朝400年的历史,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代。受禅大典的盛况,裴松之引《献帝传》注云:“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可见其炫赫隆重。台前有两碑,即《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具体详细地记述了这一历史事实。“受禅台”、
舞阳城隍庙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北侧。由达鲁花赤按摊不花创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祭祀城隍庙而建庙,故名。明、清屡经修葺扩建。现存建筑有拜殿、大殿、后殿、厢房、配殿、廊房。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殿堂建筑;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建筑。后殿内塑城隍及二夫人像,厢房内塑十二生肖,后院有小桥流水,荷花游鱼,别有洞天。1927年-1937年舞阳县农民招待所、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舞阳县青年救国会设于此。范文澜、姚雪垠、吴祖贻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1985年以来,城隍庙建筑不断进行维修,现为舞阳县博物馆所在地。1980年公
许慎墓位于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墓冢高5米,底径16米,墓前立清康熙、光绪年间碑刻二通,墓后苍柏林立。当地文物部门征地12亩,建许慎陵园。光绪二十五年,东阿周世专程至墓地祭墓,并在城东北隅购地三亩,建许南阁祠,内设“太尉南阁祭酒讳许慎字叔重之位”,上悬“五经无双”匾额,现为郾城县许慎纪念馆。1986年许慎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郾城区许慎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海河路西段。邮编:462300管辖隶属该馆于1984年9月开始筹建,1985年4月正式成立。隶属郾城县文化局。馆舍介绍郾城县许慎纪念馆馆址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南12公里小商桥东300米,世称“忠墓”,当地俗称“杨爷墓”。墓地20余亩,呈长方形,松柏苍翠,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体刚劲;二是《宋统制杨将军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间,均为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断碑,字迹不清,隐约可识“再兴坟墓”4字,相传为岳飞枪尖镌刻。杨再兴为江西吉水人,祖居河南相
召陵岗南北宽约五公里,东西长约六公里,最高处高于附近低洼村庄约二十米,其地理形貌为豫中东平原罕见。众所周知,雪乃冬天阴雨天天降之物,而召陵雪霁却是夏夜晴空降雪,故此奇名。相传东汉年间,一召陵人夏夜黎明之时外出解溲,忽见天上皓月当空却银花纷降,地上远近一片洁白,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漫撒在召陵大地,且地上已积雪盈天,树上枝条白花朵朵,银鞭串串,不时还有几条家狗在雪中嬉戏追逐,时隐时现。此人惊奇,随近前用手触雪,可仔细一看,地上、树上哪儿有雪的影儿。天明此人奔走相告,左邻右舍人人称奇,皆曰遇“仙景”也。据郾城县志载:宋高宗时,岳飞抗金抵郾曾驻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于淮河上游沙河水系,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处于现舞阳县城北24公里贾湖村东侧的沙河故道旁。从107国道到漯河,再转省漯平公路可达。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1983-2001年先后六次对贾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大批陶器、石器、骨器等各种反映贾湖先民生活状态和文明的文物相继出土,尤其是一批七孔骨笛和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甲骨契刻符号,让世人惊叹。经专家鉴定,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
舞阳故城位于舞阳县西城森林公园内,分内、外两重,现仅存南土城和西土城,西土城上面宽约18米,城基36米,城高约5米,在城墙上可见到10-13厘米的夯土层。外城为战国~汉的故城,城周长6.5公里。内城始于何时不可考,周长4.5公里。外城墙曾发现汉墓、汉印、魏布币等。城西北隅有樊侯城遗址,传为樊哙故居。城内西北隅的樊侯祠建于明代。南城墙东段打破商代遗址,东南文峰岗发现龙山遗址。东北门发现五边形下水道,细把豆等遗物,街头巷尾画象砖、石到处可见。城东南隅有狩猎画象砖和张楼汉墓之车马出行画象砖,张楼汉墓中还出土铜壶、剑、驽机、五铢钱、翡饰、井、
大田遗址位于临颍县固厢乡大田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大田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大田村:固厢乡大田村位于县城北6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2831口人,3150亩耕地,7个村干部,52名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并被授予信用村光荣称号。大田村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全村现有大棚170多座,日光温室39座,人均收入8000多元。……大田村详细信息++
尼庄遗址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尼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尼庄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尼庄村:尼庄村位于繁城镇东1.5公里,五个自然村,分别是尼庄,王阁,黄庄,戴庄,申庄。总人口2500人、总户数550户,党员55人、村两委6人、监委会3人;一个社区(尼庄红旗社区)、13个生产小组;村庄占地面积1400余亩、耕地3000余亩;主导产业是传统种植大豆,玉米,小辣椒为主,新建高标准小学一座,新建卫生室一个,村民合作社4个。……尼庄村详细信息++
土城王遗址位于漯河市郾城区黑龙潭镇土城王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土城王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土城王村:土城王村位于颍河的南岸,市金山大道的北边,距离黑龙滩镇政府5.5公里,京珠高速公路从村中间穿插而过,是连接临颖和许昌以及其它县区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全村共有三个自然村,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耕地4350亩,人口3890人,村干部10人
大沟桥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大沟桥村。年代为明。大沟桥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大沟桥村:大沟桥村在县城南5.5公里,南马沟两岸。辖樊村、李村、宋村三个自然村。明正德十年南马沟上建有一拱桥,俗称大沟桥。耕地2903亩。水利条件优越,涝能排、旱能浇。种植大蒜,久负盛名,为临颍县特产大蒜主要产地。……大沟桥村详细信息++
陈星聚纪念馆是在陈星聚墓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史料记载,陈星聚墓园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念他“劳瘁不辞”,与台北建设相始终,特追封他为三品通议大夫,赐予他“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占地约1650平方米,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1889年墓园落成时,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为石刻造像,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姿态各异。园内古柏森森,庄严肃穆。1958年和1965年,陈星聚墓两次遭到破坏,目前仅存一块完整的墓碑和一块断裂的神道碑。2007年9月17日,新华社一篇题为《台